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打仗來錢快!”
李然在戰斗結束后在清點戰爭的繳獲中發現。
這一戰后,兀金部的所有財富全部都歸于李然了,當然這還是兀金部逃跑了兩次后的結果。
而這其中單是馬匹前前后后加起來就有五萬多匹!
而且還不包括在戰爭中受傷的。
這五萬匹馬全都是好馬,其中幾乎沒有太老或不能用的,因為兀金部的舉族遷移之前和路上,一些年老體弱無法進行長途跋涉或沒有太大用處的老馬幾乎已經被兀金部的人員進行清理了,所以現在剩得幾乎都是可以打仗,用于軍事用途的好馬!
兀金部所帶來的不僅有馬匹,還有到現在還沒有數完的牛羊,以及一些帳篷之類的東西。
對于這些繳獲李然對于幽州軍和幽州軍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絕不允許任何一個人從繳獲中克扣一針一線,甚至于在清點繳獲時吃一口繳獲的羊肉都絕對不允許,一旦發現都將進行軍法處置!
而幽州軍軍令以前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因為以前打兀木的時候,幽州軍和幽州軍還沒有進行系統而嚴酷的訓練。而李然也還沒有對他們嚴格要求,而且那時候除了了武器鎧甲之外,大部分的物資都被韃子給集中起來了,他們沒有任何值得偷偷藏起來的繳獲。
所以在這一次的清點戰爭的繳獲物之外,李然特別強調了這件事情:軍隊作風要時刻保持住!
而在這一次的繳獲中,不但有馬匹牛羊以及一些財物,更加讓李然痛苦的事是里面還有相當多數量的兀金部落的唐人奴隸!
李然對兀金部的唐人奴隸進行了一次親自監督的清點經過統計,兀金部的唐人奴隸竟然有數萬人!
而且還不少都是都是年紀輕輕的,或正值壯年的唐人男子!
李然和山海關的所有軍隊以及百姓見那些被韃子摧殘的不成人樣的同胞們都不禁怒火中燒,想要把一旁被幽州軍控制起來的兀金部的俘虜活活打死!
而且有人不但有這種想法,還敢于付諸于行動,李然一個不留神,只見一個百姓拿這刀就進了關押兀金部俘虜的地方,那些韃子看見有人拿著刀氣勢洶洶的過來,也害怕了,但是因為韃子人多,又被綁住,所以跑到沒得跑,就讓那人在韃子中一個連砍了好幾個,然后才被幽州軍給攔住了。
而此時眾人見此情景,也紛紛怒吼道:“打死韃子!打死他們!···”
李然沒有直接勸阻百姓以及軍隊不要急與對被俘虜的俘虜進行打殺,而是進行矛盾轉移和注意力轉移。
因為李然知道,百姓和軍隊的怒火到了一定的成度時,要是自己不知好歹反而會讓自己處于被動!
如果一旦自己阻止他們對韃子發泄仇恨,很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在他們心中的美好高大的形象!
于是李然說:“百姓們!將士們!先不要管這些被俘虜的韃子們的事情。因為眼下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事情!這個部落的韃子雖然被我們殲滅了,但是還有兩個部落的韃子在我們山海關外面,而且他們就在兀金部的后面追著他們!
如今我們消滅了兀金部的韃子,而那兩個部落的韃子很有可能會接踵而來,我們必須進行下一次戰斗的準備!
所以現在所有人員全部進行修整,同時放出偵察兵偵查山海關外的情況!”
“現在,幽州軍!”李然說到。
“到!”幽州軍答應一聲。
“幽州軍騎兵回軍營休整,步兵繼續負責北門防守!”李然對幽州軍進行了安排,因為幽州軍騎兵今天的事情比較多,戰斗的主力就是他們,所以李然讓他們先回去休息,而幽州軍步兵則相對安逸一些,所以就負責守城。
李然下了命令后兩軍也應聲而動!
