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空明湖島
王仁大人點了點頭,誠摯地安慰說:“李大俠,我相信你的為人,回去吧!”
“是!”二少李俠走出按察院衙門,如釋重負地長嘆了一口氣,想到王志明代替自己做了監,感觸頗深,沒想到自己行俠救下的王志明,也是個恩怨分明,有血性的男子,若不是他代自己坐牢,自己又怎能去追回皇宮失竊的珍寶,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
可令他焦急而感到為難的是,到哪去捉拿盜寶之人?究竟是誰干的?天下之大,誰知道那人跑到哪里去了?他既然成心給我安贓,就是想治我于死地,這樣不僅害了我個人,還坑了我的兄弟、朋友,此人用心何其毒也!
二少李俠邊走邊想,直到周員外家,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周員外、彌勒吳、王憨、楊梅都出來接了,因為周員外在二少李俠被官家的人帶走后,周員外就委派管家跟著去打聽消息了。二少李俠在按察司衙門里的事,管家不清楚,可二少李俠官司的事一畢,李守備看在周員外送銀錢的份上,已出來把此事告訴給了在按察司大門外游蕩的周家管家,所以在二少李俠還沒回到周員外家,他們皆知道信了。
他們把二少李俠接到里面,待他坐定后,細問內情,李俠就把剛才的經過講了一遍,低頭不語。彌勒吳聽了直跺腳,詛罵道:“他媽的,這是成心栽贓陷害。誰害我大哥,我跟他決完不了,將來我把他抓住,摳出來他的眼珠當球踩,扒他的皮做鼓敲,把他的腸子掏出來,切成一段一段的喂狗。”
王憨也氣得罵道:“我看成心栽贓陷害大哥的人,是頭頂上長瘡,腳底下流濃——壞到底了。有機之日找到這人,我要把他千刀萬剮,也難泄我心頭之恨......”
楊梅接口道:“你二人氣憤填膺,光發恨能有什么用呢?現在事情還沒有個頭緒,應該先靜下來,咱們好好做以商議才對。”
彌勒吳與王憨認為她說的在理,便沉靜下來,看著二少李俠,意思是看他有什么高見。二少李俠長嘆一聲,拿出王大人交給他的那字條,讓他們傳閱。他們看到“飛檐走壁世稱雄,天馬行空任我行。”似乎指的是大哥李俠,可看到“鷂子鳴叫群鳥懼,盜寶隱身影無蹤。”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彌勒吳困惑地說:“大哥,這字條上寫的‘鷂子’,是不是指的‘飛天鷂子’上官彬雁老賊,可您不是說上官彬雁老賊,已經死在了泰山上了嗎?除非他上官彬雁有著‘鷂子鳴叫群鳥懼’的能量,可這個‘鷂子’能是誰呢?”
“是啊,這個‘鷂子’能是誰呢?”王憨接口說:“此人既然稱‘鷂子鳴叫群鳥懼’自稱,我想他也可能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或許他知道‘飛天鷂子’上官彬雁的底細,或許他與上官彬雁有著一定的牽連。我想,要是找到自稱‘鷂子’的這個人,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會真相大白——可這個神秘人在哪里呢?”
彌勒吳笑逐顏開地奚落道:“三弟,你說了這么多,還是沒有說出‘鷂子’是誰及去處,這不等于‘山重水復疑無路’嗎?嘴上抹石灰——白說。”
二少李俠憂心忡忡地長嘆了一口氣,幽怨地說:“你兄弟二人,什么時候也不忘逗嘴取樂!”
彌勒吳與王憨看二少李俠滿臉的不高興,正為此事陷入苦悶之中,便緘口不言,陷入沉思之中,希望能想出幫大哥分憂的方法來。
就在他們苦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心細的楊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哥,咱們在筆架山,虎家寨的虎寨主,在與從空明湖來的韓奎的交戰前,您聽到那韓奎勸說虎寨主的一番話嗎?”
“聽到了。”一句話點醒夢中人,二少李俠何等聰明,理解楊梅的意思,想到韓奎勸說虎岺的那番話,無非是說自己不僅受到過七大門派等人的血濺追殺,而且也得罪了官府,引起官府的人對自己的監視,成為眾矢之的,勸虎岺“棄暗投明”,與自己斷絕關系。
當時二少李俠心想,我素不跟官府往來,怎么會得罪了官府?純是一派胡言,你韓奎不過是身在綠林,占據空明湖棲身,怎么會知道官府的那些事。如今自己被摸名其妙的被官府緝拿,污為是盜取皇宮內院珠寶的竊賊,聯想到韓奎當時說給虎岺的那番話,不由得悚然一驚。
無風不起浪,也就是說,空明湖的某些人,可能與官府的人有勾結,甚至皇宮里的人混在空眀湖,在策化一個大的陰謀。既然韓奎能說出那些不利自己的話,就說明他對皇宮大內及官府的事有所了解,既然他空明湖的人能穩居平安無事,也說明他們可能投靠了官府,成了皇家的鷹犬,得到了皇家的庇佑。
由此推測,那盜取皇宮內院珍寶而自稱為“鷂子”的人,有可能隱身在空明湖,二少李俠想于此,對楊梅道:“你是說去空明湖......”
