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截取了前方戰爭的捷報,由于自己不擅戰爭相關事宜,特地找來李斯出謀劃策!
“李丞相,這叛逆分子都打到城下來了,你倒是想個辦法??!咱家,可是和你一條繩上的螞蚱,出事誰也好不了。”
李斯聽了趙高的訴求,微笑著對趙高說道。
“公公切勿著急,我們身邊就有一位治軍作戰的良將,有他定能平此叛亂?!?p> “喔,李相快快說來,我好上報陛下?!?p> 趙高眼前一亮,急迫的問道。
此時,秦皇宮內鶯歌艷舞,酒池肉林,秦二世胡亥在眾位美妙少女間穿梭沉淪!
隨著趙高的打斷,戛然而止。
“報!陛下,反叛軍周文繞過滎陽防線,直取函谷關而來,已經到了戲亭?!?p> 趙高急匆匆的稟報道。
秦二世臉上很不高興,但隨即聽到戰報又開始驚慌失措,立即坐起身來問道。
“愛卿,戲亭距咸陽不足百里,前方戰事已經逼到如此地步了嗎?”
趙高咬牙切齒,故作傷心。
“陛下,周文叛賊肯定是受陳勝那廝特地受命,奪函谷關后,一路孤軍深入,從不戀戰,為得就是直取咸陽。”
“趙愛卿武功高強,如愛卿親自領兵前去平叛,我定為愛卿加官進爵?!?p> 秦二世胡亥驚恐向趙高求助道。
趙高那能答應啊,“這現在哪有兵???”
“就算有兵,對方可是幾十萬的人馬???就算把幾十萬人聚攏到一起去前線站好隊伍不跑都是一個大難題!”
“何況作戰,你當小流氓約架,隨便打一下就完事兒了嗎?”
趙高隨即將李斯推薦的章邯向秦二世報上,秦二世胡亥甚是喜悅。
“哈哈,朕還有如此良將,趙愛卿,你年事已高,把打仗的事交給年輕人去辦吧!”
“諾!”
趙高也頓時大松一口氣,俗話說:匹夫難撼大樹!
“咱家雖然是金丹期絕世高手,但這幾十萬的人馬,著實不得不讓人考慮一下?。 ?p> 章邯被緊急召入進宮,很是意外。
雖然少府一職平常經常進宮面圣,但絕淪不到皇帝陛下緊急召見??!
就這樣,章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理進了宮。
自從反叛軍攻破函谷關時,章邯便對戰情有了詳細的關注。
當得知陛下要讓自己領軍的時候,章邯還是大吃了一驚,感到不可思議且十分激動,畢竟章邯現在還是一個年輕的少府令,對報效朝廷還是有一片赤子之心。
不過章邯很快便冷靜下來。
“陛下,現在戰情危機,周文率領的反叛軍達四十萬眾,除去老弱病殘,也仍然有二、三十萬,不可小覷?!?p> 秦二世驚慌失措,連忙詢問。
“愛卿有何良策?”
“可安全退敵?”
章邯思索片刻,緩緩說道。
“微臣斗膽向陛下提一個要求!”
“愛卿請講,有何要求,寡人皆為答應!”
秦二世此時已是驚慌失措,立即答應道。
而李斯和趙高相視一眼,雖有顧慮,但也只好默不作聲。
章邯繼續說道。
“陛下,微臣懇求釋放驪山三十萬刑犯勞役!”
此話一出,眾人都愣住了。
此時此刻,正是向陛下要賞的好時候??!加官進爵指日可待。
你章邯要死刑犯干什么?。?p> 秦二世不解的問道。
“愛卿,你莫不是跟寡人在開玩笑?”
“我大秦之大,應有盡有,你想要什么,盡管開口。”
章邯拱手致敬,“陛下,微臣并非貪得無厭之人,一心只為報效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陛下,周文叛軍已到戲亭,咸陽兵少,援軍恐不能及?!?p> “現如今驪山陵墓還有三十萬的服役刑徒,可大赦以罪立功,便換來三十萬的大軍?!?p> 章邯說出此話,秦二世胡亥和趙高以及李斯等人皆眼前一亮,頓時恍然大悟,猶如勝券在握。
秦二世下令道!
“章邯聽令,朕封你為平叛大將軍,即時頒布朕的御令,大赦即刻調兵平叛。如不從者,殺無赦!”
“章邯接令!謝陛下!”
