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何方天仙?
1、【人類是講故事的生物】
故事是我們的一部分,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我們卻用故事來傳達真相。
我們能從故事中了解信息,學習道理,人類很擅長提取故事中的這些隱喻,這也是小說的魔力所在,它告訴了你一些有影響的,真實的,重要的事情,并且能代代相傳。
2、【真誠是讀者唯一會回應的東西】
要真誠地寫作,必然要自我暴露,過分地表達自己,得讓讀者知道你的想法,知道你是誰,如果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或是害怕他人對你的評價批判,那么就無法成為一個真誠的作家。
3、【擁有自己的肥料堆】
作家一般都會有放置自己的素材的靈感庫,尼爾將這稱為肥料堆,他會將平時讀書、生活中得到的靈感,記錄下來,然后不再理會,等過些時日再回去看時,就發現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沉淀,成為可用的肥料,用來培育一部作品的成長。
有的時候,靈感不一定完全來自于寫作領域,也有可能來自于音樂、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因為那里的藝術家們也在用真誠跟世界溝通。
4、【學會顛覆讀者的期待】
將一個眾人都熟知的故事重新拆開、解構,去細想其他有可能的角度,試著去換掉一些其中的故事要素,看看會碰撞出什么新的靈感火花。而靈感就是將兩件不一樣的東西聯系到一起,給予他們新的結合方式。
5、【你筆下會有一百萬幅爛畫,你的工作就是將它們挑出來,這樣好東西才會顯現】
作家的工作就是把不好的用詞,不好的句子,還不是很好的故事挑出來,你永遠不會讓這些不好的部分再發展下去。如果你要寫一部獲獎的電視劇,就要寫那些不會被評獎的電視劇,如果想要寫被影評人好評的作品,就有可能會寫不被好評的東西,這不要緊,關鍵是當你完成1萬,3萬,6萬字,一百萬字之后,你就會擁有自己的風格。
6、【and then what happened?】然后發生了什么?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這是驅動著讀者一頁頁往下翻的動力,他們關心主角的命運,想要了解知道哪些未知的事情,后續的發展。剛剛進入故事時,他們的重點可能在于,這些人是誰?他們在干什么?我為什么要關心他們的事情,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問題就會變得深入起來,例如他會吻她嗎?她知道關于遺囑的事情嗎?他們知道院子里的尸體嗎?而作者首先要成為這個在乎的人,如果作者也不在乎故事中的角色,以及后面發生的事情,那么其他人同樣也不會。
7、【寫下你所知道的一切】
當你有一個概念、點子、一小段情節之后,該如何把它發展成為完整的故事呢?找一張空白的紙,將你所知道的關于故事內的一切都寫下來,事無巨細,也無需非常規整,要做的是清空你的大腦,而隨著寫下來這個過程,你將注意到事物之間的聯系,聯系就是小說的組成部分。
故事始于想法,然后需要深入和完善想法,并將其變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能夠傳達你想要表達的東西。
8、【故事里不可避免要發生沖突】
沖突是故事里的必需品,是產生高潮和張力的地方,故事情節就在沖突里發生。
角色想要的(want)和角色所需要的(need),總是在推動每一個故事。
角色們之間的欲望是相反的,其中一個得到,另一個就要失去,以此產生沖突、矛盾,產生劇情。
9、【一個好的短篇故事就是一個魔術,一個近景魔術?!?p> 優秀的短篇小說家們僅僅用有限的篇幅就能讓人歡喜落淚,被故事所震撼,就像是近景魔術師一樣,看似兩手空空,卻能憑空變出玫瑰,讓人驚嘆疑惑,他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尼爾訪問了羅杰澤拉茲尼,詢問他關于短篇小說的寫作技巧,羅杰告訴他,有一個方法就是,把你的故事想象成是小說的最后一章,你不需要寫完整部小說,只需要寫最后一章:假設所有的角色從一開始就存在,我們來到了情緒高昂的時刻,來到了我們一直等待的時刻,來到了結局,是解開所有謎團的時候了。
10、【短篇小說的妙處在于,只需要發生一件事。】
在一部小說里,會發生許多事,涉及到許多東西,但在短篇小說里,只需要講一件事就夠了。它可以幫助你快速地學習寫作技巧,那些需要通過完成一本一本厚著作才能學到的經驗,可以都在短篇小說這里小試身手,它可以讓你花最少的時間,以最低的成本試錯。
11、【角色和對白是同樣的東西,就像人物用來走路的兩條腿一樣?!?p> 角色是三維的,是真實的,有的作者會寫下關于角色的很多事情,但對于我(尼爾)來說,關鍵是找到他們說起話來時怎樣的,因為對話就是角色。
他講話的方式,他說了什么,他怎樣說的,這就是角色本身,塑造好對話的關鍵也就是塑造人物的關鍵。
對話需要體現角色,有時還需要體現出情節,如何能讓角色聽起來像他自己?
