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灰浪》
孫小符見到鄭舟的第一眼,就覺得這人就是個搞藝術的。只見這個人有個一頭還算長的頭發,臉上帶著些許的興奮,看起來年紀也不大,應該在30歲左右。孫小符趕忙將人請進飯店。
等到都坐下后,孫小符對著鄭舟說道:“我看了你之前拍的那部電影了,我感覺真的不錯,所以就把你給叫過來了。”
鄭舟也沒有含糊,“我也是聽說孫浩有了個新老板,所以打算讓孫浩問一下,也多謝你能看上我。”
孫小符哈哈大笑過后說道:“那有什么看得上看不上的,這其實就是互相選擇而已。至于今天叫你來呢,其實也沒多大事,就是想和你聊聊你以后對于自己的發展方向或者說你想做一個什么類型的導演。”
“我呢,說實話,我想拍文藝片,我想把一些有內涵的東西傳播給人們,人嘛,總要留下點東西給后人看的。”
停頓了一下,鄭舟像是突然下定了決心一樣,從包中掏出劇本“這段時間在家的日子,我寫了個劇本,您可以看一下,一樣你能投資。投資量不大,就一兩百萬。還是文藝片。”
孫小符接過劇本,掃了一眼。《灰浪》兩個字映入眼簾,這個名字,怎么說呢,就是一看就是文藝片的底子。
“也不急,那我就把這個劇本帶走了,等會回去了我再看看,要投資的話我再聯系你,不過你放心,就算不投這部劇,我也會寫的文藝片的劇本給你的。”
“好,好,謝謝,謝謝!”
晚上在剪輯室里面因為剪片子有點累的孫小符突然想起了下午的時候拿回來的鄭舟的劇本,想著正好累了,可以看一下,寫的怎么樣。
看完劇本以后,良久,孫小符也終于緩了過來,這個劇本怎么說呢,是個好劇本,主要講述的是上世紀在農村人被時代的巨浪裹挾著,一步一步的走向新時代,但是中間有些一些作為小人物的無奈還有時代浪潮之下普通人的隨波逐流,劇本名倒是很相符,因為正是這灰色的巨浪讓劇本中的一個個人物被迫走出去,成為一條條灰色的地帶。
怎么說呢,劇本很好,也很真實,但是確實,太真實了,以至于真實的孫小符相信一定不會有太多人去看,這不是花錢找罪受嘛,就是用來沖擊獎項的,不過孫小符也不是很看好,只能說是有可能吧。
而且中間還有一些細節之處,寫的不夠完美,孫小符也想著跟這個鄭舟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修改一下,比如在最后一幕的鏡頭,鄭舟設計的是兩個男主角早晨坐在路邊,看著家鄉的方向,臉上帶著笑容,陽光沐浴在臉上。這一段,以孫小符的看法其實應該改成兩個人相互攙扶著,背對著陽光,一步一步的走到了陰暗處。
孫小符覺得。可能是因為上一部戲的悲劇結尾結果票房不行讓鄭舟這部戲改為大團圓結局了,就顯的很突兀。孫小符的改動之處就是要讓觀眾覺得,雖然結局算是完美了,但是卻不會改變現狀,他們還是陽光下照耀不到的地方,屬于是不被人重視的三不管地帶。
而對于孫小符的一些修改意見,鄭舟有的地方同意了,有的在和孫小符的據理力爭之下,孫小符也妥協了,畢竟人家也有人家的道理,他們都是為了讓這個劇本變得更好而已。
最后,孫小符還是覺得投資了,先投資200萬,應該也差不多了,以孫小符的預測來看,應該可以賺一點點。不過這兩百萬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鄭舟需要和公司簽署合同,里面也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主要是限制鄭舟亂花,而且也算是公司的人了,如果跳槽要有違約金,不過違約金也不多。
簽完合同以后,因為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改動,所以鄭舟也沒有馬上就開始建劇組,還是覺得日后等回來在打磨一番劇本以后再開始拍攝。
隔天,孫小符也從剪輯室里面出來了,因為今天涂婉云商量著和他一起去看租的辦公地點,畢竟公司開起來了,總要有個落腳的地方。之前涂婉云也給過孫小符幾個推薦,但是也被孫小符一一否決了,最后看中一個比較偏,快到郊區的地方,孫小符才決定一起去看一看。
很快,被涂婉云接到后,孫小符也和她來到了一處不大的寫字樓,雖說是郊區,但是環境也算是不錯,各種設施都有。在轉了幾圈以后,孫小符也挺滿意的,就讓涂婉云區聯系房東來租房了,當然,孫小符也沒有租完全部,因為不大,所以就租了二層,也夠用了,等以后賺更多的錢了再換,現在用那么好的沒什么必要,有這錢還不如去多做做慈善。
最終,價格也不高,一萬五一層,兩層就是三萬,孫小符先決定租一年,一年后,自己怎么也該換地方了。
至于給自己招收的助理,還是等這個裝修好了再說吧,其他人的助理培訓,現在也預計差不多了。可能過幾天就要分配給他們了。當然,也要看他們的個人意愿,不會強制分配。
現在得公司規模還是剛剛建立,比較小,所以也不能好高騖遠,先一步一步來就行了。
五天后,孫小符也剪輯的差不多了,已經可以播放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加logo加片頭片尾了。
不過因為孫浩也快剪輯要一版了,所以孫小符也不急,等著孫浩剪輯完成以后,看一看孫浩的,然后在吸取其中的優點,畢竟,孫小符基本上是按照前世的電影片段來了剪輯的。
至于現在的的孫小符,準備去干一下之前說的事情,慈善事業,孫小符想著還是不能直接把錢捐給那些慈善機構,還是要自己來處理。
所以現在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孫小符覺得他的第一步慈善之路,就從家鄉開始。畢竟,做人不能忘本,而且這也會讓自己的家鄉變得起碼好一點起來。
等孫小符回到家鄉的小鎮以后,發現確實比較落后,雖然說一些基礎的設施還是有的,但是是真的也落后,就像一些福利機構是完全沒有的。
思考過后,孫小符覺得,先出錢捐一家孤兒院,地點就放在鎮子上,因為自己前世也是一個孤兒,孫小符也知道一所孤兒院的建立可以給那些孤兒帶來非常多的安慰,起碼比自己一個人或者說住在親戚家好多了。而且孫小符之前通過父母也知道,這個鎮子里面孤兒還是有一些的,起碼他們村子里好好就有幾個。所以孫小符第一個想法就是孤兒院。
決定下來以后,孫小符也約見了鎮長,起初孫小符打電話過去以后,工作人員還不太相信他要捐孤兒院,最后得到確認以后,急忙聯系了鎮長,說明了此事,鎮長也很激動,畢竟這是為數不多的要來捐錢捐孤兒院的人,這也是自己的政績啊。
孫小符也在隔天見到了小鎮的鎮長,這位鎮長了說實話,第一印像給孫小符不是特別好,看起來就比較市儈,當然這也和孫小符沒什么關系,他只是想捐一個孤兒院而已,里面的錢自己也會監控,不會讓這些人在里面有什么謀利的機會。
在鎮長辦公室當中,孫小符看著這位鎮長,緩緩說道:“沒錯,就是要捐一個孤兒院,我希望能夠把鎮子上的孤兒,都來這所孤兒院里面,起碼不會讓他們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