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章 黎明之前!
天未亮,盧象英便早早醒來。
實則昨夜半睡半醒,醒來無數次,一如在前湖廟的第一夜一樣,也做了一個很長的夢,每次醒來再睡過去,都會繼續夢境。
夢中,大漠蒼茫,天地一線處的關山上,明月懸空照千古。
月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夢還挺美。
盧象英一度有些不愿醒。
不過聽到外面更夫的敲鑼聲后,盧象英還是精神抖擻的從床上爬了起來,卻在出門時看見同樣因為興奮而提前起床的李寄。
兩人對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都很興奮。
因為今天是夢想開始的起點——反清,拯救山河黎民,也為實現理想抱負。
盧象英終究不是老農民,沒說準。
昨夜月色是不錯,但今兒個卻沒起大霧,只是薄霧濛濛籠罩著江陰城,古意盎然之中,便顯得有那么一絲仙境的美輪美奐。
冷水洗臉漱口。
還是有點冰,冷得兩人說話聲音都在顫。
精神卻越發抖擻。
徐氏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床了,裹著棉襖依偎在門框邊,默默的看著兩個男人在那里洗漱,大大的眼眸里情緒萬般復雜。
洗漱完的盧象英回頭,準備去拿短劍時,看見徐氏。
嗯,徐安瀾。
只不過現在還沒及笄,依然得叫徐氏。
盧象英有些猶豫。
李寄在一旁咳嗽了一聲,“我沒什么帶的了,先去大營那邊等你。”
說完溜了。
這老小子夠聰明,雖然侄女還小,但作為長輩,其實很看好侄女和盧象英,一則盧象英確實有些出彩,二則……
有些事情終究要有個結果。
侄女拿了那么多錢出來,若是能一切圓滿,方不負她一番大義,若是她青春懵懂的愛情一路凄涼,怕會對影花黃。
其實李寄多少有點后悔。
當初應該和侄女商談一下,給盧象英下個套。
讓他用美色換金錢。
盧象英一邊走向臥室,一邊道了句:“其實你不用起來這么早的,還在長身體呢,多睡一會兒,總歸是好的。”
徐氏的目光跟著盧象英轉動,嗯了聲。
心里暗暗哎了一聲。
小官人是嫌棄自己胸平么,所以才讓自己多睡長身體?
這個我沒辦法啊。
不過我已經沒纏足了,小官人會喜歡……的吧。
盧象英從床畔拿了短劍,對徐氏道:“我們可能要出去一段時間,這些時日,徐府重建那邊有何其正,陶林風會幫忙盯著何其正,你不用擔心。”
陶林風,是李寄在里由山私塾里的學生。
年紀不大。
十七八歲,名字也是李寄取的,入私塾之前原本叫陶二,又叫驢蛋娃,這種名字在封建時代不要太普遍,沒讀過書的農民基本都這么取名。
要不就是朱重八之類的。
如果不是因為山河陸沉,陶林風已經參加府試去了,盡管中舉希望不大。
秀才也別奢望。
就沒那個天賦,讀書不過就為識字而已。
之所以投奔過來,是因和清廷有血海深仇——他爹和長兄都是江陰城的鄉勇,江陰保衛戰時,跟隨閻應元進城,死于城墻之下。
盧象英走出堂屋門。
徐氏欲言又止,怯弱嬌澀的癡呆著看盧象英遠去。
不料臨出院門時,盧象英倏然回首。
微微一笑。
抬起手揮了揮,“注意照顧自己,等我回來。”
說完踏露而去。
徐氏僵在門后。
臉如朝霞,眼睛亮若星辰,抿著嘴,想笑又要矜持著,心里噗通噗通,哪怕用小手按住胸口,也壓不住心里面發羊癲瘋的小鹿,整個人都好像被抽空了一般,心里只有喜悅,再無其他念想。
哎呀呀!
像是誰家夫君出門前叮囑自家婆姨呢……
……
……
剛走出院門,不遠處響起輕微咳嗽。
盧象英駐步看過去。
笑了。
是劉陽平的那個奴仆小六子,大名劉平,近期住在前湖廟,跟隨土寶國安排在劉陽平身邊的那個棋子,已經接到自己的示意,慫恿那個護衛去劫獄救劉陽平。
嗯,順利之中會有一點曲折,不能讓那個護衛太一帆風順。
否則會被懷疑。
也就是說,三兩天后,土寶國那邊就應該得到確切的消息——這沒辦法,盧象英也想拖久一點,然而江陰畢竟不是滴水不漏。
常州府那邊應該有風言風語了。
就算沒有風言風語,江陰城縣衙和駐兵已經一個月沒和常州府聯系。
如此反常,必有妖。
土寶國如果有足夠的前瞻性,早就應該派人過來查探情況,然而意外的是,根據天雄軍安插在常州府城外的細作送回來的消息,常州府那邊安靜的可怕。
土寶國仿佛當江陰城天雄軍不存在一樣。
盧象英也搞不明白。
反正是好事。
如果自己在外面大肆游蕩一番,擴大天雄軍的勢力后,土寶國率軍來剿殺的話,勝敗就不好說了,畢竟土寶國手中兵力是綠營軍。
而且數量不多,常州府綠營軍只有兩三千人。
這還是靠近南京的緣故。
其他遠一點的州府,根本沒有這么多駐防力量——清廷現在正集中力量針對南明宗室和李自成余部以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小六子遠遠的對著盧象英揮手示意。
盧象英放下心來。
小六子的意思,已經說服那個護衛趁自己將兵力帶出江陰城的時候去救劉陽平,然后一起返回常州府。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至于這招棋子能否達到奇效,就看劉陽平。
小六子悄然匿入薄霧中。
盧象英伸出手呵了口熱氣,只覺心情愉悅走步帶風,來到天雄軍駐軍大營大門前時,五百天雄軍士卒已經在操場上列陣。
一個月的操練有了效果。
陣型整齊不說,精氣神更是煥然一新,主帥沒到,也沒人嘈雜喧嘩,偌大的操場,只見五百人肅立,薄霧中,有如五百始皇兵馬俑。
尤其盧象英麾下披甲的那五十人,極其耀眼。
盧象英心里大感欣慰。
也許,自己可以把這五百人訓練成天雄軍的精銳核心。
話說,后世那一套可以好好借鑒一下。
政治思想建設和軍事訓練,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將之打造成一支鐵血雄師,嗯,這一次出兵,也至關重要,看是否能做到軍紀嚴明。
出兵之前要發表一番演講,以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