1)傾聽你的角色。
寫好對話的過程,就是傾聽的過程。感受什么樣的話會從你的角色口中說出來,最符合他本身的樣子。
2)信任你的角色。
角色有時會與你一體,有時會與你分離。作者是賦予角色生命的人,角色所說所做都出自作者的大腦,然而作者在灌輸給角色自己的信仰之后,又仿佛在一旁從旁觀察他們說話做事,但有時他們什么也不說也不做,這時你所需要的就是耐心地找出哪里出了問題,并相信用心創造的角色自有生命力。
3)找到角色中屬于你自己的部分。
寫兇手\壞人時,尋找心中壞的那一面,寫女性時,找到自己內心中女性化的那部分,寫老人,尋找自己心中老去的那部分……將它當成那個角色,然后信任它,傾聽它。多問問自己,如果是我會怎么做,如果我是這樣的一個角色,會怎樣應對。
4)做足功課。
作為一個成年作家,你已經遇到過許多人,他們可以成為你的素材,但很多時候,你也需要寫那些你不認識的人,那些有著你不了解的職業背景的人們,你不了解的性格類型等,一個建議是找機會與這些人交談,要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被了解的。在相信自己的同時,也應當盡可能地去做好足夠的調查工作。
你如果想要知道連續在雨中走上10天是個什么感覺,可以試著走幾個小時,然后讓想象力發揮作用,推導會發生的事情,會穿著濕透的衣服睡覺嗎?會腰背酸痛嗎?這些細節會讓你的故事好看,也會讓你的故事顯得真誠而真實。
12、【funny hats 有趣的帽子】
當你的故事中有許多角色的時候,作家需要做一些事情幫助讀者記憶理解,這時候就需要在角色身上加一些有趣的東西(funny hats),讓他變得與眾不同。
羅伯特·海因萊曾說,基本上有三個故事,一是“小裁縫”的故事,關于出身貧寒的主人公,后來變得有錢、有名有地位;二是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里面包括了各種出問題的可能性,這構成了所有的愛情故事;還有一種就是“這個人學到了寶貴的一課”,在這種故事中,會有人經歷了事情之后,改變想法,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
13、【關于如何構建一個真實的世界】
去現實中尋找那些能讓你的世界觀變得真實的細節,而非便利地從其他人小說中創造的世界里取用。
小說的世界都是建立在虛構之上的,它們看起來就像泡泡,很容易破碎,但其中加入的從真實世界中取材的細節,能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你構建的世界的可信度,一下就明白,這里就是你所說的那種地方。
14、【作為一個作家,很多時候就是站著記筆記而已,在生活中的各種時刻】
尼爾在寫《墓地之書》時,為了取材而參觀了許多墓地,在不同墓地中獲得的靈感,如小教堂,山丘地形等,思考什么樣的人會住在其中……直到這個靈感出現的二十年后,尼爾腦中已經有了完整的關于這個故事舞臺的所有細節,才開始動筆寫作。
15、【如何傳達關于這個世界的規則】
不需要直接告訴讀者,而可以讓角色自己去發現關于這個世界的規則(尤其是幻想世界),對于在現實中的規則也一樣,人們總是通過犯錯來明白這些規則,就像你不被火燒傷,就不會知道火是燙的一樣。
16、【每個故事都離不開詞匯】
用詞匯描繪一幅畫卷,讓讀者可以想象里面的世界和人物是怎樣的。
在進行描述時,需要著重在有記憶點的細節上,可以是小細節,讓人一下就能明白這個東西為什么跟其他的同類不一樣,并且能通過感官聯想喚起讀者的情感。
感官聯想可以是觸覺、味覺、嗅覺等等,它們能潛意識地喚起連綿不斷的記憶,一件物品外觀看起來是怎樣的固然重要,但是其他感官帶來的沖擊往往會更強烈。
17、【幽默就是有人把你一直思考的事情,用你從未見過的方式準確地描述了出來】