各自回去或者守城去了。
李然把今天進行戰斗的幽州軍安排好之后就回去休息了。
畢竟打了大半天的仗,自己雖然沒有親自上陣但是光緊張都累得夠嗆!
所以李然回到將軍府連飯也沒吃,一到頭就睡著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李然才開始了對這一與韃子交戰后的事情的處理。
從韃子手里解救出來的人進行安排。
按照李然的想法:這些人,被韃子所驅使奴役現在肯定對韃子恨之入骨,那么就和幽州軍是一樣的目的了,而用他們來擴大幽州軍肯定是非常非常合適的!
所以李然在給他們解救出來之后,就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勵志演講,詢問他們要不要參加幽州軍抗擊打為自己曾經遭受過的屈辱報仇雪恨。
結果是勿庸置疑的,站在城頭下的所有曾經被韃子奴役的人全都義憤填膺,眼睛里面含著怒火的要求加入幽州軍以后找打子報仇血恨。
對于這數萬人,李然再次對他們進行了收編與整編。
李然原本想如果能從這萬人里面找出一些人,來補上在作戰時損失的幽州軍騎兵就已經很好了,結果這數萬人里竟然有大半多人報名參加騎兵部隊,而且相當一部分人還是會騎馬,或者有過騎馬的經驗的。
于是,李然立即命令:騎兵主將葉叔坤、副將兼騎兵教頭寧如風對這些名新兵進行整編,訓練后篩選。
還有就是讓人從幽州城調集一批鎧甲過來。
因為原先李然招募的軍士用的還都是原先山海關里面韃子收集的鎧甲,但是人數增加,那些鎧甲已經不夠了,所以李然急需這些新兵的鎧甲兵器。
而李然對這幽州軍騎兵的發展也給予相當大的支持:李然在篩選后,讓他們每人配兩匹馬,以便于作戰時能夠更加靈活機動。
而且由于人數的增加,近兩萬萬人的規模已經足夠成為一個規模相當的騎兵軍隊,所以李然一一對葉叔坤以及寧如風進行了相應的領兵作戰方式,以及騎兵作戰訓練方法的更加高深的培養。
將這新招募的騎兵安排完成之后,余下的一些人則被李然列入了幽州軍的步兵之中,使幽州軍騎兵步兵都增加一些人馬。
同時,李然就命令幽州軍步兵主將葉叔坤、步兵教官兼副將李護對新兵進行整合整編,然后就趕緊進行訓練。
李然把軍隊編制安排完了之后就開始對營地的安排,而要給軍隊安排營地就要先把山海關安排明白,李然一圈看下來發現了很多地方需要變動!
“又要忙死了!”李然心里感嘆一聲。
原來的山海關只是一座小關,現在幽州軍和山海關里面的居民百姓在陳文顯的安排下又留下了不少,現在李然據守山海關后已經又十余萬人了!
而李然看山海關現在的樣子,至多不過十六七萬人的時候山海關就會變得很擁擠了!
而李然想要將山海關變成一座大關就要讓山海關的人增多,軍隊增加,城池擴大,戰爭半徑擴大,糧食產糧擴大······
這一系列的問題中李然現在首先就要解決城池的問題,畢竟城池才是關鍵,然后李然就決定了對山海關的擴建計劃。
首先是山海關的東西兩面,東面肯定要連上原本的那一座山脈,而李然進行實地觀察后發現山海關東邊的地勢有些起伏,而且東邊的山脈離雖然不陡峭,但是距離山海關的距離卻比較遠,在修城墻的時候肯定很難辦,但是沒辦法難辦也要修。
不過還好,是那些被李然俘虜的韃子修,問題就不大了。
而山海關的西部也把城墻延伸出去,但是卻不是將城墻西部,而是將城墻于山海關邊的山脈相連!
與東邊的城墻不同李然打算將西邊的城墻建立在一道陡峭的山體之上!
