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路同行
在暑假開始不久,發生了一件大事,貝殼搬出了他們的學生公寓。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三水和楊年打算搬到一個房間。
結婚登記的日子日益臨近,三水想早點搬到一起好監督楊年早點睡覺,于是楊年就跟貝殼說了想要跟三水搬到一起的決定。因為貝殼認為書房的租金太高,而她自己也不能一個人承租學生公寓,所以她最終決定搬走。
帶子還是住在次臥,楊年又在網上招租了一個男生住在書房,他和三水一樣都是東北人,叫浩子,是個憨厚又有點胖的男生,有個女朋友在中國。
很快結婚冷靜期就過去了,到了三水生日那天,楊年穿了一件黑色的禮服小裙子,外面披了一件墨爾本大學的開衫外套,三水穿的牛仔褲,上身也是墨爾本大學的開衫外套,他們倆也算是把學生情侶的標志貼實了。
結婚登記官把楊年和三水邀請到了議會大樓他的辦公室。那是一棟很漂亮的歐式建筑,古樸而莊重,有讓兩個沖動年輕人冷靜下來的嚴肅感,他們在站在大樓前面停了一會,三水笑容滿面,問楊年,“要不要拍個照?”
楊年搖搖頭,想了想,“你想了好了,進去就沒后悔藥吃了?!?p> 三水沒多想,笑著說,“當然,不拍照咱們就進去吧?!?p> 楊年點點頭,把心里的茫然壓下去,跟著三水走進了這棟大樓。
走進辦公室,登記官已經把文件都準備好了,三水和楊年宣讀了誓言,因為沒有戒指所以跳過了交換戒指的環節,浩子和帶子作為成年人簽字見證了登記,整個過程就結束了。十多分鐘,從辦公室出來,三水和楊年就成了已婚人士。
他們四個人還是在議會大樓拍了幾張照片,就在大樓門口分道揚鑣了。
楊年和三水沿著馬路慢慢地走,歲月靜好,時光悠閑。他們仔細研讀著街邊餐廳的菜單,迫切地想找一家高檔優雅的餐廳作為婚后的第一頓晚餐。
他們在一家看著很貴的餐廳門口停留了很久,牛排紅酒燭光,似乎是一個很合適的地點,三水問楊年,“這家好不好?”
楊年想了想,看看三水,指著第一行,“這個菜是什么?”
三水看看菜單,又扭頭看了楊年一樣,“不知道?!?p> 他們倆忽然都笑了,默契地放棄了這家餐廳,繼續往前走。這家格調不夠,那家看起來奇怪,最后他們停在麥當勞前面,楊年推推三水,“先去麥當勞休息一下吧?!?p> 三水笑著點頭,他們進去點了一個蘋果派和一盒麥樂雞塊,墊了墊肚子,就接著在市中心閑逛。
有一個街頭藝人用小提琴拉著不知名的旋律,他滿面風霜,旋律卻悠揚動聽,舊琴盒里有一些零錢。三水和楊年靜靜聽了一會,走開了,沒有留下零錢。
貧窮的留學生,哪里會有多余的錢呢,可是那天悠揚的琴聲深深地印在兩個新婚青年的心中,以至很多年以后,他們看見演奏得不錯的街頭藝人都愿意留下些零錢。
這些風塵仆仆的落魄藝人,用音樂悄悄記錄著我們的生活,可能是某個重要的時刻,也可能是忽然駐足的一個瞬間。
很多以后我們再想起來,會說,那個時候,我停下來,聽了一段旋律,哭了或者笑了,也可能只是安靜地聽了一會,生活繼續向前,好似有了些不同,又好似什么都沒有變化,不過那個帶著旋律的瞬間永遠地留在了記憶里。
三水和楊年最后吃了一家很火的馬來西亞餐廳,熱騰騰地肉骨湯面和濃香的咖啡LS,兩人交換著吃,每一份美味都不會錯過,這可能就就是婚姻的意義么吧,悲苦同擔,歡喜共享,從此以后,漫漫人生路,終于不再孤單。
結婚之后,楊年和三水正式搬到了一起。楊年在網上看到距離不遠有一個免費的床,她和三水走過去發現床掉了個輪子,不過他們不介意,一起把床推回了學生公寓,然后用硬紙殼把缺掉的輪子墊起來。
楊年又在網上淘了一個便宜的床墊和一個免費的桌子。桌子面上的漆掉得厲害,楊年找了幾張厚彩紙鋪在桌面上,然后用透明膠把彩紙牢牢貼住,竟意外地成了小房間最亮的顏色,讓這個9平米的小空間顯得溫馨了起來。
放上臺燈和旋轉椅子,楊年和三水的第一個小家終于有了它的面目。
房間很小,床也是個1.2m的單人床,楊年和三水每天睡覺都要擠在一起,一開始三水總是抱怨楊年擠他,楊年卻覺得溫暖又踏實。
這是楊年長這么大第一次長時間跟人睡在一起,原來身邊有個人是這樣的感覺,又暖又軟,楊年總是愿意牽著三水的手,蹭著他的腳,再也不用開著燈睡覺,再也不用告別,她知道,終于有個人,可以跟她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