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戰區后則進入了中部荒原。這里雖然是屬于中緯度的沙漠地形區但是自從半個世紀以前,受到兩個次元疊加的次元潮汐的影響,靠近“門”區域附近的礦產資源相當的豐富。大量人力物力的入駐使得在荒漠之中依托幾個能夠刷新的資源區附近建立起了大型的聚集區。
沿著9號公路,許成把機甲設置為自動駕駛后,整個人就躺靠在了駕駛座位上,也是因為這次任務的改裝讓許成有了私下里開后門的理由。堵著張華讓他從機甲大隊的補給中支出了一套機甲內部套裝。把F304經濟試用型的超控核心給更換成更為先進的豪配。雖然整體外觀上并沒有變換但是內部系統以及機甲核心的升級所帶來的超控體驗確是實實在在的,別的不說至少駕駛艙的靠墊是出自帝國星星重工的原產。
轉動著頭盔,視線中出現的是茫茫的黃沙以及公路盡頭的一個黑點,那是許成今天的第一個補給點,一座位于荒原中部的礦產城區。
而這時,公路右側的天空中降下了一片黑壓壓的云層,肉眼可見的天空之中幾道明晃晃的閃電射過對流層,然后嘩啦啦的雨點就這么落了下來。公路的左側卻是炎炎烈日,這種莫名的反差感,倒是讓許成覺得一陣心慌。
許成的機甲停靠在合金大門的外側,城墻上站著一排端著各種口徑武器的歸化人種。為首的小頭目正用步話機聯絡溝通著內部管理,尋求指導應對。稍后,從許成的交給對方的通話頻道中傳來了一陣沙沙的電磁干擾聲。
接著一個中年男聲傳來:“我是B11區域的后勤事務主管,錢虹。”
“稍后請跟隨引導機器人,相關的后勤補給安排我方正在準備。”
“收到。”許成回復后,關閉了通話。
掛斷通訊后,機甲面前的大門緩緩的向兩側打開,慢慢的露出了里面的建筑。等待許成的是一臺老舊的兩米高的引導小型無人機甲。這個礦區,是依托中心的一處高產礦而建立的。建筑物的分布也是以中心為原點向四周擴散,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布局。
最外圍是高聳的防護城墻,然后是居民區,中部則是控制設備區域,最中心則是采礦的大型設備,儀器,以及貨運平臺。
里面的居住區是以大量鋼筋,合金板搭建而成。主干道兩側的居住區內建筑密集緊湊毫無美感可言。樓宇之間橫拉著細繩,掛滿了晾曬的衣物,不少呆在樓里的居民都探出頭,好奇的打量著許成的機甲。期間許成發現幾乎全部都是帶有番人體征的歸化人。不過想到以往聽過的傳言,也就不再奇怪。
這類次元疊加區內的礦區之中,除了相關技術管理層是帝國公民當任之外,其他乃是從外番遷入的番人種,也就是所謂的非本國國民的番外人,他們做著最低級體力事務。每個月按照內部管理上的備注,是有相當數量的死亡指標的。只是,相應的撫恤金倒是不會有克扣。礦產資源的油水已經夠管理層吃的滿肚肥腸了,能讓底層的番人可持續性的創造更大的利潤,同時感恩戴德的世代做下去,沒人會去克扣那些一次性的油水而造成廠區內部的動蕩。看樣子這個B11區內的番人起碼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歸化人了。
臨時駐地是一個舊倉庫改造的大型車間。在許成機甲停穩后,幾組端著清潔器具的工人剛剛整理好倉庫的衛生準備離開。
在許成的要求下,讓他們的臨時負責人找來了幾條鋼制的框架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在上面鋪上木板。稍后,許成從機甲的外掛倉中拿出一片厚實的遮雨布鋪了上去。
隨后則是利用B11區提供的裝卸貨物的叉車小心翼翼的把掛在機甲后面的大型合金箱給卸載了下來平鋪到搭建好的臨時板臺上。
全程許成站在一邊行軍禮,并矚目全過程。臨時叫來搭手的當地廠區后勤組,也不是第一次做這個工作了,快速且平穩的把三具棺木坐北朝南的安置好。
等到程序完成后,許成見到了早些時候來到,站在一邊的片區負責人,錢虹。一個頭發花白過度憔悴的中年男人。
“你好,許上尉。”男人自來熟的走來,然后介紹到。
期間許成知道,作為靠近戰區的一個礦產聚集區,在帝國發動收復戰役后,陸陸續續的就有護送隊在聚集區內停留補給過,所以相關的協助工作也是拿捏有致。
許成問了些周邊的安全情況,了解到,作為次元潮汐的影響區域,這種聚集區還是多多少少會遭受到來自異界生物的襲擾。當然這種襲擊是伴隨著明顯的異常氣候或者特殊環境變化,所以有所準備的情況下應對問題到也不大。