楊梅點了點頭,正要回話,被彌勒吳搶答道:“心有靈犀一點通,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認為該去空明湖尋找線索——三弟,你說呢?”
王憨回道:“我也贊同去空明湖。二哥你可知道,那些島嶼皆座落在空明湖內,四面環水,十分險惡,二哥去那里可要小心點,別陷在水里喂了王八......”
彌勒吳笑容滿面道:“三弟不要說那些晦氣話,我彌勒吳福大命大,到哪里都會化險為夷,一帆風順......”
二少李俠攔住了二人逗樂,說道:“好了,既然大家統一了意見,那咱們就去空明湖。”于是辭別周員外,一行人趕奔空明湖。他們一行來到湖邊,手搭涼棚觀看,煙波浩渺,水色碧綠,浪濤翻滾,一眼望不到邊。近看,水明如鏡,有的地方清澈見底,能見到水里面的魚來回游動,稱之為空明湖,真是恰如其分。
空明湖水域廣闊,方圓幾十里,正中是荷葉島,圍繞著荷葉島,相距不遠還有桃花島、梨花島、杏花島、菊花島......九個小島,各自有特色。就荷葉島來說,周圍盛開著荷花,以七彩荷花而馳名天下。
顧名思義,所謂七彩荷花,就是一朵蓮花有七種色,拿到市上很值錢。此產蓮藕,晶瑩剔透,富有營養,能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乃是一大特產。荷葉島的來歷,傳說是荷花仙子愛慕人間,來到凡塵游山玩水,見此處風景甚好,便留戀忘返,為在此處安身,便吹了口仙氣,形成了一個荷葉島,在此島的周圍長出了萬朵七彩荷花,給后人留下了無窮的財富。
既為荷葉島,從外表上遠看,整個島似乎被圓大的荷葉覆蓋著,地闊數十里,當地居民自種自食,豐衣足食。就因為此處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都好,才被綠林人士看中。
有一人叫銀槍太保韓冰,同他倆兄弟韓奎、韓星就占據了此島。他們招兵買馬,聚草屯糧,制造戰船,設置浮橋,開墾山林,把這個空明湖發展起來,弄得龍聲鳳響,聲名遠播,綠林人士紛紛來投,成為十寨,分居在十島,兵多將廣,勢力強大。
如今銀槍太保韓冰年紀高邁,疾病纏身,就把頭把交椅讓給了兒子韓之劍。說起韓之劍,可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他爹還有才干,不僅富有學問,而且武藝精通,掌中一對雙刀,令江湖人士膽戰心驚,身背十二把飛刀,能百發百中。其手下能人有六百之多,個個驍勇善戰,況且荷葉島與九島形成倚角之勢,互相支援,又有寬闊的空明湖作屏障,連官府都懼怕他三分,皆知那里是藏龍臥虎之地,就好像是個特大的馬蜂窩,沒有人敢桶。
二少李俠為了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能追回皇宮內失竊的珠寶,擒拿住盜寶之賊,以盡快了結此案,才不得不挺而走險。他們來到空明湖邊,正是白天,一看那樹林之中,老百姓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做買賣的,擺攤的,干什么的都有,真挺熱鬧。
他們怎么不怕這些空明湖上的那些綠林人士呢?原來大寨主韓冰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定立山規甚嚴,明令公布不準騷擾當地百姓,不準調戲婦女,不準奸淫擄掠,不準欺壓良善,要買賣公平,如有違犯者,定斬不饒,所以不管寨主,或是嘍兵,皆不敢抗令不從。
因此,空明湖周圍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村鎮的百姓,經常跟這些嘍兵往來,公平交易,空明湖的人買什么東西照樣給錢,所以老百姓都不害怕。再加上空明湖風景秀麗,到了熱天人們都愿到這做買賣,無形中空明湖周圍,成了十幾個大集市。
二少李俠他們來的這天,正趕上大集,所以南來的北往的,人山人海,顯得十分熱鬧。他們一行四人,在集上來回遛了幾趟,打聽一下進空明湖的路。有人告訴他們,想進空明湖,一是坐船,二是過橋,可這橋都是浮橋,一到晩上,島上的人都把浮橋給撤掉了,即使想飛,也難以進去。
二少李俠心想,看來島上的人戒備森嚴,有所準備,白天湖上沒有船只,若能進荷葉島打探,也只有借著夜色的掩護,泅水進島了。白天沒事,他們找個地方休息,直到晚上,他們飽餐一頓,來到水邊上。
彌勒吳往水中一看,竟看到水底有自己的身影,覺得有點奇怪,拿樹葉往水中一丟,就見那樹葉晃了晃沉底了,又折了根樹枝往水里一扔,樹枝竟也沉了底,不由得說道:“大哥你看......”
正是,空明湖水奇事多,眾人看傻無奈何。若知他們是否能進得去,且看下章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