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原早早就來到了鳳鳴路113號。說也奇怪,這次他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正當李原準備敲門的時候,門忽的開了。
那老頭身穿一套藍色的保安制服站在李原跟前。
“老師好,我過來報道了。”李原露出了親切的笑容,但是內心卻壓抑不住第一天上班的興奮。
老頭不作聲,轉身往回走。李原隨即跟上。
與上次不同,這次老頭沒有把李原往會議室領,反而是到了二樓后往相反的方向走。
轉過前臺的拐角,便是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兩旁凈是一間間小房間,房門緊閉。李原感覺甚是奇怪,明明在樓下看的時候,感覺這棟樓其實并不是很寬,但是里面卻好像別有洞天。
這一路,他們走過很許多的房間。李原發現這里的房間并非用數字進行區別,反而是門楣位置掛著一塊漆黑的木板,上面寫著房間的名稱。比如說:血晶草、離土果、水靈蓮等奇怪的名稱,還有一些是類似半夏曲、北玄參之類的尋常中草藥名稱。
看來這家公司的老板還真是一個品位奇特的人,把好好的辦公室搞得跟飯店包間一樣。
老頭把李原領到了一間門臉寬大的房間。房門對開,兩邊的門分別雕了一個碩大的太極圖。房門不知道是用什么材質制成,像是木材,啞光但是又隱隱有金屬色澤。
李原抬了抬頭,看到門楣上面一塊漆黑的目標上寫著玉京府庫。
雖然不知道玉京兩字是什么含義,但是府庫兩字李原倒是知道。
在古代,倉廩府庫都是倉庫的名稱,倉一般是指用于存放谷物的建筑,廩是存米的建筑,而存放文書檔案的建筑為府,存放金帛財貨、武器的建筑為庫。所以這個房間,就是一間倉庫。
老頭伸手推開了房門。
果然是一間倉庫。李原一眼望去,房間大約五百平米左右大,一排排兩米高的架子整整齊齊的沿著房間兩側排開,感覺就像到了學校的圖書館。前面的架子上擺放著各類書籍,凌亂不堪。
“今天你的工作就是先把前面的書籍整理好。”老頭對李原說,示意他進去。
整理書籍對于李原來說算是小菜一碟。大學期間,李原可是學校的兼職圖書管理員。這也是李原為數不多的兼職工作之一。
一整個上午的時間,李原都呆在這間倉庫里忙得滿頭大汗。
等他把最后一摞書搬到書架上,他才感覺到自己的肚子已經餓到打鼓了。
說也奇怪,這家公司明明是一家生物實驗室,但是倉庫里面的書籍凈是一些老舊得不能再老舊的書,書頁發黃,脫頁的書比比皆是。書名也是千奇百怪的,什么《抱樸子》、《清凈經》、《云笈七簽》等等,還有一些是記錄中草藥的《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等等。
還有很多書,是李原見都沒有見過的。如果讓李原按書籍的內容分類,估計工程量將會大得讓人發指。所幸架子上的書是做了初步的分類,比如說記錄中草藥的書幾乎都在同一個架子上的。所以李原將同一個架子上的書按書名的拼音進行了編碼,整齊擺放在一起。這是圖書整理的最基本的編碼方法,只要知道書名,就能在準確的位置找到想要找的書。
“終于完成了。”李原顧不上肚子餓。他伸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便走出倉庫,往前臺走去。
他來來回回在前臺和會議室走了一圈,卻沒有看到老頭的身影。
正等李原準備開口喊老師的時候,卻發現前臺上放著一張發黃的紙。
他走過去拿起來一看,上面寫了:“小友,事發突然,未及告別,深感歉意,望見諒。”
是那老頭留給他的?李原心想。等他把紙張拿開,才發現桌面上還有一串鑰匙。
是讓自己下班后要鎖門的意思?李原心想: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情,才緊急到讓一個第一天入職報道的新同事負責鎖門。
雖然心感奇怪,但是李原也欣然接受。也就是意味著,今天下午可以摸魚了?
想不到才第一天李原就領悟了打工人的第一要務。
雖然說沒人監督的日子是舒坦的。但是李原本來性格就主動,所以等他在樓下的小巷子吃完了飯,就到倉庫里繼續工作了。
老頭早上交代了先把前面的書籍整理好,李原花了一個上午就完成了。
下午的工作,李原準備把倉庫后排的架子進行分類整理。
說干就干。休息片刻,李原便又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倉庫剩下的架子上存放的都是一些瓶瓶罐罐,多是銅罐或者是陶瓷罐。好在數量不多,只是有很多罐子都臟兮兮的,還有一些不知名的殘留物。沒有經過允許,李原也不敢貿然清洗。只得按材質進行分類,按從大到小一層一層擺放整齊。
由于不少罐子有幾十厘米高,比較沉。光是移動這些容器就花費了李原不少時間。
等李原完成了整理工作,已經是下午六點多了。
打完,收工。李原學著電影里面練功的收手式,長長舒了一口氣。
就算沒人敦促,也要準時下班!李原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就背上自己的雙肩包走下了樓。
第一天的工作就這樣完結了啊!李原不由得感嘆。充實且累,就是他上一整天班下來的殷實感受。
就在李原準備鎖好樓下的大門的時候,突然一陣小孩輕微的啼哭聲從身后傳來。
李原一愣,怎么這個時候公司里面還有小孩子?難道是鄰居家的?還是自己太累了,所以產生了幻聽?就在這個時候,啼哭聲又響起。
這次李原聽得清清楚楚,聲音就從電梯旁的樓梯間傳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老頭離開的時候忘記關門了,怕不是有小孩子貪玩偷偷溜進來玩耍,迷路了出不去吧?
李原趕緊走過去看個究竟。
來到樓梯間,聲音還在斷斷續續傳來。李原摸黑打開了樓梯間的電燈。
一條通往下一層的樓梯赫然出現在李原眼前。
怎么這里還有地下室?李原十分不解。
這種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小洋樓基本上都是當地的居民自建自住的。
對于務實的當地人來說,建一個地下室是愚蠢的。因為花費更多的錢來建造一個地下室,還不如多建一層樓。比鄰居的樓房高一頭,連面子都賺得滿滿的。
疑惑歸疑惑,李原真的是害怕萬一真的有小孩子走了進來,在這個陰暗的地下室待上一個晚上,后果可是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