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淚水可以不浸濕眼眶,而是流入心中,那么心會是怎樣的呢?
怎樣看待哭泣?有人說,這是孩子的行為,是弱者最后的倔強。
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便哭了,當然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會沉浸在快樂與幸福中。隨著長大,哭的次數會越來越少,而經歷著的卻是不斷的累加增多。笑的次數多了,微笑面對快樂,面對他人,也要微笑面對困難和不易,笑好像才是生活的動力。
我會想起我哭泣的場景。從小時無理取鬧的哭泣,到面對自我的哭泣。
初中,那個特定的時期,每一個“青春期”的人像是已經長大了,但好像又擺脫不了一些孩子性格,是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孩子”,也是獨特的。
每一次的無助和孤獨,仿佛都無法去訴說,因為一樣也不一樣。放聲大哭,哭泣好像成了最適合我的發泄方式??奩視諦鬧幸淮未蔚膮群?,喊出相對自己說的所有,仿佛哭泣時,世界只有我和自己。反思、控訴、安慰...這是自己的世界,一個不需要別的,只需要我和自己的一段時光。
淚水浸濕了眼眶,就不會流進心里。如果笑的累了,就哭一會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