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清晨,盛夏的曦光穿越層葉,灑在綠間的紫薇花上。新生的赤金暖暉里難辨每一片綠葉,但那一樹碧翠間點亮的紫紅,卻始終熱烈地開著。
外公一如既往挺著筆直的腰桿,邁著穩健的步伐,提著兩兜菜走來。不過今天有所不同,一兜菜的綠中多了一抹鮮紅,大抵是排骨;另一兜隔著袋子,能看見是些魚蝦,看來中午一定是大餐。平日里外公與外婆是少做大餐的,多是一鍋糊涂面條,添些菜蔬,灑上一把煮熟的玉米粒,這就是他們的最愛。只有我和媽媽在家時,才會買一些富有營養的東西,說是要保證我長身體的需要。而今日是不同的,恰逢“七一”,又是建黨百年,還是外公入黨五十年這“三喜”的日子,他心中格外高興,前幾天就張羅著要好好慶祝一下。
轉眼滿屋飄香,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菜肴,外公拿起筷子,還未吃菜,就又講起他六九年如何走進軍營,第二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事。外婆笑他陳年老古董的事說了又說,外公卻輕笑繼而嚴肅地說,要孩子們知道:共產黨奪取政權不容易,要保住江山永不變色更難,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黨的優良傳統,現在生活好了,不能忘了黨的恩情。對外公講的往事,我卻饒有興致,大抵是因為敬佩,又或許是出于保家衛國的愿望,打小我就喜歡聽外公講軍營里的故事,“半夜緊急集合”、“急行軍”、“強行軍”、“正面進攻”、“穿插迂回”、“火力壓制”、“防空襲”這些軍事用語,我聽了一遍又一遍。外公的故事里還有四川的山和水,四川人民的風俗習慣,以及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他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故事中是雪山草地的遼闊,是戰爭的艱苦與慘烈……
外公曾隨他所在的部隊參加了一九七九年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部隊擔任迂回穿插,斷敵逃跑退路的任務。部隊在熱帶雨林氣候的越北深山密林中悄然行動,山高林密,潮濕多雨,四天四夜,深入敵后八十余公里,按時到達預定位置,為全殲敵軍創造了條件,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了軍委通報表彰。每談起這段經歷,外公總是興致滿滿,熱血沸騰。有人問外公,當時怕不怕,外公說:“剛開始,說不怕是假的,戰爭總會有犧牲,哪會有人不怕,可是一旦進入戰區,那種為保衛祖國而戰,為正義而戰的氛圍鼓舞著你,就什么也不怕了,心里想的就是勝利?!币驗橥夤怯形迨挈h齡的老黨員,還在部隊立了功,所以在市區召開的慶祝建黨百年大會上作為特邀代表參會發言。外公敬了個禮,謙虛而莊重地講:“東南亞的蚊蟲疾病肆虐中,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能夠勝利歸來,我是幸運的。然而真正的榮譽還應該給那些倒下的戰友們……”。不似抗日戰爭、抗美援朝般為人熟知,對越自衛反擊戰甚至在歷史書中也只是一帶而過。“一樹盛夏,總要有葉有花,有綠有紫,紫薇的怒放總離不開層疊的綠葉。今天的和平勝過文字,這便是最好的記錄”,每每我報怨對越自衛反擊戰少為人知時,外公總是這樣說。
外公平日里謙虛謹慎,不愛多言,唯讓他自豪的是入黨、參戰、軍旅生活三件事,從不向外人吹噓,即便有人提起這些事,他亦只是淡然一笑一語帶過。而只有我問起時,外公才會提起這些往事,目的是要讓我從中悟出道理,從小樹立雄心大志,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同黨的事業,同國家命運聯系在一起,走正路,干正事,將來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重復的故事,從來不是給外孫向別人夸耀的資本,而是令外孫自我提升的財富。在“夜急行軍近百里”的長驅中,我明白了每分每秒之寶貴;在“包圍”“夾擊”戰術配合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團隊合作之重要;在“踢一腳”(“踢”字事實如此,在戰場上由于體力和時間要求,不可能蹲下來用手拍拍)看看人是否還活著,再看看是不是中國人的慘烈中,我感悟到戰爭的殘酷。外公重復的故事中,我成長,我進步,我明白外公“盛世不缺肉吃,但缺珍惜肉的人”的人生智慧,我明白和平來之不易,明白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閑談中吃完了一桌子的菜,滿意地吸走最后幾根面條,“咕咚咚”地喝光碗里的湯汁,外公不再講述往事,望著窗外的天空、行人、紫薇。戰場上再精彩的瞬間,也不及這和平的萬分之一,外公笑著說。
紫薇在盛夏正午的微風中輕曳,淡香氤氳滿院,若細聞,別有一番清甜。不再細辨每一片葉或某一朵花,它們內蘊的故事,早已融入進樹,融入進它們所處的空氣,融入進這盛世的每一個角落。放眼望去,只見一樹美好,怡然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