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上) 歌者
曹雪琴中考只考了496分。在她中考那年這只是一個中等偏下的成績,險些連縣五中都去不了。
高中時她的父母花了高昂的學費把她送到縣里最好的私立中學“借讀”,想以最好的資源,把她的成績堆上去。
可曹雪琴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期許。不是她不努力,而是那些知識她完全消化不了,做題也只是一知半解,刷了無數遍題都還是一次次倒在相同的題型上。
更致命的是,她在各種科目上一點也不偏科,也就是哪一門都不好……這就導致不管選擇什么,她的成績都不會有多少好轉。
封茗囧菌是一位聲音很好聽的女歌手,在幾十年前的二三十年代活躍在網絡上。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喜歡聽她的歌。
有同學對曹雪琴說,她的聲音和封茗囧菌的很像。正是因此,她開始聽歌,偶爾也學著唱幾首。漸漸的,她發現自己好像很喜歡唱歌的感覺。
隨著對音樂的接觸越來越多,曹雪琴甚至開始哼自己編的小曲,有時加上自己編的詞,竟也挺好聽。她越來越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事,唱歌才是她的宿命。
“我想學音樂?!邊@天回家,她對父母說道。
父親聽完頓時暴跳如雷。“學音樂有什么前途?你不好好想怎么提升成績,整天想這些沒用的?!?p> 母親則一臉愁容地道:“我聽說學那些東西挺費錢的,還不入流,都是些有錢人家的孩子高考沒什么希望了才學的……”
于是在高中時期,曹雪琴一直與她喜愛的歌唱無緣。
高中畢業后,同學們大都結伴或是在家里人的陪伴下出去旅行,曹雪琴則是和最好的朋友用偷偷攢下的錢去聽了一場演唱會。
看著喜歡的歌手在臺上高歌,臺下座無虛席,每個人都在吶喊,跟唱,曹雪琴覺得仿佛站在上邊的是她自己。
她沒有放棄,反而堅定了音樂作為自己的夢想。終于,來到大學后她開始真正接觸到了音樂。
首先是樂器。她加入樂器社,接觸到了以前從未見過的吉他、古箏等樂器。又參加了社團的一系列活動,對這些靈動的樂器愛不釋手。
同時,她自己翻唱了一些歌曲發到了網上,得到不少網友的稱贊,這更讓她有了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即便前路依舊是艱難險阻,荊棘叢生。
沒錢買錄音設備就先用最差的;沒學過聲樂就蹭網上的課程;買不起樂器就借別人的用……
漸漸的,曹雪琴在學校,在網上,也成為了一名小有名氣的歌者。學校的各種活動她都會參加,每次也都記錄下來發到平臺上。再加上平時翻唱的歌曲,她的曝光量和名氣與日俱增,她的聲音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聽見。
她覺得,自己是時候真正踏入這一行業了。
將喜愛變成熱愛,或許只是一些鼓舞帶來的決心。
也或許,只是一杯冷水就可以澆滅。
曹雪琴的父親不知從哪里聽道她“不務正業”,開始縮減她每個月的生活費。
“夠吃飯就行了,別整這些有的沒的。”
“再看見你搞這些玩意,你就不用回來了!”
這些話語如當頭一棒,讓曹雪琴感到無所適從。
某一天,照常上完課想要去參加社團活動,卻被打來視頻電話的父母罵了一通后,曹雪琴失魂落魄,走出校門散心,無意中走進了一家奇怪的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