幽默是意外帶來的驚喜,學會反套路的運用,將熟悉爛俗的情節略作翻轉,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笑聲的迷人之處在于緊張的釋放,逐漸將情節推向高潮,構筑起緊張,然后放手看看會發生什么。
使用有趣的詞匯,就像單口相聲演員一樣注重詞匯的調用和派遣。
在《好兆頭》進行影視化創作時,尼爾的搭檔特里·普拉切特,發明了一個叫“檸檬硬糖”的詞,用來表示放在文中,能讓讀者會心一笑的小幽默瞬間。
18、【媒介并不是體裁】
無論你是在寫漫畫腳本,電影劇本還是游戲劇情,這些都不是不同的體裁,區別只是媒介的不同,不管使用什么媒介,你都可以選擇寫歷史故事,奇幻故事,包括深度奇幻(以自創的架空世界為背景)和淺層奇幻(背景基本符合常理的現實世界)等等。
某個體裁的建立取決于讀者的預期,他們會想要在愛情小說里看到特定的情節(男女主人公相遇,發生誤會,產生情愫,化解誤會等等),在冒險小說里會期待主人公逆襲,戰勝困難/怪物,如果他們沒得到這些,就會覺得失望和被欺騙,你可以寫一部西部牛仔小說包含槍戰和決斗,但是也可以寫一部基于西部牛仔世界觀的小說但完全沒有這些,前者符合了讀者的期待,后者則沒有。
理解體裁類型對于作家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搞不清楚每個體裁實際上是關于什么,最終則會導致讀者的失望,讓出版商迷惑。弄清楚里面的規則,不一定要遵守他們,卻肯定能為自己所用。要打破規則前先要學會規則。
19、【寫小說時,你不需要知道一切,但你總是需要知道的比讀者更多】
作者知道的信息更多,就意味著,你可以在故事中隱藏一些信息,設置未被揭示的事實,也可以玩一些文字游戲,設置陷阱,讓讀者得到意想不到的展開。
讀者的期望是很可愛的東西,與之逆向而為也很有趣。
20、【跳出舒適區,嘗試類型小說以外的東西】
對于年輕作家來說,要敢于嘗試你熟悉的類型以外的東西,因為就算你寫了一本你很熟悉的那種類型的小說,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完成了一件復制品。更可能的情況會是完成了某個復制品的復制品,看起來乏善可陳,勉強可讀。小說天地里大有可為,你需要做自己,去探索,去創造。
21、【關于漫畫創作】
不同于文章和電影,漫畫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可以運用畫面和文字,來營造讀者腦中的世界。
尼爾在寫《睡魔》的腳本時,會提前規劃好每一頁漫畫發生的主要內容,來作為創作提示,同時會粗略畫一下每一格畫面,以便把握能夠要求藝術家們在多大的空間內表現多少的內容。同時還會在每一格大概寫下對白的內容,以便能夠把握故事展開的節奏。
漫畫腳本遠比電影劇本更為復雜,在電影劇本中,你只需要寫發生了什么,剩下的交給導演、剪輯、分鏡、攝影,來決定故事要怎樣呈現,而編劇則無法決定更多。
在漫畫中,腳本作家的角色從電影的角度來看,你同時是導演、編劇、剪輯,而畫師則是所有的演員、攝影導演、攝影師和美工。最后交給上字師來完成(就像電影里的音效)。
漫畫腳本就像是寫給畫師的一封信,可以帶給他們靈感,打動他們的一封信,能夠描述我們正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你甚至可以在腳本中寫上那些無法用畫面表現出來,但畫師應該知道的那些事情——情緒,人物內心的想法,反應,這樣畫師就能更好地理解劇情。
利用翻頁制造驚喜:你可以利用漫畫翻頁這一特殊點,來遺留意外,制造驚喜,傳遞情緒的波動,這是其他媒介所無法實現的。
同時,漫畫腳本也跟其他的故事一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故事核心:這個故事是關于什么的?它想要表達什么?為什么這個故事很重要——以及為什么我們要關心它,why should we care?
