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到來,張旭已經餓得眼冒金星了,不過看著圍攏在他四周,二十四個眼神狂熱的漢子,張旭整個人就感覺到頭腦一陣眩暈,差點兒沒緩過神來。
二十四個人聽起來不多,可是實打實的坐在一起,看起來還是相當醒目的,這就是張旭得以在這個世界生存的資本啊。
“今日大家將所有食物全部煮了,吃飽飯咱們號召大家一起打破不放糧的柳老爺!”
張旭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隨后惡狠狠的說道。
饑餓足以讓一個善良人也變成虎狼,足以讓一個咸魚性格的宅男,也激發出自身的潛力,張旭雖然身體虛弱的厲害,腦海之中卻是閃過了一系列打破烏堡的方法。
破家值萬貫,即便是這些流民們早就一無所有,可是手上的物資收集起來,也足以制作出上百斤的火藥,有了這些火藥,攻破烏堡就不是難事!
當然張旭手中二十四人還是少了一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數千流民每日都有不少人餓死,所有人都在死亡線上徘徊,包括張旭和他精挑細選出的二十四個流民漢子也同樣如此。
現在也唯有在此一搏了!
…………
“老爺,這些賤民都快要餓死了,老爺可以高枕無憂了!”
三里之外的柳家土堡之中,高坐在太師椅上的柳老爺正聽著管家的匯報。
柳老爺可是出名的吝嗇鬼,也正是因為節儉吝嗇,乘著三年饑荒的機會,儲備極多的柳老爺家,乘機將萬畝良田擴充到了十幾萬畝,家中的陳糧也因此處理了大半。
不過除了吸納少部分壯丁和美貌丫頭、侍女之外,柳老爺就大門一關,任憑外界如何,柳老爺都穩坐釣魚臺。
不過柳老爺這內心還是有些擔憂的,這匯聚在外面的流民越來越多,雖然派人驅趕了幾次,但是也最多驅趕到三里之外,再遠流民們就不肯走了,就指望著他柳老爺能發發善心,可以給一口吃的。
可惜的是柳老爺自己都舍不得多吃一個荷包蛋,哪里舍得給這些該死的賤民一口糧食吃,他家倉庫里的陳糧還指望著收攏更多土地呢,至于新鮮的糧食,那只能專供于主家和大乾的老爺們。
柳老爺這內心也生怕流民們有人高呼一聲,組織起來沖擊他家土堡,雖然土堡修的結實,可是數千流民的力量也是足以讓人望而生畏的。
現在好了,這些流民都快餓死了,柳老爺自然可以高枕無憂了。
至于來年耕種需要的佃戶?
大乾立國已經超過八十年,賤民如同草芥一樣繁衍,早就地少人多了,只要放出話去,有的是大量的賤民眼巴巴的趕來。
因而對柳老爺來說,這些草芥一般的賤民,根本不值得浪費寶貴的糧食。
只是柳老爺不知道的是,現在三里外的流民營地,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早就絕望等死的流民們,現在已經被人組織了起來。
張旭將手下二十四個流民,分出去了二十個,只留下了四個人保護自己。這二十個流民漢子每個人都統領一百多人,將各自為陣甚至互相提防的柳家堡流民初步的組織了起來,并且在強勢的彈壓之下,加上拉攏了一些其他壯漢流民,形成了簡單的組織體系。
各種物資全部匯聚起來,大量的深井水被挖掘出來,各種可以吃的東西,讓所有流民吃了個半飽。
簡單整合的流民雖然還是烏合之眾,但是倒是有了一番氣勢,雖說攻打那些軍事設施完備的縣城很難,可是攻打柳家堡卻是不成問題。
夕陽西下,柳家堡的家丁們懶洋洋的站崗巡邏著,流民們剛剛匯聚起來之時,這些柳家家丁們還嚴陣以待,不過等到十天半個月之后的現在,早就不當回事了,他們可不認為虛弱不堪的流民,還有攻打柳家堡的能力。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家丁卻是使勁揉了揉眼睛,在確認自己沒看錯之后,連忙凄厲的大吼一聲:“敵襲!”
好一會兒同伴家丁才反應過來,連忙慌忙的敲響了銅鐘。
急促的鐘響,也驚動了正在盤點自家家業的柳老爺,這是柳老爺每日最愛做的工作,柳家發跡于大乾建立初期,到了柳老爺這里已經是第六代了。
也正是在柳老爺手上,柳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等到第七代如果能夠捐一個官做,那么只是鄉野土豪之家的柳家,便是可以成為真正的士紳階級,柳家也會越發興旺。
可是這個時候,突然響起了鐘聲,攪合了柳老爺的美夢,當下氣急敗壞的柳老爺,直接大踏步的走出庫房,就看到一臉惶恐的管家老吳。
“老爺,不好了,堡子外的流民……流民全……全來了!”
數千人齊動的場面還是極為震撼的,柳家堡子西面的流民,完全看不到邊際,似乎已經和整個荒涼的地面融為了一體。
盡管流民們一個個衣衫襤褸,可是人人手持木棍或者鋤頭,加上那粗略分成二十份的方陣,卻給人一種肅殺之氣。
已經被激發起了求活之心的流民們,早就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決心,死也要做一個飽死鬼!
柳老爺剛開始還罵罵咧咧,根本不將流民當一回事,可是當爬上樓臺,看向流民方陣之后,臉上不自然的狂流冷汗。
任憑誰看到數千匯聚起來的流民,恐怕都不敢不當回事。
“老爺,現在怎么辦啊!”
管家老吳極為慌張的問道,現在也唯有指望柳老爺這個主心骨了。
任憑誰都知道,饑餓的流民一旦攻破堡子,那么意味著什么。
“都給老爺好好的打,只要打退了這些以下犯上的賤民,老爺……老爺獎勵一頓大白饅頭!”
柳老爺有心給予厚賞,不過最后到嘴邊還是沒有舍得,只愿意給拼死作戰的家丁們,一頓飽飯。
實際上這些被挑選為護院的家丁,也不是每頓都能吃飽的,以柳老爺吝嗇持家的家風,家丁們能夠吃到半飽就不錯了,按照柳老爺的話:“這大旱的念頭,老爺家也沒有余糧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