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園(一)
讀初二時,母校從市重點升級為省重點。
當時初中部所有的學生都開心的不得了,像是撿了個大便宜。
“今后高中部招生對本校生源肯定會有優惠!”所有人都這么想。
遙想小學升初中時,林靜沒有好高騖遠,沒有和優秀學生拼報一類初中,直接第一志愿報的這所二類學校真是明智之舉。
母校雖是二類,難得還有一顆孤傲的心,非第一志愿學生概不錄取,大大保護了如靜這般,占據大片江山的中等生。而那些沒有如愿考上一類初中的同學,很多都滑落到三類初中。
選擇就是這樣簡單而殘酷。
記得小學升初中時,靜的考試分數是166.6分,只考語文和數學二門功課。靜當時很疑惑,怎么還有0.6分。
同學問靜考多少分,靜說她的分數里有三個六,要她猜?她說,語文66,數學60。聽了以后,太不開心了,后來,再有人問,她都直言相告,不想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個0.6分像迷樣兒一直藏在靜心里,靠靜的個人能力是無解了!
果然,高中部針對本校生,錄取線與校外相差六十分,降成這樣,能順利升讀本校高中部的也只有六十人。
真相令人咋舌的尷尬!
這六十名同學像紅軍經過長征到達陜北的紅一方面軍,初中五個班,只一個班存活下來。
到高中部,同學們被均分在六個班,全部處于班級墊底。
報道那天,學校將所有學生的分班名單貼在門口。
靜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吳娟”,跟初中同學的名字一模一樣,心里在想,會不會是她認識的吳娟?
坐在教室,等著班主任來點名,互相認識。
靜的耳朵絕對是豎起來了,生怕不小心漏過。
終于聽到,“吳娟。”兩個字,靜立即環繞四周,看見一個不認識的吳娟站起來,有點點失望。
后來,靜找到她,迫不及待地說,“我以為你是那個吳娟?我初中有個同學也叫吳娟。”
誰知道,吳娟像復讀機一樣,跟她說出一樣的話,“我以為你是那個林靜?我初中有個同學也叫林靜!”
大略是意識到,臺詞庸俗的一致,吳娟真誠地補充,“是真的,我認識的那個林靜比你高一些,瘦一些。”
靜笑了,世界是這樣小,她們都認識相同名字的另外兩個人。
不過,吳娟真誠地補充有點打擊靜,她是有點矮胖,可那又怎么了!
后面,跟靜一樣名字的那個人,高考查分時,又隔空遇到過一次,當時別人把她的分數報給靜,后來,又發現不對,靜心里有數。
靜的班主任,四十多歲,女,未婚。
她對男生和顏悅色,對女生大部分時間擺著一張嚴肅認真的臉,女生都怕她。
蔓延到班干部的選拔上,她選的是全班最帥的男孩當班長,每次喊班長的名字,嘴角都難掩笑意。
她還任命了一位女班長。女班長高高大大,較成熟,走路時,步伐沉靜,儀態萬方,班主任能選擇她做女生代言人,十分具有慧眼,她跟每位男同學都能坦然處之,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像其他女同學,見了首先是想著能躲就躲。
靜什么也不是,很好!少了很多被她喊的機會,靜情愿總不被她喊。
班主任教的是化學。
靜慶幸的是,高一的化學還沒復雜到讓人一頭霧水的地步,不過也是一片漿糊。靜搞不清沒事總去配制那些溶液干什么,好好的成品,首先是稀釋,然后是混合。倒騰來倒騰去,傷神不說,還費力。
無辜的她,還得用數字來計算結果。出于對班主任的尊重和敬意,靜總是提著神經,努力聽課,盡量考試及格,凡不及格的人,每次都會在課堂上被念名字。
靜的底線是,念的名字里,最好沒有她。
同學們每人一張單人桌。
靜的單人桌不知道前任坐的是什么人,總之,他的破壞力使桌面換了新的,可能時間緊,連油漆也沒上。那會兒,教室里沒有空調,坐在那兒,手臂上的汗漬會沁入桌面,眼見桌面手臂處越來越黑。靜沒有刻什么“早”字,一個人的桌子也沒有三八線。她相信,以后,再看見那張桌子一定會認識。
這個班的同學只跟靜同學了一年。
然后,靜毅然決絕的選擇了文科,離開了他們。
靜被學校分在理科班,全歸功于她的面子思想。
她努力的學習物理,化學,數學,只是為了擺脫班級倒數的名次。當靜從五十名開外,前進到班上二十幾名時,高一就結束了。可她不愿意再多學一點物理和化學,靜太珍惜有跟它們徹底告別的機會,合理合法的減負,怎么能錯過。
靜固執的去找學校教務處主任。
白天沒找著,晚上繼續到他家里。
她跟主任說,她要讀文科。主任勸她,“你學科均衡,學理科更有前途。”
靜不能跟主任說她的惰性。她的根源就是不想做題目,有數學一門就好,三門功課會累垮她。靜只說,她不喜歡理科。
就這樣,靜被分到了學校唯一的文科班。
經過高一的努力學習,靜深感,喚起學習的內生動力相比外在的壓力強大太多,那些剛入學時分數高六十分的,曾讓她們“高山仰止”的同學,經過一年的小浪淘沙,漸漸露出疲態,而他們這十名落后生,為了學校的榮譽,為了自己的面子,奮發圖強,名次在每一次考試發榜后,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相比之下,靜愈發喜歡自己的母校,它沒有題海戰術,也沒有將她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她相信,每位初中生都度過了最快樂的一段學習經歷。
學校坐落在鳳凰山下,一號設置在半山腰,課間十分鐘,去上一號還得爬山,路邊的小草啊,花啊,山上的樹啊,藤啊,隔一段時間,你可以去親侯一下,呼吸著氧氣含量極足的空氣,換換腦子。
有時,男生甚至會帶些蟬蛹回來,說是山上駐扎的部隊打下來遺漏的,那里面蠕動的肥胖的短白粗的蛹,惡心的不行,男生卻說,回去油炸吃,蛋白質營養豐富!
下雪的時候,到山上打雪仗是最開心的,那可是真正的立體作戰。
山里面有防空洞,里面特別涼快,學校在防空洞里種植了很多蘑菇,他們經常進去幫著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