不過不用擔心,這個狹小的洞口其實非常好挖開。
因為這個洞口的材質只不過是一些腐土山泥和碎石混合的堆積物罷了。
張若從背包里掏出一把家用折疊鏟子,輕松挖掘幾次以后,這個原本狹小的“狗洞”便變成了單人蹲著就能進出的口子了。
曾經有一世張若仔細探查過,他發現這個洞窟的入口原本應該就很大,但在時間長河的長久作用下,跟著雨水而來的這些腐土山泥、碎石自然堵塞了入口,最終變成了原先的那個樣子。
所以現在與其說是在挖掘挖大洞窟入口,還不如說只是在疏通原先這座洞窟的天然入口,把那些堵塞物清除掉部分罷了。
在保證入口大小,一個成年人能順利進出以后,張若便打開家里帶出來的家用手電,爬了進去。
進去以后,一陣熟悉的氣味撲面而來。
還是原先的那個最初味道啊,洞窟內部現在雖然陰暗一片,但彌漫在四周,稍微潮濕且清新的空氣透著一股無法用言語具體形容的甘甜。
這是地下水蒸發以后,通過某些細小孔洞進入這個洞窟后出現的現象。
這個現象恰巧就說明了這個洞窟內存在的幾個事實。
第一個事實就是,這個洞窟并不完全密封,它存在某個位置的空氣進出氣孔,所以空氣新鮮不逼厭;
第二個事實就是,這個洞窟的某處靠近某種水源地,潮濕且新鮮的濕潤水汽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一般的客觀邏輯里,洞窟潮濕往往代表著不適宜住人,里面往往是那些有毒有害的,蚊蟲蛇鼠的巢穴,不過張若對此卻并不擔心,因為他知道這個洞窟的特殊性就在這里。
將手電筒咬在嘴里以后,騰出雙手的張若點燃了兜里拿出的防風蠟燭,這火苗一出現,原先昏暗的洞窟卻瞬間變得不一樣了。
一下子,這洞窟就亮堂了起來,因為在這根蠟燭火焰的照耀下,洞窟上方出現了大量的折射光。
那是一些特殊石英石的折射反光,甚至在這些石英石中,還有一些類似于鉆石外表的奇特石頭存在。
這些特殊石英石和那些“鉆石”的折射反光,一下子讓洞窟內的一切變得通透。
說是有了開了電燈的效果那是過了,但像打了好些許燈籠那種照明程度是有的。
而且張若知道,這些石頭不單可以用來當洞窟內光源折射照明使用,而且最大的作用是這些石頭具有防蚊蟲蛇鼠的功能。
也不知道原理是什么,反正在這個洞窟區域,在這片特殊石頭分布的空間內,張若活了一千多次,丫得就沒發現過一次蛇鼠毒蟲的痕跡。
張若估摸著這些特殊的石頭存在某種特殊輻射,那些害蟲們完全接受不了。
張若也不清楚這些輻射對人體有沒有什么危害,至少張若他在這個洞窟內住了那么多次,他的身體機能沒出現過什么病變,每次自己的身死都是在外面遭遇意外,和在洞窟里生活沒有任何關系。
而且潮濕問題也很容易解決,等下次進來以前,先在外面采購些干燥劑放到洞窟里便可以暫時應付掉了,等后面正式開始對這個洞窟進行施工改造以后,防潮工程也可以做起來。
其實防潮方法并不難,一般采用混凝土類地面墊層或加個防潮層就可以了。
而且張若知道這個洞窟目前會潮濕的根本原因是在于洞窟的最深處那個區域,往下挖掘幾十米就是一條不大的地下河支流,所以現在會有水汽通過地表層的間隙往洞窟里涌入。
只要后期對這個區域做好封閉式管理,就能有效阻止洞窟內潮濕現象的發生。
而且那個區域,按張若以往的經驗,他肯定會在后期向下挖掘,打通一口井,這樣就解決了在洞窟內日常用水飲水的問題。
當然了,純凈水儲備和凈水裝置也得提早準備好,以防這個地下水源遭受污染的可能性。
不過這些都是等張若從那個軍部倉庫里把那些東西搬回來后才要著手處理的事情。
現在的他,在重新看到自己的家又回到最初的樣子,那份心酸其實非常的難以形容。
每一次穿越重生需要重新花力氣精力打造自己的末日地堡的時候,這都是張若最為苦惱的時候。
一窮二白說的就是他現在的這個狀態。
不過他也習慣了,末世生存嘛,哪有簡單這一說。
一切都慢慢來吧,現在進來洞窟的第一步目的,就是重新探索這個洞窟的實際區域是否有變化,然后在打造自己的末日地堡的時候,優先明確這些空間的合理分配。
嚴謹,是張若活了那么多次,用自己生命踐行出來的真理。