章邯在一個時辰之內,從小小的少府變成了大將軍,可謂是意氣風華,信心滿滿。
此時,白云帆和劉邦這邊,白云帆和劉老大以及蕭何商量道,“二哥,糧食和武器的問題,我已經找到突破口了,現在最富有的陰陽家掌握著天下眾多資源?!?p> “他們已經答應給我們提供武器和糧草。兩日后,你到泗水河邊接應即可?!?p> 蕭何一聽,高興得不得了,可解了他這位后勤官的燃眉之急。
“老弟,這段時間,我可和你形影不離,你什么時候把這事辦成的?”
劉邦卻凝惑的問道。
白云帆只好推辭說,“我之前本來就是門派掌門,有一些聯系各個門派的的方法。這門派和門派間的交流自然就順暢的多嘛!”
劉邦和蕭何也就釋然了,不再過問太多。
前期反秦多是各地起義軍魚龍混雜,正值是與秦軍的消耗期,白云帆便給劉老大制定了戰略方針。
以實戰換經驗,以錢財換名聲,廣納天下英才,以仁義冠名天下。
劉邦卻有些很不情愿。
“這打仗我理解,為什么還要大發錢財?”
劉邦有些心疼的問道。
隨后,經過白云帆的仔細解釋,和蕭何等人的勸告,劉邦也就釋然了。
此后三人搭配,劉老大統軍作戰,白云帆(韓信)出謀劃策,蕭何負責后勤補給。
自從有了陰陽家的資源支持,劉老大的軍隊實力也提升了不少。
先是攻打胡陵、奪下方與,與泗水郡監平大戰于豐邑,將其攻破。
這時泗水卒史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劉邦陣營。
劉邦并沒有懈怠,接著令雍齒守豐邑,自己率領軍隊進入薛縣,與秦軍大戰。
郡守壯戰敗,逃至戚縣,劉邦麾下的左司馬追斬壯。
章邯將驪山陵墓的服役刑徒臨時組編出來三十萬軍隊的有生力量。
秦末軍力類型可分為三種,分別為正規軍、囚徒軍、農民軍。
服役的刑犯便是秦末三大軍之一的囚徒軍,囚徒軍比正規軍弱,卻比農民軍強。
雖然同為缺少武裝的囚徒軍,但論殺傷力,卻遠非農民軍可比,因為他們更渴望生存和自由。
也注定了只有農民軍的周文會失敗,因為兇殘,暴虐,從鬼門關走過一回的人可以為了一絲生存,竭盡全力殺掉對方。
章邯甚至基本沒有做什么部署,只發布了這樣一條命令:殺一人者免死,殺兩人者免勞役,殺三人者,恢復庶人有賞!
其三十萬囚徒軍如虎狼之師,向周文的農民軍撲去。
正在休整的農民起義軍被突如其來的幾十萬秦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周文看著這突入其來的數十萬大軍,看著以碾壓之勢蠶食著自己的部隊,而瞬間傻眼了。
周文向天悲嚎,“上蒼,這數十萬大軍從何而來!”
“將軍,我們趕快撤軍吧,撤出關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部下戰將接連勸道。
隨后,周文退守曹陽亭、抗擊秦軍數十天后,又敗退澠池。
堅強不屈的周文在幾經挫創、無糧無援的情況下,又率部與敵激戰十余日,終因寡不敵眾,拔劍自刎。
囚徒軍和農民軍的對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p> 最可悲的是,囚徒軍奮戰月余,屠戮盡所有反叛者都不知道這是來自家鄉的起義軍!
當有人看到尸體里面有自己的兄弟,親戚,朋友,鄉鄰的時候。
這才反應過來,頓時嚎啕大哭,悲傷不已,讓這些本來站在死亡線上的殺戮機器頓時沒有了最后的一絲生機。
函谷關前線戰報!
“報告將軍,周文大軍阻擊秦軍失敗,大軍全線陣亡,周文將軍也在澠池自縊了,此時章邯大軍已出函谷關,正向滎陽而來?!?p> 吳廣正在滎陽城外督戰,聽到函谷關來的敗報,頓感不妙,立刻派人鳴金收兵!
田臧在一旁看著吳廣發號施令要鳴金收兵,便立即勸阻。
“假王,這兵收不得??!我們已經圍困溾墫數?,馬上城內糧草斷絕,便可使敵軍不戰而降?!?p> “如若現在收兵,便功虧一簣??!”
“章邯大軍到此定要三日以上,我們何不趁現在這個機會在章邯來臨之前占領滎陽。大事可成也!”
