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是緣是劫
「雪兒,當(dāng)今亂世中生命本無常,妳又何必自責(zé)。佛家說人有前世今生,那位書生今世是好人,但難保證他在前世也是個好人。說不定他前世犯了什么殺生造孽的業(yè)力,而報應(yīng)今世來臨了也說不定。」王小龍想來佛家學(xué)說,似乎是最能解釋安慰未亡人了:「況且他少年時是個好人,也不保證他未來當(dāng)上大官后會否是大奸大惡。人,總是會變的?!爸芄謶至餮匀?,王莽謙恭未篡時”。古往今來,不知多少奸人,未發(fā)跡當(dāng)權(quán)前是個好人,登頂后壞得流癑生瘡。本朝不說,前朝大宋那幾個大奸臣,里面好幾個早年名聲極好的如蔡京、王黼等后來變成六賊之一。那害死岳爺爺?shù)拇蠹槌記貦u,早期還是力主抗金的熱血太學(xué)生呢!而大官張邦昌的賢名連金人都知道,還得過金人立為偽帝?!?p> 王小龍說了一堆,心想:“古代少年好人,后來敗壞的大奸臣不知凡幾。到后世民國了,一樣出了一個搞曲線救國的大好人俊男,最后身敗名裂,在青史留了污名呢!”
「爺,你說的這些,奴家都知道。當(dāng)年奴家為了他死后得入輪回,天天在家禮佛燒香念經(jīng)為他祈福,又常到各寺廟拜佛燒香。靈隱寺里的大師都給奴家說過。」聶氏:「當(dāng)時大師也是勸奴不要執(zhí)著,說美貌并非奴家的錯,一切是緣是劫,并非奴家害了譚郎……郎君前世業(yè)今世還了。
當(dāng)時大師用了幾個佛法例子解惑,奴家還記得。
我倆相約私奔前,他手中持有的定情信物碧玉簪突然斷裂了。奴家以此問大師,是否當(dāng)時天道預(yù)警,不許我倆私奔。大師他說:“娘子可知,書生臨行前那枚玉簪斷裂的因緣?簪斷非匠人之過,恰如生死非一人可主。佛說'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他遇劫是宿業(yè)現(xiàn)前,正如春日積雪消融乃時節(jié)使然。你何嘗不是他命中的渡舟?若無這段塵緣,他怎會得你三年晨昏焚香祝禱的功德?“
大師又執(zhí)銅鏡映奴家容顏:“這朱顏確是八萬四千緣法匯聚處,卻也是八萬四千妄念凝結(jié)處。金剛經(jīng)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說美貌是罪,那滿池紅蓮豈非都在造業(yè)?你錯把鏡中倒影當(dāng)真,卻不見那觀鏡之人才是真如本性?!?p> 大師取佛前長明燈示之:“你看這燈芯,燃盡自身照佛千年。書生猶如這燈芯,以生命為炬照亮你覺醒之路。與其抱憾,不如將這份情轉(zhuǎn)為無相布施——施主可在江南建義塾,令萬千寒門學(xué)子承他遺志,豈非勝過枯守一腔執(zhí)念?“
大師指殿前糾纏古柏:“這樹與藤看似生死相依,實則是藤執(zhí)念所困。正如你心中書生仍是鮮衣怒馬少年郎,卻不知若真私奔成功,貧賤夫妻百事哀時,那'青云志'可經(jīng)得起柴米消磨?他永遠定格在最美好的剎那,恰是佛陀示現(xiàn)的無常法相?!?p> 本來奴家也便信了。那知……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妾身突然始料不及,澈底推倒了奴家心中所信?!?p> 「嗯?」王小龍心中一凜,難道這女人終于想到了關(guān)鍵之處,這世上俠士出手,怎么這么巧總是遲來一步?