而西邊的城墻就要短一些,但是與山海關原有的以及東邊的城墻加在一起要是真要修的話也很麻煩。
李然其實是要堅決把糧食問題放在第一位,畢竟沒飯吃問題大大的有!
但是因為山海關現在的情況的原因所以就先修城墻了。
而且糧食現在也還夠,海津鎮的船只也還可以再運糧過來。
李然確定了首要的目標后就要開始計劃實施了。
對于那里可以種糧食的問題李然就把陳文顯叫了過來,畢竟自己也不了解,就詢問他那里有荒地可以用。
陳文顯說:“將軍,山海關在邊關,荒地特別多!
在韃子占據山海關后,永平府的百姓漸漸離開,現在我們山海關南門數百里之內的幾乎都是荒地!
將軍可以隨便用。
而且那都是好地啊!
以前是有人的,都是因為韃子!
山海關落到了韃子手里面后,經常有流竄的韃子才山海關的南邊偷偷過去劫掠。
事情發生的多了百姓慢慢的就走光了。
而且現在正值是十一月,如果荒地開的速度夠快的話說不定還能趕上來年的春耕呢。”
李然聽陳文顯這么一說將放心了,李然決定就用這快地方了!
就先把山海關南門的荒地開出來把!
地開出來后就是人口了,李然對于增加人口的方法也早有了辦法,到時候只怕還會人多地少呢!
于是李然回去就命令幽州軍不訓練的軍隊押著韃子俘虜到城外進行緊急開荒!
李然一定要在來年春天把麥子給種下去!
山海關要自給自足!
不然明年拿來的糧食養這么多部隊!
在韃子俘虜每天都吃了不少的東西了,更何況還有李然的幽州軍新兵。
于是全部的兀金部俘虜都被李然命令軍隊押著他們按照李然指定的指標去開荒了!
而因為李然在戰斗中俘虜的韃子有相當一部分是婦孺,干開荒的事情完全不是個兒,活干不動而且一部分還有傷,頭一天就死了好些個。
事情報到李然那里后,李然就命令看守的軍士將她們的活減少一點,別讓她們都死絕了。
而且因為他們是婦孺,所以李然又對看守他們的軍士特別強調軍法紀律,雖然她們是俘虜,但是也‘不得侮辱婦女’,違令者斬!
在韃子去開荒的時候李然則是帶著陳文顯去山海關外看西面城墻的修建辦法與計劃了。
李然與陳文顯一同到了山海關外的西邊,觀察修城墻的具體事情。
山海關西邊就是一處山勢相當陡峭的地方,而且距離山海關城池也不遠,原先也是有城墻的,不過韃子來了后久不修葺就有些破敗了,所以李然與陳文顯就決定先在這里修城墻!
既然要修,那么就要準備一些修城墻的東西,首先就是人,而人就不用擔心了,現在正在開荒的韃子就是免費的勞動力,等到城墻開關之后李然就命令將韃子帶過來修城墻。
剩下的就是修城墻的用料與方法了,以往修城墻的方法有板筑法或者用磚頭筑城墻。
因為板筑法雖然操作簡單,用料簡單,作的也比較快,但是因為其就是用木板阻隔,泥漿澆灌而成,所以其實用性與耐久性卻不行。
考慮到板筑法的缺點,李然決定還是采用燒磚頭筑城墻,與李然一同來的陳文顯也同意這個辦法。
但是卻擔心這樣費時費力。
李然說道:“既然已經決定要修,就總會修完的!
而且又不是完全重新修,讓人加緊修應該很快就能修好!”
在修建方法確定后,就要開始準備了。
首先就是修城墻要用的墻磚,因為這一次修的山海關西邊的城墻雖然不東邊短多了,但是也需要相當多的墻磚。
李然對于這件事情不太了解,就讓陳文顯負責找人來燒制墻磚,又考慮到燒制的時候可能會需要更多的人手。
于是就跟陳文顯說要是人手不夠就找那些韃子婦孺去,燒制墻磚的事情也不重,他們干起來應該不是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山海關里面白吃飯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