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來自老家的新項目
“是是,多謝高總栽培。”
宋洋對于自己能獲得大領導的肯定還是很開心的。
“因為你的優秀表現,我這現在還有個任務要交給你。”
高千風又繼續說到
‘明天可就放假了啊,現在還要給我任務?‘
宋洋聽了心里一驚,但他也不敢說什么,只能繼續保持微笑說到:
“高總您說。”
“7部那邊有個項目,他們剛看完你的行長分享會之后,指名要你過去。”
“自然我本來是不想讓你過去,留下來多做點研究的。”
“不過你知道投行部那些人都相當于咱們的甲方,向賢那家伙又親自開口,我也只能同意了。”
高千風把工作的前因后果簡單說了一下,然后跟宋洋問到:
“你怎么樣?有問題么?”
“我沒有問題,高總,那我現在就過去么還是等過年來了?”
宋洋開口問到,同時在心里嘀咕到投行七部不就是姜元彤在的部門么。
他們能有什么項目是會讓他們總經理親自指名自己過去?
“對,你現在就先過去報道一下。”
“項目正式開始應該是過年之后。到時候你直接參與就行。”
“這邊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等會讓老馮跟你們主管說一聲就行。”
高千風開口給宋洋安排到。
“好的,高總,那我就去了。”宋洋說完就準備離開。
“去吧,去了那邊好好干,別給咱們行業研究部丟人。”
高千風吩咐了一句。
“一定努力。”
宋洋說完就離開了高千風的辦公室。
到了外面宋洋先給姜元彤發了一條微信,準備打探一下情況
宋洋:“你們那有個項目,說是你們向總指名讓我過去,你知道么?”
姜元彤的微信很快就回了過來。
姜元彤:“知道,我就是那個項目的現場負責人。”
宋洋看了心里一驚,倒不是驚訝姜元彤也在那個項目。
而是驚訝姜元彤已經當上現場負責人了么,她這進步比自己還快啊。
宋洋:“那我跟你報道可以么?”
姜元彤:“可以,等你過來我先給你介紹一下項目的相關信息。”
姜元彤:“之后再跟賀總打個招呼就行,這個項目是賀總掛帥的,不過他來現場的時間應該不會太多。”
宋洋:“好的,那我現在就過去。”
到七部找到了姜元彤之后,她帶著宋洋到了旁邊一個小會議室,然后開口問到:
“你現在對這個項目了解多少?”
宋洋看著她纖細的手指劃過桌子上的一疊文件,回答道:
“一無所知,我們高總只是讓我過來,別的基本都沒說。”
“這樣么,那我就給你簡單介紹一下吧。”
“這次我們項目的目標企業是眾通汽車華國區山亭分廠,項目內容是企業經營改善。”
姜元彤說完宋洋一下就愣住了。
“情緒值+5”
“你說的那個廠,不就是我爸媽上班的地方么?!”
宋洋忍不住脫口而出。
他實在沒想到這次自己的項目目標企業竟然會是自己從小每天都會路過,都會聽父母說起的地方。
“沒錯,就是你父母工作的企業,不過選你進項目組主要是因為看重你的研究能力,這點我是可以保證的。”
姜元彤看到宋洋表情有些變化于是跟他解釋到。
姜元彤說完之后見宋洋還是一副發愣的表情呆在那里,就在宋洋肩上拍了一下然后說到:
“怎么了?不全是因為你研究能力選你進項目組接受不了是么?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
“啊?也不全是了,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廠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復雜的存在了。”
宋洋聞言苦笑了一下說到,心想我又不是你姜元彤。
有項目找我做,只要不是違法犯紀或者故意坑我的,我都高興還來不及呢,有啥接受不了的。
“就是你父母工作的地方么?有多復雜?”姜元彤有些奇怪的問到。
“我們廠最早是國企,后來才改成了合資,你可能不知道我小時候大型制造業國企是個什么概念?”
宋洋思考了一下解釋到。
“就是我住的小區叫家屬區,上的小學叫子弟小學,初中叫子弟初中。”
“而且不光是自己父母,身邊大部分同學的父母也都在這個廠上班,身邊的鄰居也都是這個廠的人。”
所以這個廠對我的意義不光是父母上班的地方這么簡單,你能理解么?”
“這樣么,聽你這么說,我倒是多少理解了一些。”
姜元彤聽完點了點頭,她家企業是她爸一手創建,有不一樣的感覺這點她多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洋其實還沒有說,他剛開始找工作的宋洋不太順利,他媽還跟他說過找人看能不能去廠里干財務。
雖然學金融和財務不是一回事,但也能說明他和廠里的關系了。
廠里不光是他父母在里面工作,還有他同學的父母,他父母的朋友。
還有一些畢業之后回老家的同學也去了廠里上班。
他沒想到自己的工作一下竟然也能和廠里產生了聯系,也難怪他一時反應不過來了。
“不過既然我父母在里面工作,那我參加這個廠的項目,公司合規部那邊能通過么?”
宋洋這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問到。
“這個你不用擔心,你父母只是普通員工,不屬于管理層。”
“而你在項目里也只是提供研究支持,不負責決策,所以合規那邊沒問題。”
姜元彤說到,這個她之前就已經問過了。
“這樣啊,那你能詳細給我說一下這個項目的內容么?”
宋洋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跟姜元彤問到。
“眾通集團華國區總裁換了你知道么?”姜元彤先是問到。
“不知道。”宋洋搖了搖頭。
“看樣子你最近對你們廠不是很關心啊。”姜元彤笑著說到。
“雖然我最近比較忙,不過也不是這個原因。”
“因為就算是我父母最多也就關心到廠長是誰,一般集團什么領導之類的也都不關注的。”
宋洋解釋了一下。
“是呢?”姜元彤有些不相信。
“真的,工人的話,有的連廠長都不關心,就是關注到車間主任就行。”
“就是你想一下中世紀歐洲的分封制,差不多就是那種感覺。”
宋洋說到,這些都是他從小的見聞,真實性是有保證的。
“這樣么,那到時候倒是可以觀察一下。”姜元彤點了點頭然后繼續說到:
“那還是說回這個事,這個事就是之前的總裁因為業績不好被撤了。”
“新來的總裁上來決定搞革新,然后你們廠就是試點。”
“這樣么,那聽你這么說,這也是他們企業內部的決定啊,怎么會需要咱們投行入場呢?”
宋洋有些奇怪的問到,至于廠里效益不好,他倒是之前聽父母說起過。
“這個主要是新廠長提的要求了,希望革新可以有投行入駐,按照企業咨詢的項目走。”
姜元彤對此解釋到。
“那這個廠長的處理方法有點意思啊,投行入場效率是高,但國內一般企業治理案例里我很少看有人會選的。”
宋洋有些意外的說到。
“確實國內比較少,不過新廠長就是國外回來的。”
“你今天也見了,就是今天分享會上最后給你提問的那位,也是我在沃頓的導師。”
姜元彤一番對新廠長身份的介紹一下把宋洋給說蒙了。
“你是說新廠長是個米國大學教授?那他為啥會回國來這邊工作?”
宋洋覺得十分奇怪。
“對,我原來上學的時候他就是我的導師,我是這次項目現場負責人也是他選的。”
“回來是因為米國那邊最近排外情緒比較重,他就想回來了。”
“然后眾通華國區新總裁之前又和他合作過,所以就邀請他過來了。”
姜元彤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