他的時間真的不多,務必在【電能消失】事件爆發前的這不到兩天的時間內,把自己的這個老窩給優先布置好。
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界里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兮兮的,有很多人在發現危機到來的時候,都會開始自己的自救準備。
而這些聰明人就是張若未來的競爭對手。
……
經過幾個小時的探索以后,張若確定了這一世這個洞窟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還是他記憶中的那個空間規模,大概有個3000個平方左右。
對他個人使用居住而言,那是足夠到過于的寬敞了。
這個洞窟其實主體部分位于這座名為【一柱山】的山體內部地下底層,說是一個洞窟,但其實它是由大大小小連接在一起的十幾個小洞窟組成。
洞窟主體由堅硬的花崗巖構成,只是洞窟內部表層又覆蓋了一層可以折射光線的特殊石英石和那些類似于鉆石的奇特石頭存在。
這個洞窟的堅硬安全程度你們可以想象,從山體最外部到洞窟內壁,平均厚度至少有個四五百米的直線距離。
這種厚度的花崗巖,足夠抵御大部分熱武器的近距離爆炸襲擊了。
但后期張若還是打算對洞窟內部使用混凝土水泥進行整體加固,不過這會非常的耗時耗力,但他還是想這么做。
因為有一世他還真遇到過某個瘋狂的家伙,在全球引爆了那些被封存起來的核武器,大量的核輻射最終飄向了這里,有部分輻射竟然越過了厚實山體的阻擋,滲入到了這個洞窟里,導致了張若遭遇了核輻射危機,逼著他緊急撤離,最后又意外死在了外面。
所以在洞窟內部增設一層混凝土防護層很有必要,這除了能加固洞窟的內部安全,也能有效避免外部如果再度發生核戰,自己躲在地堡洞窟里依然能安然度過那些核冬天。
從最外面入口進入到第一個洞窟主體,其實是有一個甬道構造的。
而張若決定優先在這甬道盡頭和第一洞窟主體的連接處加裝一道三防門,三防門那個軍部倉庫里就有合適的規格,他拆下來安裝過來就可以使用了。
不過分量很重,導致運過來會很麻煩,但再如何麻煩,這個事情必須這么做。
畢竟洞窟基地的安全感,得由一道或者多道的安全門開始。
第一個洞窟主體,張若也打算放棄,因為這個相對不大的洞窟空間他打算作為一個消毒室或者隔離室使用。
因為張若清楚未來可能會發生那些危機,有過核子危機的出現,自然也有過病毒危機的出現。
在后面的末世兩極冰川的融化,導致大量遠古病毒的復蘇。
某些病毒是具備嚴重傳染性和致死率的,所以提前準備這么一個消毒室或者隔離室的空間存在,對地堡內的其余空間也是一種保護。
而剩余的那些洞窟空間,張若也做好了預先的分配,有做工具間的,有做廁所間的,有做浴室的,有做廚房的,也有做衣帽間和臥室的。
當然最多的洞窟空間是為了以后的生存做準備,比如水培植物室,種植區,武器室,物資耗材室,燃料庫,食品飲水儲存區等等。
除了一個洞窟空間奢侈一下,作為客廳兼書房之外,其余洞窟都有了正經的用途。
不過這些都停留在張若腦海里的計劃和記憶之中。
將這些空間重新具現出來,得花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單單是那些設施設備的收集和運輸,都會是以后張若遇到的麻煩和危險。
但想好好活下去,在大洪水來臨之前,張陵必須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搞定這些事情。
否則他就只能以后在大雨傾盆中出去釣魚覓食了。
這是一件非常淦的事情,經歷過的張若并不想再次去經歷。
將背包里帶來的部分東西放置在洞窟以后,張若就爬出了這洞窟,此時的外面,太陽依舊溫暖,滿眼的綠色讓人感覺到生機勃勃,這讓張若有一種不現實的感覺。
每一次重生回來,他都在做這種重復的事情,這無盡的輪回曾經讓張若苦惱無比,但不知道為何這一次回來,他覺得有一些不一樣了。
“媽個雞!這次就讓我得到夢寐以求的善終吧!”