「奴家平日無聊,愛看西安南宮郡馬寫的那些俠義小說。那一年,聽說郡馬又出了一本新書,便是“神雕俠侶前傳”。這本“神雕俠侶前傳”,不知道爺有沒有看過?」
「“神雕俠侶”這本書我是知道的。但“神雕俠侶前傳”又是什么?」
「不就是那個描寫大俠郭靖和黃蓉在江南偶遇,之后發(fā)展成愛侶,縱橫于武林的傳奇故事。」聶氏:「若是爺有興趣,妾身這邊也有一套?!?p> “不就是射雕英雄傳嗎?”王小龍心想。
在這個時空,那個化名南宮奇的趙軍先抄了神雕俠侶,推出射雕英雄傳時,新書名改用神雕俠侶前傳,自然粉絲更多更易接受。
南宮郡馬飛上枝頭,身為權(quán)貴了,想來也沒空真的自己寫,應(yīng)是找人代筆。
這本書本來寫得比較早,當(dāng)時估計金老寫書技巧筆法還不夠熟練,文筆是比較生硬,故事情節(jié)也不夠緊湊。
那個化名南宮奇的趙軍再憑記憶抄寫出來,能把劇情內(nèi)容不遺漏便不錯了。
「奴家對胡漢沖突,國仇家恨,本來也沒什么太大感觸……」
這位聶小姐是南方姑蘇人,家住魚米之鄉(xiāng),又并非直面北方韃虜,自然是對這些胡漢沖突,國仇家恨不感冒的,可若是按照原時空歷史,倘若沒有一眾穿越者吳軍和趙軍之流以極端手法改變了歷史進程事件,大概東虜女真不進關(guān),北韃蒙古大軍也會打過黃河,到時江南能否如南宋般仍舊一片歌舞升平,“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p> 畢竟這種事,南宋干過,原時空的南明也干過,而本時空的南京那位大明皇帝,據(jù)說年老昏庸,大概也會當(dāng)縮頭烏龜,假裝沒看到皇朝末年大廈將傾,繼續(xù)實施他的那一套黃老無為而治,自己日夜沉迷于他的虛無飄渺修仙大道。
「自從看過了西安那位南宮郡馬寫的神雕俠侶前傳之后,奴家整個人都不好了。」她鳳目望向男人:「爺你看過這本書嗎?」
王小龍點點頭。
后世射雕三部曲,包括倚天屠龍記,中國人誰沒看過?!
沒看小說原著,總也會看過電影和電視劇。
「楊康的母親包惜弱,人美心善,結(jié)果害了全家。他男人楊鉄心為她險死橫生,最后還是因為她而死了。而包惜弱亦自殺殉夫?!孤櫴仙袂楸瘋骸概抑缓?,當(dāng)年何不一起死了,做一對同命鴛鴦?」
王小龍心中一個疙瘩:“壞了!這女人說不定真想通了。以蟲二公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品,偏又既要人又要心的做派,弄不好真的會干出來這種自編自導(dǎo)的英雄救美劇情。她雖然沒有明說,估計自從跟了蟲二后,總該知道一些他如何設(shè)計巧取豪奪人妻民女,強搶回來的女人,總會有些對她透露過一絲內(nèi)幕……”
不成,這樣下去不成!
王小龍心道不妙,必須得扭轉(zhuǎn)她的想法。
「雪兒,妳想多了。」王小龍連忙緊擁她:「小說總是夸張了的。妳跟包惜弱總不一樣。那小書生與妳雖是私奔,總還不是夫妻嘛?!何來殉夫一說?按爺說,這是緣份。妳跟他,有緣無份。正如靈隱寺那位大師所云,勉強私奔成功了又如何,到時候未考上功名之前,貧賤夫妻百事哀時,那'青云志'可經(jīng)得起柴米消磨?而且無媒茍合,戶外私奔,若是被人揭發(fā),告至學(xué)府,德行有虧,不但身上功名會被剝奪,還可能被下獄受苦,生不如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