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流芳百世
差不多同一時間,在同一個月亮下,月光照不到的西安秦王府密室。
兩個人也在密談。
「……就是這樣陰差陽錯之下,那個異人王樸竟然先后梳攏了代王和寧王的庶女,還和兩位王爺約定結親……」秦王府長史朱興把查得的兩王府秘隱事情原由細細說完后,秦王府現任秦王朱存極嘆息一聲:「這幾位仍在守邊的王爺,行事可是愈加荒唐了!」
「如此一來也好,兩位王爺只出一名庶女郡主,不花費多少,能把此人羈縻住,也是朝廷大幸。」
「那么萬一此獠食髓知味,狼子野心愈來愈大,又如何是好?!」秦王朱存極:「就是加上孤王的乖女兒鳳貞,若是三位郡主都填不滿他的色欲之心,他又想要公主時,又該如何是好?欲壑難填啊!」
「王爺,這便不是我等臣子該想的事了。」朱興苦笑,雙手向心目中的南面那位一拱手:「圣上素來自有主張,這便不勞我等費心了。但王爺若是有心把小郡主賜婚于此異人,卻是要早作準備了。」
「唉!」秦王朱存極無奈地吁了一口氣:「罷了!既是天降異人,或是太祖顯靈,點化此異人出世扶我大明三百年江山,孤既然殺不了他,自然該為我大明皇家盡忠任事。你給孤草擬密奏,孤也要向圣上自請賜婚鳳貞郡主給那個異人王樸為妻。那怕鳳貞能在他身邊教化于他,吹吹枕邊風也好。再說,鳳貞飽讀詩書,知書識禮,知道忠君愛國,總比兩個胡作非為的渾王庶女強多了。她倆那都是……兩個渾王跟不知道什么低賤女人胡涂混帳瞎搞出來的種,放在那人身邊孤能放心嗎?!」
「不是還有燕王兩位的郡主嗎?據說前燕王已有意賜婚恩寧郡主給異人王樸。」
「嘿!」秦王朱存極冷哼一聲:「初代燕王便是狼子野心,發動靖難之變,禍國殃民,險些令神州再淪胡虜之手。孤還敢相信這班逆王后人嗎?!……那么孤更不敢掉以輕心!」稍頓又雙手向南面虛舉一禮:「圣上既然以親如兄弟視孤,暗中交托孤好好監視這一幫子秦晉賊子,這個重任孤萬死不辭,更何惜一個女兒?!雖然,孤再是不舍,但國家興亡與兒女情長,孤還是拎得清楚的。」
「王爺,唯有一事卻是為難……」朱興:「鳳貞郡主按輩份,卻是代王、寧王和燕王郡主她們的姑姑輩,這……這有點亂了輩份……」
秦王朱存極想到了當今代王、寧王和燕王卻都是低自己一輩,反倒是當今圣上與自己同輩。
北面三藩王的女兒,自然也該喊他的鳳貞郡主為姑姑,這是太祖留下的倫常排輩。
一想及此,他也有點頭大。
當初便沒想到這個異人便會莫名其妙地搞上了北地兩藩王的庶女。也沒料到這個異人真以一己之力大敗了北虜,會令前燕王有意下嫁郡主。
自己之前沒早點出手,現在卻是有點晚了!
「這倒的確是為難……按理咱們大明禮儀之邦,總不該跟東虜虜酋那般并娶姑姪,亂了倫常……」秦王朱存極嘆了一口氣:「如此,只能看圣上拿主意了。但這心意,孤作臣子的卻不可不表達。」
沉吟了一陣后,才說道:「你代孤起草一封奏折,就說本王自與王樸認識,便已有意賜婚小郡主鳳貞于他,只待他出師北上,戰勝北虜便可提親。今北虜已敗,孤愿如約賜婚,乞求圣上恩準。此奏,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明發邸報亦可。
孤必須為自家鳳貞,爭取那個正妻名份。若是姓王的好色貪花,不顧天下人悠悠之口批判,仍要迎娶北邊兩藩王庶女,到時此人品格壞敗,天下人共討之,北邊兩藩王也休想獨占拉攏他謀反,也就成不了氣候了!如此一介無德武夫,便也只能當我朝廷守邊鷹犬,再也興不起風浪了。」
「王爺英明。」朱興:「唉!只是可惜了小郡主。」
「孤王兩個女兒可懂事得很,身為朱家子孫,自當為我朱家江山社稷獻身。這事,她倆自小都清楚知道的。」秦王:「但目前問題是此子卻又要奉旨出使東虜那邊,卻是有點始料不及。咱們也該議議這事。存志,你對這事有何看法?」
存志是朱興的表字。
每當秦王爺以表字喊他,朱興都知道王爺又有難以決斷的困惑須要他代謀策劃了。
「王爺的意思是和議該不該成功?」
「正是此事。」秦王:「朝中對與東虜議和一事,一直懸而不決。何以此子一旦大敗北虜,朝廷上下反倒一心求和了。當真氣人!」
「若是為持平不讓闖賊勢力威望擴大,不失為適合當前局勢一個制衡手法。畢竟王少保率領闖軍精銳能敗北虜十萬之眾,再敗東虜亦非難事。何況東虜早前尚大敗于北虜,更連逆賊汗王亦戰死……」
「此中原由,孤亦知道。但憂心外患一旦除去,內憂豈非……」
「王爺,前些日子北虜犯邊,闖賊通令遼東那邊暫緩無糧者起事行動。」
「呀!孤倒忘了這一事了!」秦王興奮地叫道:「好!存志,馬上以咱們的密間秘密通知遼東義軍全力起事,就說闖王大軍不日殺到,將盡復遼東故土,此時率先舉事者,殺一虜賊可封小旗官,并授田十畝、金十両。復遼土后即兌現。哈哈!此計甚妙、此計甚妙!存志真乃孤之子房呀!如此,此子若能不死而回,孤也沒什么好說的了!反正東虜北韃,絕對不能與闖賊媾和。要和談,也只有朝廷才有此大義名份。」
「是。王爺英明。」朱興撫須微笑:「王爺若再無其他要事,屬下馬上去差人辦這事。」。
這計謀,可是他得知當日寧王設伏欲誅殺王樸不果,反倒招他為婿一事得到啟發。
此子這般重色而大度,真有昔日西楚霸王氣量,若是如此施為也弄他不死,讓他當這位秦王府郡馬也算是他該得的了。
而闖王與東虜北韃既生深隙仇恨,內憂外患之下,他也便不敢全力南侵了。朝廷也可以松一口氣了。
“只是,可惜又犧牲了一大批遼東義民了。你等的犧牲,一定不會是白白的犧牲,將來朝廷恢復故土,事成之后,凌煙閣存照與青史留名,流芳百世,受萬代世人景仰……”朱興想著想著,眼神黯然。
xxx
離開了薊鎮三屯營鎮城,出使團大隊又到了唐山。
唐山是源于在后世市中心的大城山,大城山原名唐山,相傳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故名唐山。
這時代的大城山,仍然是多座山峰,但杳無人煙,更別說城市和公園了。
當夜,來到一處名叫還鄉河邊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