謝絕了對方邀請去內城就餐的邀請后,許成表示要調整下機甲的系統程序,以及安排接下來的旅程。錢負責人表示理解,同時也表示有任何需要可以通過剛才的頻道聯系他。
待到四周的工作人員散去后,整個倉庫就變得冷清異常。蒼白的燈泡泛著陰冷的光線,照在平躺的三具棺木上。讓許成產生了一種沒來由的荒謬感。
晚餐吃得是便攜式的軍用罐頭,拉扣罐頭下方的拉環,自動加熱后就成了一頓果腹的熟食,味道乏善可陳。沒有了緊張的戰時氣氛,這難得的閑暇時光卻讓許成有些不知所措了。
平常一天的戰斗后,是梳洗完畢倒頭就睡或者簡單的休整后被安排輪值。至于有沒有相熟的戰友什么的,對于一個從西線軍區臨時借調而外出參戰的編外人士而言,在身邊搭伙的隊友接二連三的陣亡以后,許成就不在主動的去與他人交談了。
當了八年兵,從最初的南部沿海參與海兵隊討伐番外人,駕駛著航母上老式的噴氣戰機的年輕機師,到后來正式加入西部軍區的機甲師參加西線與自由聯盟的邊界沖突,再到如今參與東線收復獨立藩鎮的大大小小戰役。許成依舊是一個戰斗在前線的大頭兵。
當然每次參戰的軍功是一分不會少的。只是因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一直安排在前線。用統帥部某位大人物的說法,這個不可說名字的年輕人還真是不負身上所流淌的血脈。既然如此,那么就讓他呆在所應該呆的的地方去為帝國獻身吧。
不知怎么的就有些期期艾艾起來。收回了思緒,許成卻發現天色已經完全暗下,銀白的月輪出現在正空中。這是以往完全沒有見過形狀的月亮。拿出平板拍下照片,鏈接到民用網絡通過相同配圖來找尋答案。
確是被解釋為,異界星球的伴星投影。
而更多有關異界的消息也出現在搜索頁面之中,點開了一篇權威的介紹,許成開始瀏覽起來。
第一次出現次元潮汐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在十年前確認能夠在特定區域通過次元疊加而進入另外一個面位。以后的幾年當中也確認了另一個面位存在智慧型生物。
隨著近幾年帝國對于異界的開發,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諸如首次與通道附近的異界智慧型生物接觸,同時建立起了初步信任關系,開始小規模的通過國家層面派遣專業人員去了解對方的文明形態,社會架構,科技水平等等。
當然全球性的次元潮汐中,能夠進入另一個面位的“門”不可能只有一個。帝國北部荒漠中的沙漠之門;自由商盟中靠近天蝎灣海峽附近的海上之門;聯邦半島平原上的陸地之門等多個大型的且穩定的通道。以及時而開啟時而關閉的小范圍的不穩定的通道,大大小小有數十個之多。臨海市所在藩鎮附近就有一個陸地上的近幾年相對穩定的小范圍的“門”,因為地理上更靠近聯邦故而也是引發了獨立之亂的緣由之一。
破曉的第一道光線透過機甲外部的采光鏡折射進機甲的內部,伴隨著清晨的陽光,隨后而來的是機器運轉產生的巨大嘈雜聲。
打開機甲的艙門,伸了個懶腰。許成發現一邊的空地上昨天下午那一組后勤已經做好了工作的準備,正等待著許成的號令。簡單的梳洗后,許成示意對方可以開始對機甲的進行整備保養:更換能源,清洗外部裝甲縫隙里的沙土,確認關節位置是否存在金屬疲勞等一些必做項目。做完這些以后,則是按照流程進行的裝配階段,把昨晚卸下的三具棺木重新安裝到機甲的后背掛件上。許成站在棺木的右側敬軍禮注目。
在安裝好棺木的時間段中,錢區長夾著一本文案在一邊等候著裝配的結束。
“許上尉,這是消耗清單請麻煩確認簽字。”錢區長一臉的嚴肅,待到許成審核完簽字后,臉上的表情才放松下來。隨后解釋道:“我們是根據相關回執來進行費用的結算。”
許成點點頭,表示知道。“錢區長,那么我是按照昨天進城的路線出去,還是需要跟隨貴方的接待機器人重新規劃路線?”
隨著礦產提煉后以及工廠的開工,大量的黑色氣體開始籠罩在工業區的天空之中。雖然距離許成還有不少的距離但是面對這種來自異界次元催化過的礦物釋放出的物質,能遠離就不要靠近了。
“不在這邊用餐,這么早就離開?”錢區長確是有些意外,不過也在情理之中,這次他所接待的護送員,確是有三個地點需要送到。考慮到時間的原因,他也沒有強留,只是交代了身后的手下,遞上來了一盒子便攜式的壓縮食物。
告別錢區長,許成發動機甲,按照昨天進城的路線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