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終于一路殺到了府門口外的街道上,死在他手里的士卒也不知有多少,他面前的尸體已經堆成了一個小山。鮮血染紅了街道。他大口喘著氣。
陳龍惡狠狠的大聲嘶喊:“快殺了他,殺了他賞黃金萬兩,封萬戶侯,世襲罔替!”
這時兩騎健馬沖了過來。包圍圈外圍的士兵見是主公陳軍和劉漢輝,紛紛讓開了道路。
陳軍也由此來到了少帥面前。
陳龍走近來,說道:“侄兒,來的正好,就現在,少帥已是強弩之末,只要你此刻殺了他,你馬上就是齊國唯一的主人,真正的齊王。快動手啊!”
陳軍看著一旁的大伯,慢慢的抽出了長劍,突然毫無預兆的一劍砍下了陳龍的腦袋。
整個世界徹底安靜了起來,種種不可置信的吸氣聲此起彼伏。
“大伯,侄兒對不起你!忠孝不能兩全啊!”陳軍長嘆口氣,突然向著高長恭半跪下來,同時大聲說道:“陳軍誓死追隨少帥左右,百死無怨。此次末將的伯父造反,末將羞愧不已,懇請少帥罷免末將的一切職務。”
旁邊一位將領說道:“主公,此時殺了少帥,你立刻就是齊國之主,真正的齊王啊!怎能做...”
“噗!”
血水飛濺,那名將領的腦袋立刻搬了家。
陳軍冷眼看著四周,冷聲說道:“我陳軍誓死效忠少帥,此心,永不改變!爾等若是對少帥拔劍,就是我陳軍的死敵!反叛少帥者,殺無赦!”
殺了那么久的高長恭早已累的快要虛脫了。他大聲說道:“傳我軍令,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
陳軍喊道:“你們還不放下武器?”
周圍的士兵們聞言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刀劍,一起半跪于地,都齊聲說道:“請少帥饒命!”
高長恭說道:“本帥言出必行,所有人既往不咎。”
……
半月后。
少帥府。
屋里只有高長恭與陳軍兩人。高長恭說道:“軍座,那些反叛的士兵們,你打算怎么處理?”
陳軍道:“末將打算將他們通通殺光!”
高長恭說道:“其中的軍官殺光,但死因都得是各種意外,至于底層的士兵,參與反叛者,全部遣散回家,永不錄用,就放他們平安回家吧!”
“諾!”
……
城外大營里。
軍帳中,陳軍看著眾將領,緩緩說道:“少帥的軍令是既往不咎,所以這惡人,只能我來做了!”
“鄧慶國。”
“末將在。”
“我命你帶領本部人馬,喬裝成馬匪,把這次反叛少帥的所有人,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屬下領命,保證完成任務。”
……
“國不可一日無君,請少帥即齊王位!”
“請少帥即齊王位!”
高長恭道:“誰愿去往順天都城,向順天皇帝請求封我為齊王?”
禮部尚書王悠之說道:“微臣愿往。”
高長恭道:“好,辛苦你跑一趟了。我方現在的兵力才十二萬,加上這一個月征的三萬新兵,總兵力十五萬,遠遠不夠,還需繼續征兵,至少兵力要達二十萬,另外,我決定,封陳軍為飛鷹將軍,冷祥為雄獅將軍,蔡明松為猛虎將軍,劉漢輝為獵豹將軍,原陳軍麾下鄧慶國為天狼將軍,皆領上將軍俸,各統兵三萬,待招滿二十萬兵力后,各統兵四萬。”
“諾!”
一個月后,順天帝都,皇宮。
“少帥既然已成齊地無冕之王,不妨給他這個名分!”
“臣不贊同!”
順天皇帝看向王悠之,道:“你先下去吧。”
王悠之道:“微臣告退!”
待王悠之走后,大將軍說道:“微臣主張封陛下的胞弟為齊王,同時派十萬大軍去接手齊地。”
士大夫說道:“不可啊!陛下,若是帝國侵吞齊地,列國會感到唇亡齒寒,恐會發兵支援齊國,極有可能會聯手覆滅帝國,所以微臣主張就給少帥一個齊王的名分。”
禁衛軍統領說道:“微臣贊同大將軍的諫言。”
順天皇帝沉思片刻后,說道:“傳旨,封朕胞弟應賢為齊王,擇日啟程去往齊地,另著大將軍統領十萬大軍同去齊地。若遇齊國阻擋,加派大軍十萬。”
士大夫急忙說道:“不可啊!陛下,這樣一來,恐會讓列國攻順,會有亡國之危呀!”
“朕意已決,不必多言,退朝。”
……
王悠之聽聞帝國大將軍將率領十萬大軍去齊地后,立馬飛鴿傳書。
六天后。
齊國都城。大殿上。
高長恭看了王悠之的信后,說道:“從今天起,大將軍改名為大司馬,大司馬由陳軍擔任,戰時可統領全國軍隊,現令陳軍為征南大元帥,統兵十五萬,去往安定郡布防,務必將順天皇帝的大軍阻攔在齊國之外。”
“另外,立刻發布詔書,傳告天下,我高長恭從今天起自立為齊王,且孤有意派遣九名能說會道的人去往九個諸侯國,向各國言說,邀請各國一起發兵覆滅順天帝國。孤會御駕親征。”
“微臣愿往!”
……
正是春暖花開時節,順天帝國的直屬郡,黑山郡與齊國的寧安郡相交之地,天峽關。
天峽關是順天帝國與齊國唯一的交接之地,兩國若要通行,非入此地不可。此刻天峽關內駐扎了齊國十五萬大軍,可嘆的是,其中大多都還是新兵或者只上過戰場一兩次的次新兵,不過倒是訓練有素。
而天峽關外順天大軍的十萬大軍乃是京師軍,自新帝上臺后,他往京師軍的投入可以說是史無前例。
新帝即位前,順天帝國的京師軍只有十萬人,順天帝國十一郡直屬地,各郡的郡軍同樣的不多,可自現今的新帝上臺以后,他在所轄內廣招兵馬,日日練兵,愣是從十萬京師軍擴充到二十五萬之眾。
從這也不難看出,新帝的雄心壯志,他誅滅各諸侯國的心,猶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齊軍沒有放棄天峽關之險,去出關襲營,而順天帝國大將軍楊盡忠也沒有派大軍攻城,連一個罵戰的也不派,他在等,等順天帝國的皇帝陛下將另外的十萬大軍派來,當那十萬大軍到來的時候,對峙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