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陳勝手下除了韓廣、武臣自立之外,周市之于魏,呂臣之于楚,還有本不屬陳勝的田儋,帶兵奔齊而去。
胡亥放棄章邯當年的戰(zhàn)略,繼續(xù)走自己和尉繚制定的步驟,平定北方,穩(wěn)固三川郡,緊守豫西中原,魏趙自是難立,剩下平齊楚只是時間問題。
盡管如今的朝堂形勢比章邯時要穩(wěn)定很多,雖然章邯圍點打援的策略亦非不可行,但章邯和陳勝一樣,都低估了這個世界上毀滅性最大的武器:人心。
秦嘉立景駒為楚王,立雄心為楚王的項梁一看,這還行,馬上兵發(fā)彭城(今徐州),給秦嘉揍跑了不算,還追上去給殺了!
但這只是一個的典型。
其時天下大亂,有個大點的城池就想自立為王,或者搞個傀儡立起為王。
就像一群餓狗出籠,搶到吃食有力量之后,馬上翹起一條腿,呲一圈,這地盤以后是我的了!
這就是人心!
什么起義,義個屁!什么反暴秦,什么舊國臣屬、天下百姓,那只是他們利用的口號,糊弄傻子而已。
這些人誰不想稱王稱霸,像以往一樣,世世代代過上剝削老百姓的生活,毛線個春秋大義,幼稚!
劉季之所以能成功,跟他不得不堅持的目的性有很直接的關(guān)系。
這哥們自己沒章程,但人家跟唐僧一樣,目標明確,知道去哪,向西?!
所以,就算朝堂問題不大,章邯也未必能贏到最后。
整片草原都燒起來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平鋪推進,而不是引火燒身。
現(xiàn)在形勢是,前方熊熊烈焰,后方星星不息,沖進去左一腳右一腳亂踩是沒用的。
故此,胡亥不管項梁等人怎么折騰,第一時間就把目光放在了韓廣身上。
韓廣果然沒令他失望,復(fù)曰:此遭天下分崩,各歸其屬,是為天意。燕本召公之后,歷傳百年,何以為秦所事,各屬其土,自領(lǐng)其地,自治其民,方為上焉。王氏事秦三代,蓋應(yīng)厚賞,若修意為滎陽王,孤愿往善之。
胡亥看完復(fù)簡氣樂了。
個狗賊,還敢挑撥王修自立為王。
“周封百邦,征伐十余代,朕未聞其燕召公姓韓邪!”
逐命涉間李必帶精兵十萬,戰(zhàn)車千乘,精騎三千,附騎一千,前往燕薊降賊。
胡亥與王修帶七萬兵馬,壓境邯鄲,逼武臣不得暇顧。
此時的趙王武臣也犯了陳勝一樣的病,派出去的韓廣已在薊自立燕王,平定常山回來的李良,他又要派其去征伐太原郡。
胡亥后來想明白了,這些造反起家的,就怕身邊有兵卒武將,怕他們哪天不開心,把自己宰嘍!
可惜,命運并不會因為你害怕,從而改變對你的安排。
李良把武臣殺了!
李良進攻太原路過石邑,石邑的秦國守軍就給了他一封信,信里寫:吾乃秦二世皇帝近侍下放為官,得知將軍英勇,以告上廷,陛下旨曰,汝若棄趙歸秦,恕罰賞官。
李良持疑,恰此時石邑守軍將必經(jīng)之路井陘嚴密封鎖,其不得過,只好返兵邯鄲,請求增援。
豈知回城路上,遇百十隨從人馬,氣魄非常,以為武臣,便伏拜于地,通報姓名。
而隨從中間卻是武臣姐姐赴宴酒醉歸來,其不知李良為何將,輕慢敷衍令其起身,逐率眾而去。
李良這個人平時就愛裝逼,此次又平常山,正是驕滿之時,得知如此,從地上爬起來更覺得羞愧難當。
其部下亦憤滿不已,言道:“天下背秦起亂,勇者為王,論將軍之功,豈居趙王之下,而今一女子竟然見將軍而不下車見禮,請將軍讓我追上去殺了她!”
