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不會忘記
2022年4月6日9時許,東風著陸場的上空閃現出一道絢麗的霓虹,緊接著一頂碩大的降落傘出現在搜救人員的視野中。
是的,被網友們稱為“最牛出差三人組”的航天英雄們在歷經了一百八十三天的太空之旅,終于回家了!
其實當天著陸場的天氣并不算好,甚至說還有些差,返回艙在空中被大風吹得搖搖晃晃。此時連飛行經驗豐富的翟志剛,都直言這次返回“很刺激。”
但返回艙努力地調整著姿態,在大風中以近乎完美的直立姿勢成功著陸。
相信這一刻,我們所有人為之懸著的心也落下了一半。緊接著返回艙里傳來三位航天員那句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感覺良好。”這時大家懸著的心才算完全落了地。
現場的搜救工作人員既興奮又激動地揮舞著五星紅旗歡迎著航天英雄們的凱旋。指揮室的科研人員也激動地鼓掌擁抱。
就在所有人都激動慶祝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在鏡頭后面,暗自抹淚。這個人就是航天員“女教頭”黃偉芬。
也許很多人并不熟悉這位航天女教頭,就如她自己說得那樣“我們注定要做無名英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無名英雄,成功八次托舉十三位航天員登上太空。她將榮耀與光環留給航天員,而自己卻一直在背后默默付出,成為中國航天員最堅實的依靠。
黃偉芬1964年出生,是江西人。她雖然是女兒身,但各方面都不輸男生。
黃偉芬從小成績就名列前茅,高中的時候成績更是年年第一,高考報志愿時父親鼓勵她說:“國防科技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我們要走國家尖端科技路線,努力提高國家的國防力量。”于是她毅然決然地選擇報考了BJ航空航天大學,立志為國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大學時代,黃偉芬學的是飛機設計專業,在北航的學業完成后,她選擇繼續深造,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她以研究生的身份進入到航天醫學工程研究院。
攻讀完碩士學業之后的黃偉芬,進入到了真正能讓她大展拳腳的中國航天科研訓練中心。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其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航天員的選拔與訓練,但這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沒有參考,沒有現成經驗可循。
黃偉芬的工作是負責選拔和訓練航天員,這在中國是一件從未有人涉足的事業。當時放眼全世界也只有寥寥幾個國家能獨立完成航天任務,彼時我國在航天領域還是一張白紙。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對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的難度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艱難。黃偉芬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重擔。
為了圓滿完成選拔和訓練航天員的任務,她夜以繼日地工作,不斷收集和整理國內外相關資料,努力攻堅克難,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黃偉芬就交出了一份航天員訓練總體方案設計。這不僅是中國首部航天員訓練的頂層方案,同時也奠定了之后二十年航天員訓練的總基調。
之后為了制定出更科學的訓練計劃,黃偉芬要求教員親自試訓,根據自己的訓練情況,總結出更安全有效的訓練方案,再投入到宇航員的身上試訓。
作為教員的她,上離心機,轉椅,四柱秋千,超重耐力訓練,項項不落。因為她清楚,只有自己親身體驗了,才能保證篩選標準的萬無一失。
這些項目看似沒有危險,實則充滿了各種危險,就拿轉椅來說普通人不到一分鐘就會頭暈眼花,心臟狂跳不止,更何況航天員要堅持十分鐘以上才算合格。在更具有挑戰力的離心機上,航天員更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這相當于自身體重的8倍左右,如果稍有訓練不當,就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然而對于黃偉芬這個敢想敢干的性格和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的態度來說,這都算不了什么。
黃偉芬曾說:“航天員考試不及格可以補考,但從未有人補考過。”
在經歷了數年的訓練,2003年終于迎來了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神舟五號”。楊利偉在此次任務中征戰太空。
神秘的太空,未知的宇宙,誰也沒法預料到未知情況的發生,誰也預料不到在太空的深處會發生什么。
就在神舟五號發射在即,黃偉芬再抑制不住情緒,一個箭步沖進了衛生間哭得像個孩子。
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這次任務的危險性,人類航天史上的慘痛經歷讓她心驚膽戰。平時,這些航天員就像她的孩子一樣,如今,自己的“孩子”要踏上這樣一個神秘、危險的征程,她沒辦法平靜。
但她的身份和任務又要求她不得不冷靜下來,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告訴自己,要穩定住情緒,她是現場的總指揮,一定不能亂了陣腳,于是她振奮精神,調整好狀態,強忍擔憂,微笑著走出衛生間。
2003年10月15日9時,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巨響,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將神舟五號飛船送入預定軌道。
雖然中間出現了讓人驚心動魄的插曲,但楊利偉依靠平時扎實的訓練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冷靜地操作著各種儀器,并出色地完成了這項航天任務。
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飛船返回艙成功返回降落在NMG的主著陸場。
神舟五號一落地,作為航天員訓練總體方案設計師的黃偉芬立馬趕赴現場,此時的她,比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要緊張宇航員的身體狀況。好在,楊利偉只是由于艙內壓力改變而導致的皮膚破損和毛細血管崩裂的狀況。
就在這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人們記住了楊利偉,這位航天領域的英雄,然而卻沒有幾個人知道黃偉芬。
當央視記者問道:我們對航天員的名字脫口而出,但是說到您的名字,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您覺得虧嗎?
她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虧,我們注定要做那個無名英雄!
三十多年來,她默默耕耘,從2003年的神舟五號到今天的神舟十三號,八次“托舉”航天英雄飛上太空,而她是那些航天英雄背后的英雄。
一直以來黃偉芬精益求精,淡泊名利,她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對祖國深沉的愛,讓人敬佩不已。“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黃偉芬以身體力行詮釋了這句話,她以自己的女兒之身,撐起了整個中國的航天系統。
其實除了黃偉芬,還有很多像她一樣的無名英雄,他們存在于各行各業,扎根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為祖國的發展發光發熱,他們默默地付出著,奉獻著。
他們是可歌的,更是可敬的。
祖國不會忘記!黨和人民更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