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大孩子。
我們是大人的好助手。
我們是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
我們就是我們。
我們長大了,有著太多太多的責任。
我們努力的去做了,但就是成功不了。
不如換一個角度吧!
那真的是你該承擔的責任嗎?
不用逃避,不用推卸,是我們的責任便努力的去做,不是我們的責任,為什么將它們作為自己的枷鎖呢?
……
黎明出來時和進去時沒有任何區(qū)別,她或許真的聽了顧影的話,沒有在意,或者將那滿心的在意壓了下去。
反正現(xiàn)在說什么也沒有用了。
只是懲罰者們中突然有一個人伸出一雙手將黎明再次推了進去。
這一次不是上一次那個客廳了。
姑姑有一個女兒,黎明有一個妹妹。
妹妹有些小,功課也不算好。
黎明是姐姐啊。
但是她不想當姐姐,妹妹抓人的時候很疼。
更何況,作為姐姐,作為一個學習不錯的姐姐,怎么可以不輔導(dǎo)妹妹的功課呢?
然而,捫心自問,現(xiàn)在有哪一個孩子是心甘情愿,老老實實的做作業(yè)的?
有沒有黎明不知道,但是,妹妹絕對不是這樣的人。
那一天,黎明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心情異常的郁悶,不高興,因為剛剛她和妹妹吵了一架。
在輔導(dǎo)功課這一個任務(wù)上面,黎明很不滿意妹妹的態(tài)度。
就在這時,門開了,重重的腳步聲落在了地板上。
“黎明!你這個姐姐怎么當?shù)模俊遍_頭便是質(zhì)疑,面前的這個人啊,是她的奶奶,“那是你妹妹,你怎么不好好輔導(dǎo)她功課?”
“她自己不好好學的。”
黎明黑白分明的眼瞳中,帶著她自己的執(zhí)著。
是的,黎明并不認為自己有錯。
“你是姐姐,怎么不知道讓著妹妹?”
“沒有誰規(guī)定姐姐一定要教妹妹功課吧?”黎明問道,“更何況,我們又不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妹。”
奶奶瞪著黎明,這個強勢的女人怎么會忍受一個反駁自己的孫女呢?
“你這賤丫頭,真是不聽話!她是你姑姑的孩子,你怎么就不能教教她?”
黎明的心中涌出委屈,明明是妹妹鬧脾氣不好好學的。
黎明沖著奶奶叫:“我怎么沒教她!她自己不好好學,怪誰啊?”
奶奶更加生氣了,開口就罵黎明。
黎明就看著奶奶,沉默不語,她不認為自己有錯,她盡到了自己該盡的義務(wù)。
為什么妹妹的錯誤要怪到她的身上?
難不成是她攔著不讓妹妹學?
事情逐漸進行到白熱化的程度。
奶奶什么時候走的,黎明并未注意。
黎明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生悶氣。
作為一個姐姐,沒有任何一條法則要求她照顧一個妹妹。
作為一個人,她也不需要對另一個人的學習成績負責。
媽媽走過來,走到她的身邊,問道:“你奶奶來了?吵架了?”
心里的委屈就像泉水一樣涌了出來,黎明拉著媽媽的衣角,抹抹眼淚:“我憑什么教她呀?”
“而且……而且她完全不領(lǐng)情。”
雖然如此,我為什么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媽媽大概也知道了是發(fā)生什么事了。
她說:“那就別教了。你姑你奶奶還難不成說你怎么著?”
回憶起這一切的黎明好似沒有什么變化。
只是,下嘴唇的牙齦非常明顯。
她也曾想當一個好姐姐。
但是她沒有做到。
或者說,她沒有做到別人眼中好姐姐應(yīng)該做的事情。
黎明無法割舍這一份親情,他們之間血緣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化為枷鎖,將她牢牢的綁住。
她無法逃脫,也不能逃脫。
(我們不應(yīng)該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去承擔那些本不屬于我們自己的責任,義務(wù)之內(nèi),情分之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