22、【當你面對空白的稿紙時,首先要做的是向虛空屈服】
作家在面對寫作瓶頸時,并非對此無能為力,你可以先后退一步,去做一些別的事情轉換心情,回來之后,假裝自己從來沒有看過之前的東西,開始從頭誦讀一遍,一旦你這么做了,故事就變得格外清晰,你能明顯看出在哪里出了岔子。
不要害怕不斷的調整,隨著思考的深入,對故事結構和核心立意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原來設置的情節可能不再適用,這時候可以大膽地將阻礙你繼續推動故事的那些情節做出調整,讓整個思路更加順暢。
最后,大概所有經歷過瓶頸的寫作者都會明白,“絞刑能集中注意力”,克服寫不出來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一個打死也不能錯過的deadline了。
23、【寫小說就像是在霧中開著一輛只有一個車燈亮著的車】
大多數時候你都存在于一種“未知”的狀態中,并不能超前看得很遠,于是開得很慢,但只要你持續開下去,就能從紐約開到洛杉磯。一點點專注眼下能做的事情,慢慢地每隔一段時間,霧氣就會散開一些,這樣你就能看到山谷另一邊的美麗景色。
24、【作家的工作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創造,二是修改和編輯校對】
先來一次創意的碰撞和爆炸,然后圍繞你創造出來的東西,仔細觀察它是如何運轉的,接著思考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尼爾習慣的方法是,寫完一個作品之后,就將其放下,去做點別的事,等到十天半個月之后,再回過頭來,將之前寫的打印出來,就像從未讀過它,對故事一無所知一樣,從一個讀者的視角來看待它,并在空白邊緣寫下筆記,圈出來覺得不太妥的地方,最后,這些筆記成為了第二稿修訂的主要指引。
當進入修訂階段的時候,依然需要問自己,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什么?因為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保留并強化故事的核心部分,并讓外界看起來你一直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么。
25、【理性對待評價】
當別人看完你的作品,他們說哪里感覺不對時,他們通常是對的,但當他們說“你應該這樣改”時,則往往是錯的。將別人的意見僅僅當成一條有用的信息,而非影響你調整作品的根據。如果你按照他們的意見修改,你寫的只是他們想要的故事,而非你自己的故事。
26、【別過分追求完美】
完美不會發生在這個宇宙之中,無論我們做什么,都會有失誤和犯錯的可能,我們不能因此而害怕,且踟躕不前。
只要你寫下了一些東西,你就能改進它,但你無法修改一張白紙。
27、【作家的準則】
1、你必須寫,如果你不寫,就什么也不會發生。
2、你必須完成你寫的東西。
3、寫完后,把它發出去給能出版它的人。
4、避免重寫,除非編輯這樣要求,且不會影響故事的完整性。
5、當它被別人退回時,再次發給其他的出版商。
6、開始寫下一個故事。
28、【好日子和壞日子里寫出來的東西,有時候你很難將兩者做區分】
掙扎也是寫作的一部分,有時你會下筆如有神助,有時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當你掙扎著向前進,最終會發現如有神助時寫下的東西,和難產時寫的,并沒有那么大的優劣之分,他們都是你書里的一部分,甚至艱難寫出的說不定還要更好一些。
29、【作為文藝創作者的責任】
曾經有一場謀殺案,兇手借“睡魔”之名來行兇,這讓尼爾深思作家的責任是什么,應不應該對傳播影響大眾的觀點而負責。他堅持認為,自己會寫真誠的故事,傳達自己所堅持的觀點,例如有人質疑他在兒童書籍《鬼媽媽》中給孩子揭露了他們這個年齡段所不應該了解的黑暗,但尼爾認為孩子不能總被保護在編織的美夢之內,還有許多孩子需要被告訴,當面對黑暗和困難時,更需要的是勇氣。
30、【最后的建議】
除了持續地寫作,持續地完成作品外,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到現實中去生活。如果不經歷心痛就不會知道心痛該如何描述,生活中有你所需要的的一切素材,盡管可以從讀書了解到世界,但真實的生活經驗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跟所有事情一樣,要成為優秀的作家,就盡情地去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