不由得,張若對著這片藍天吼了出來,但回應他的,只是驚聲而起的一群不知名飛鳥。
接下來,下了山路回到宅里村以后,張若也沒有做任何逗留,他得先回一趟城,進行一次大批量采購。
然后換輛車,搞個大貨車進山,在把這些采購來的物資運進洞窟以后,再打算利用已是空車的大貨車對那個軍部倉庫進行搬運。
那些工具和建筑材料,張若知道必須第一時間運回來,這是最為關鍵的工具,以后這種成套的工具就很難找了。
等回到甬上城里的家,張若發現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個多小時,現在距離【電力消失】事件的出現,還剩不到40個小時了。
淦!時間總是到用時方恨少啊。
回家以后,張若也沒有怎么休整,除了從冰箱里掏了瓶礦泉水喝了以后,他就再次出門。
銀行卡里的那二十萬存款,他今天必須將其全部轉化為物資用掉,然后連夜再進山,把這些東西優先運回洞窟里去。
出了門第一站,張若就跑去了甬上市的租車市場,直接租了輛大型運輸貨車回來。
這貨車可以運輸將近5噸多重的貨物,張若覺得相當滿意。
甬上市里的一般大型連鎖超市,張若沒有選擇去,因為這種超市基本以吃喝東西為主,而且主打零售,上架貨品的數量不多,不符合張若對特定貨物的大量采購。
于是他跑去了山姆超市。
這種外國運營風格的超市才比較符合張若當前這種在極短時間內需要大量采購物資的需求。
因為山姆超市的特點不在品類多少多,而在于它的貨物存量比較大。
進了超市以后,張若直接奔著戶外用具區而去。
在洞窟地堡初具雛形以前,這些戶外用具將有效的幫助張若度過一段煎熬的歲月。
卡式爐,張若買了至少二十臺以上,瓦斯氣罐,張若則是成箱成箱的搬運。
戶外帳篷,保暖睡袋,登山鞋,登山服,戶外支架,鍋碗調盆,湯勺筷碗,只要是不銹鋼耐摔耐用的,不問價格大批量的買。
桶裝水,則也是最大瓶裝的要,只要看見了,就掃貨。
那些急救用品,不管是酒精還是棉花,不管是縫補線還是消毒液,甚至是口罩用品,張若也來者不拒。
甚至是超市內部的藥房,張若也一口氣采購了足夠數量的各類藥劑,尤其是抗生素阿司匹林等等,只要是允許購買的,都大批量購買。
這些東西在未來,可比黃金還寶貴,只是儲存起來麻煩。
甚至張若在家具區,還購置了好幾張大床和生活用品,甚至還有兩組沙發,這些有成品貨的,張若自然想要,這可比以后自己手工木匠做出來的東西,睡起來舒服多了。
電源類的東西,也是張若采購的重點,像店小二這類可攜帶可自充的移動電源,還有那種大功率的電源儲備電池和柴油發電機,張若也是要的。
而干燥劑,柴油暖氣機也得買,洞窟內目前的防潮,用大量的干燥劑先頂上,而柴油暖氣機則是為了預防以后的極寒低溫出現。
在可能洞窟內保溫設施失效的情況下,這種應急設備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而太陽能充電板,則是大量的采購,以后要用電,這是首要的電力來源。
張若計劃等以后山變成島以后,他要把自己這次采購的太陽能板鋪滿整個山頭。
在日常電器方面,家里常見的冰箱空調電視微波爐什么的,張若也要了些。
尤其是張若還買了個大冰柜,里面他打算用于以后凍食材使用。
最為關鍵的就是電器類采購,張若買了三臺電腦,一臺臺式,兩臺筆電,以后的很多計劃還是需要有東西展現好過腦,這比只在大腦里檢索靠譜多了。
洗漱用具自然也采購了一些,尤其是以后要使用的馬桶,張若也買了兩臺。
最后的大頭就是耗材的采購了,那些木板,那些布線的電線,pvc管,能買多少就買多少,最后最多的采購就是水泥了,反正五包十包的往車上搬運。
身上的二十萬現金基本用光,甚至還不夠,張若身上的那兩張信用卡最后也刷爆了。
最后換來的就是整整兩輛滿載五噸重貨車的物資。
最后張若是自己開了那輛自己租來的貨車去了宅里村,而另外一輛貨車的物資則是張若又雇司機加卸貨師傅才送到的宅里村里。
那兩位師傅還奇怪的問張若你買那么多裝修物資跑山村干嘛?
張若則以翻修村里老房子的理由搪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