李良懷里正有石邑秦將之信,本就心念胡亥之封,且早不滿武臣比他還能裝逼,于是追上去,將武臣姐姐殺了。
接著便率軍突襲邯鄲,武臣及紹騷不解內(nèi)變,稀里糊涂遍被砍死。
趙人之中陳馀耳目眾多,知悉之后,锝以逃脫,收拾武臣殘軍得五萬眾。
其有謀士告曰:“將軍客居于此,趙人難附,不若擁立舊趙之后,以扶正義,大業(yè)可成。”
陳馀納其言,尋得趙歇,立其趙王。
李良見其如此,便覺有氣,率軍進攻陳馀,未得勝,敗逃,遣兵投秦而來。
胡亥聽王修說完,心里不禁臥槽一聲。
亂秦于此,都讓這些禍害玩出花來了。
王修看皇帝半晌不語,于是進言:“陛下,末將覺得此人可用。”
胡亥:“哦,那你說說。”
“此人以服常山,且?guī)П鴥扇f,如用其軍,則常山不費兵馬,邯鄲即日可破,遣其先軍,以涉間將軍取燕為便。”
胡亥笑著說:“此人如此,皆因糧草不繼矣。即如此,便于你令下,前去邯鄲,攻破其城,且等涉間取燕回兵。”
王修領(lǐng)命出帳,封李良為前鋒部將,率軍攻取邯鄲。
李良進到王修軍營一看就傻眼了。
秦軍陣型整肅,士氣高昂,且個個盔甲齊備,武器精良,除戰(zhàn)車之外,竟有他從未見過的騎軍,一下就把他的裝逼打回塵埃,老老實實聽從吩咐。
王修令其旗幟不易,裝備如前,帶原班人馬,去邯鄲城門叫陣。
李良引兵復(fù)返,高叫欲與陳馀決戰(zhàn)!
陳馀以為裝逼裝慣了的李良咽不下失敗這口氣,又跑回來想報仇,于是便率軍出城,想把李良的兩萬軍收了。
他兩不像胡亥那么不講武德。
先是在兩軍陣前講理,互相尋找正義的理由對罵一場。
不外乎就是:你個垃圾干個屁了,還自封相國三公,臭不要臉!
:你才臭不要臉,不忠不義小人,竟然殺了自己的上官!
:nmd,你來,看我不打死你!
:nmd,手下敗將,看我今天不干死你!
:xxx,你來呀!
:xxx,來呀!
然后兩人才往后一縮,指揮自己的軍隊:“給我上!”
陳馀有五萬人,而李良只有兩萬人,自然不怕他,下軍進攻!
兩邊很快打了起來,陳馀很快占據(jù)了戰(zhàn)場的主動,殺得李良軍陣散亂,節(jié)節(jié)敗退,眼看就要勝利了——
突然,不知從哪跑出來兩三千騎在馬上的士兵,從兩側(cè)直插陳馀后身,居高臨下的掄戟便刺!
騎兵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但那時的騎兵因為沒有馬鞍和馬鐙(這個下面便不強調(diào)了,如果想證實的去看看兵馬俑便知,木制馬鞍革制馬鐙是兩漢時期長期與匈奴作戰(zhàn)才有的),都是配合戰(zhàn)車作戰(zhàn),哪見過現(xiàn)在這樣騎在馬上沖陣殺敵的。
騎陣對戰(zhàn)車還差點,對步兵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居高臨下,長戟一刺,性命即逝!
并且對方不是幾匹馬,更不單獨追擊,而是騎陣!
迎面沖來的力量勢不可擋,除非死,只能逃!
陳馀之軍的兩翼,瞬間就被破陣,陣形一破作戰(zhàn)力便會大大降低。陳馀急忙調(diào)用戰(zhàn)車阻止騎軍,邊組織大軍后撤。
哪想到騎兵掠去之后,李良身后又沖出千余輛戰(zhàn)車迎面沖來!
陳馀沉著應(yīng)對,擊鼓下令,命大軍集陣,抵擋戰(zhàn)車。
他萬萬沒想到,對面戰(zhàn)車只是一掠而過,側(cè)身分開之后,尾隨騎兵而去,緊跟著李良身后出現(xiàn)了上萬秦軍箭卒,弩箭如雨般射來!
大軍剛剛集陣,已經(jīng)來不及散開,瞬間成了靶子!……

還剩一根兒煙
看來這本小說是撲了,收藏沒幾個不說,票更沒有,諸位看官老爺,我只能放一邊慢慢寫,其后如能簽約上架,便會堅持寫完,否則,也許會草草收場。與看到這里的朋友先行致歉!謝謝您的認可和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