吳廣怒斥田臧。
“爾等不知所謂!澠池到滎陽不過三百里,滎陽有敖倉糧庫,三十萬大軍輕裝趕路,不用兩日即可到達滎陽?!?p> “毗時,我軍戰乏,敵軍如若以敖倉為基點趁機攻城,我軍守城也未必守得住??!?p> “萬一城未攻克,前后夾擊,我軍定然戰??!”
最后,在最高統帥假王吳廣的堅持下,鳴金收兵,待戰章邯大軍到來!
田臧以此懷恨在心,與眾將商議!
田臧臉色不悅,憤恨的說道,“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p> “將軍,吳廣誤我們軍功,何不以陳王旨意除之?!?p> 部下將領獻計道。
田臧聽后一想,“此計甚妙!就按此辦!”
次日,田臧假傳陳勝旨意,營中眾將看后旨意,大家看后驚愕不已。
不知是大家第一次當將軍還是真的沒有見過真正的旨意,竟然都沒有懷疑這是假的,竟然還爭相向田臧求情,繞過吳廣死罪!
田臧以計陷害了吳廣,怎能讓他活過今日!
隨即,在吳廣身后的一名校尉手起刀落,吳廣的頭顱便滾落在地。
眼睜睜的看向田臧,似乎到死都不相信田臧會謀害自己。
陳勝知道田臧殺了吳廣之后,憤怒不已。
“田臧等小人,嫉妒吾弟,故用計陷害之。吾與爾等小人不共戴天!”
“將軍,現在不可與之交惡,前方戰線吃緊,正需要田臧與敵人廝殺啊?!?p> 部下將領勸道,“望陳王賜以楚令尹印,任田臧為上將軍。”
陳勝點了點頭,還是答應了部將的請求。
田臧見陳勝并沒有因為吳廣而責備自己。還封賞了自己,于是更加驕傲自滿。
在得知章邯以囚徒為軍時,更是以秦朝無兵,只能以囚徒御敵。
于是兵分兩路,李歸繼續圍困滎陽,田臧則自己率精銳主動迎戰秦軍。
章邯帶著30萬囚徒軍,到達敖倉之后,換上新武裝,埋鍋造飯,吃飽喝足之后。
當囚徒軍看到農民軍,眼里依然熱血沸騰,那就是軍功,那就是加官進爵的唯一途徑。
上一場屠殺周文大軍之后,部分囚徒軍因發現尸體中有自己的親人,由此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囚徒軍叛亂。
章邯為了此類事情不再發生,特意在囚徒軍中選拔了當時斬殺頭顱最多的三萬人做為鎮壓軍。
這批人的特點,毫無人性,戰力最高,且十分聽話的屠戮機器。
每逢作戰,章邯只管帶著三萬鎮壓軍在后面督戰,不用排兵布陣,只用發布向前沖鋒的命令即可,囚徒軍會一個勁的往前沖鋒陷陣,只管割敵軍頭顱便是。
如有不愿往前沖者,章邯就帶著這三萬鎮壓軍在后面屠殺怯戰者,一個不留,久而久之,無一人敢怯戰后退一步。
田臧和周文同樣只能傻傻的看著秦軍快速的吞噬著自己的軍隊,這次且比上次更加兇猛。
田臧此時才明白過來,吳廣為何撤軍放棄滎陽,都不肯分軍輕視章邯帶領的這支惡魔軍隊。
“誒,悔之晚矣,假王,我欠你一條性命,更欠軍中兄弟幾十萬條性命??!?p> 田臧軍隊是死的死,逃的逃,大旗都扔在道路兩旁,并且這次沒有逃兵回營,且不敢回營,在外面豈碼還有一線生機,回去只能送死。
就這樣,砍一個就少一個的田臧軍隊,在三日后終于入不敷出,宣告全軍覆沒。
當章邯殺到滎陽城下,依然勢不可擋,本來分兵較少的李歸大軍,在章邯和李由的夾擊之下,也是一個沒跑掉。
吳廣率領的義軍主力至此全部被消滅了。
給大家解個凝,這守城的李由為啥這么厲害且對秦朝如此忠心耿耿?
這李由啊就是秦朝左相李斯之子,老子這么厲害,兒子也差不了多少。如果你李由不忠心,那秦二世第一個砍的就是他老爹。
就這樣的家庭,能不厲害嘛?
要不能讓你當上這三川郡守嗎?,這個三川老鼻子大了,不是作者這個川噢,當時一個川就是一個郡,一個郡就是現在的一個省,還必須是現在最強的省,那當時郡的面積規劃很大,人家相當于掌握三個大省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