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就是這。”村支書指著一棟雙層別墅說。
這棟別墅不能說的上特別豪華,但和他們十幾年前的那個小茅屋來說,改變了不少。
村支書敲開了他們家的門,只見一個子高大,皮膚黝黑,身穿坎肩的男人扛著鋤頭走了出來。他看見這么多人,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我和他說明了來意,沒想到他面露驚喜之色,拍了拍我的背說“哎呀,你就是十幾年前的那個記者吧,俺經常聽俺老婆說起你,你是不知道,就在你采訪完的第一年,上面就下來了政策。哈哈哈。”說著,他看我們站在外面也不好,便說“來來來,進來聊,進來聊。”
房間里的內飾不多,但是比較齊全,生活用品整齊的擺在一旁,顯得客廳有一種寬大的錯覺。“俺老婆剛出去買菜了,這會差不多該回來了吧。”男人看著不遠處掛在檣上的鐘說道。“莫得事。”村支書說,“我們就是來看看你們滴,給記者同志看看變化。哈哈哈。你們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靠的還是你們自己啊。”
“哎呀,瞧你這話說的,要不是你發動號召,鼓舞大家積極生產,俺們哪能過上這么好的生活呢?”男人說。“那個時候,哪里會有像你們這樣的小年青愿意在俺們這個村子里受苦呢?”
“你就別這么說了,如果沒有你們,隔壁老李現在還沒脫帽呢。”村支書指著窗戶外的另一棟別墅說道。
“那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啊,和我們又有啥關系呢?”一個聲音從門口傳來——是大姐。她的皮膚雖然比上次見面的時候黝黑了許多,但是她臉上的滄桑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陽光。
一陣寒暄之后,我突然想起他們還有個孩子,于是問道“欸,我怎么沒有看見大寶呢?”
“他早就去大城市讀書啦,還說以后要回到這來繼續為家鄉效力呢,哈哈哈”大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一下午,臨走前,村支書還叫我下次再來采訪他們村子,一定會有更大的變化。
原來這個村子是沒有燈的,一到夜晚,前進的道路就被黑暗遮蓋住,什么也看不見,鄉親們在迷茫中奔波著。現在這個小鎮到處是張燈結彩,一到夜晚,前進的道路就被光明照耀著,鄉親們可以放大膽的往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