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啦滋(奶奶)在我小的時候常跟我說很久以前有一種生物叫鯤鵬就棲息在那片星宇里,在那個曾被舊時代的族人稱之為太陽系的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之上。其五千年一次輪回,扶搖展翅可達三萬里(1里約415.8米,三萬里約12474千米),直沖云霄亦可遮天蔽日,仿佛末世降臨……
——
13.6紀年1月21日
今天是特別值得慶幸的日子,這或許是我出生以來最振奮的時刻。就在這天我收到了來自黎明星宇聯合局“真理號”的入選邀請。在崇尚“真理.自由”的時代,能夠以一名研究人員的身份登上為了探索類彼岸系而打造的“真理號”宇宙飛船無疑是莫大的榮幸。
“只要能尋得真理,哪怕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這不僅是我自己的真實寫照,更是千千萬萬黎明族人的寫照。自黎明文明發展到摒棄物質追求的階段之后,對真理的追尋、思想的升華就成了黎明文明體系下的黎明族人的畢生追求。
從小接受的教育讓我對于真理有著近乎狂熱的熱愛,黎明文明體系下的每個人打小就享有自由學習的權利,畢生學習的信念始終貫穿在每個黎明族人的心里。在我們的時代,所有的體力勞動及部分腦力勞動已然實現了全面智能化,跳出了勞動力與物質市場制約后的黎明文明迎來了思想解放的大浪潮。而以物質為主導構建的文明體系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在探知真理的道路上,黎明族人的思想維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真理”成為黎明文明體系下的主流核心價值觀……
當站在“真理號”艙內的那一瞬間,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遐想,我們這一批人的名字將會被歷史銘記,而我也將成為最先見證真理的那一批人中的一員。彼岸系近在咫尺,真理也只有一步之遙!
作為黎明文明史學家當中的一員,我參與了大大小小的史學考察記錄共103次,做出重大發現及考察貢獻達23次,同樣作為研究人員參與了殘存在黎明系的彼岸系信息的考察及收集工作。而此次受邀前往彼岸系主要負責的就是史學考察研究這一方向,簡單點說,就是記錄黎明系與彼岸系之間有價值的信息,弄清楚兩者文明本質上的區別與聯系。據黎明星宇聯合局發布的信息,參與此次考察的人員約有12000人,其中包括行星地況學家、生命學家等在內的各學術領域的科研人員共1000名,其中史學系包括我在內的研究人員共28名,艦隊控制操作組1000人、安全護衛隊5000人、后勤保障組400人,此外還有醫療設備組等等約4700人。除人員外,飛船還配備各種勘探飛行器、保衛飛行器等輔助開展調查研究的機械共計約52443余件。
參與此次航行的大型飛船共兩艘,一艘名為“自由號”,另一艘名為“真理號”。兩艘飛船整體呈現月牙半球狀,中間后四分之一鏤空處作為整個飛船的助推區域,量子裂變產生的能量經過閉環結構作用能夠達到能效的最大化。表面近乎球體卻又有別于球體彎曲起伏的船體結構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了航行中宇宙黑子(存在于宇宙中不可見的負能量體,在物體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時起到主要的阻力作用)流體阻力帶來的影響,而在飛船表面則按一定功能次序配置有1000多個直徑為2m的小型能量噴孔主要用于控制飛船運動的方向。整個飛船的直徑接近120多公里,全速飛行下的速度預計可達1.041光年/天。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全速飛行抵達“類彼岸系”所需要的時間約是0.36代年,但考慮到一些突發情況及類彼岸系與黎明系之間的紅移,預計實際的到達時間約為0.43代年左右……
此外,為應對高強度、長時間的飛行帶來的影響,船艙內設休眠艙12500臺(其中500臺用于備用)。除艦隊操作組人員需要定期實行輪班制巡查以確保飛船正常運行外,其余人員都將在飛船上度過為期1周的適應期,隨后進入休眠艙保持休眠狀態且非特殊情況不給于喚醒。黎明文明體系下的人均壽命約為1.23代年,休眠艙可以有效確保飛船上的成員在到達彼岸系前保持充沛的狀態。而飛船中內置的時空加速器(利用原子聚變和碰撞產生的巨大能量,經過收集、轉化后反作用在飛船內表面保護層區域的軌道內。轉化后的能量在特地軌道內形成一層內部能量保護層,借此抵消飛船在光速飛行下產生并作用在飛船上導致的飛船內部時間和空間發生斷層式變化等主要問題的光能附加作用。)將用于抵消光速運行帶來的相對時空滯后的問題,以確保船艙內的時間與黎明文明時間一致。
關于最早提出的光速時間理論,可謂是星際航行基礎理論體系當中一切后續動力研發理論的開端。“飛船保持光速飛行時,飛船內部的物體會受到相應力的作用或飛行帶來的能量作用。只要能抵消掉內部受力情況或內部能量作用,即提供一個相抵力或能量,速度帶來的相對時間滯后和靜止效用就會被消除。理論上提供的能量越大,作用就越明顯,當用于抵消光速飛行的能量超過光速飛行產生的能量時,飛船內部將不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這也是黎明文明最初探究光速飛行技術提出來的基礎時間理論。
該理論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場針對光速飛行各方面研究的理論大戰也就此展開。而在激烈的討論中,原本劍拔弩張的各理論派系竟開始逐漸團結起來,在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完善并對理論進行多次推翻重建后,終于在黎明紀7.12代年健全了光速飛行的理論基礎并將內置時間加速器的研發提上了日程。為星際穿梭做出了關鍵性貢獻,而這段歷史也被業內人士傳唱為星際航天史上的一段佳話。
——
《對立統一法則》中指出構建物質基子蘊含的中性能有兩種特性獨立形態:內稟屬性能和宏觀運動能。內稟屬性能(以自旋能體現)不與外界發生能量轉換和轉移性相互作用,宏觀運動能在與外界發生碰撞式相互作用中會產生能量轉移。
粒子的自旋能與自身的宏觀自由能可以相互轉換,旋轉物質體的自旋能與宏觀自由能可以相互轉換。本質上微觀世界反映在宏觀世界上的共性,是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辯證統一。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體都在運動,證明一切物質體都蘊含有主宰整個物質體運動的中性宏觀自由能,而地球上相對靜止物質體的宏觀自由能隨地球運動體現,且一切相對靜止的物質體都蘊含有能量。——來自《核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