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劉邦率八千軍往西攻城略地,一路收服陳勝、項梁曾經旗下的散卒。
取道碭縣到達成陽縣,與杠里的秦軍對壘相持,劉邦領楚軍出擊秦將王離,大破秦軍。
接著,劉邦引兵西進,遇彭越于昌邑。
兩人合力攻昌邑,未下,劉邦還軍至栗縣。
在栗縣遇到剛武侯,吞并他的部隊,劉邦軍隊增加了四千多人。
劉邦率軍西行至碭郡的高陽,正好劉邦軍中有一騎士家在高陽,于是回家探親。
這時高陽人酈食其為其同鄉,于是就請他代為向劉邦引薦自己。
酈食其對騎士說:“我聽說武安侯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許多遠大的謀略,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隨的人,只是苦于沒人替我介紹。”
“你見到武安侯,可以這樣對他說,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紀已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武安侯可容得下他一小小狂生。”
騎士臉露難色,好是為難。
“武安侯并不喜歡儒生,許多人頭戴儒生的帽子來見他,他就立刻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在里邊撒尿。”
“在和人談話的時候,動不動就破口大罵。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說。”
騎士無奈的說道。
酈食其對騎士說,“你只管像我教你的這樣說。”
騎士回去之后,就按酈食其囑咐的話從容地告訴了劉邦。
白云帆當然知道酈食其的才能,于是勸諫劉邦見一見酈食其。
劉邦雖然答應,但卻不以為然,在召見他時,正踞坐在床,令兩女子給其洗腳。
酈食其大為不滿,長揖不拜,直接斥責道。
“請問將軍,您是想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
“你個混賬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說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
劉邦憤怒的罵道。
酈食其點了點頭,依然還是很平淡的回道。
“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倨慢不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
于是劉邦在白云帆的勸諫下起身賠禮道歉,整理好衣著之后,以禮接待了酈食其。
次日,酈食其的弟弟酈商便受酈食其的勸說,率部下約四千多人加入劉邦的隊伍。
劉邦見來人如此之多,也放下了對酈食其的成見。
酈食其勸劉邦進攻陳留縣,劉邦從其計,奪下陳留,得到大量補給。
接著令酈商為將,進攻大梁縣,未下。
繞過西進,與秦將楊熊所率秦軍大戰于白馬、曲遇,大敗秦軍。
消滅楊熊所部秦軍后,劉邦率軍南下攻穎陽,而此時張良再次與劉邦相遇。
之前,張良勸項梁立韓成為韓王,并隨韓王成西至韓地略地。但是一年多來,所略之地每占輒失,始終沒打開局面,因此游兵于穎川一帶。
劉邦率軍進至此,與張良的韓軍合兵,攻軒轅略定韓地。
趙別將司馬卬想要渡過黃河進入關中,劉邦率軍北上,攻打平陰縣,破壞掉黃河渡口。南下與秦軍再戰雒陽東,不利,南下陽城,收取城中軍馬。
與南陽郡的郡守呂齮戰于犨縣東面,大破南陽秦軍。劉邦占領了南陽郡,呂齮退守宛城。
劉邦想繞過宛城直接西進。
張良勸道:“您雖急欲入關,秦兵尚多,且距險而守。今天不攻下宛城,如宛城從背后攻擊你,毗時,強秦主力在前,后有追兵,隨時可破壞后方,這樣不可取。”
“子房說得正是,看來只有取下宛城,方能確保進攻穩妥。”
劉邦點頭表示同意張良的看法。
白云帆微笑著說道“大哥,我有一計,宛城有一河流經宛城,我們夜晚引兵還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將宛城團團圍住,然后斷其水源,再進行勸降,必然可成。”
劉邦欣喜,親自領兵出擊。
此日,當呂齮看到城外到處都是楚軍之時,便想自殺了之。
門客陳恢勸阻道,“今天下諸侯自立,群雄并起,秦國已危,我去出使楚營,與劉邦約談,必能為將軍爭取一線生機。”
劉邦面對陳恢說得要舉城歸降。
于是也爽快的給了很豐厚的條件,封呂齮為殷侯,封陳恢食邑千戶。
至此,宛城歸降!
章邯率軍駐扎在棘原,項羽駐軍于漳水南,兩軍相持不戰。
秦軍多次被項羽打敗,秦二世大怒,于是派人責備章邯。
章邯心驚膽顫,于是派長史司馬欣去請示,司馬欣到了咸陽,被趙高留在司馬門三天,不予接見,有不信任的意思。
司馬欣非常害怕,急忙逃回到章邯營中。
司馬欣勸道“大將軍,我被趙高攔在司馬門外三天,恐趙高早已圖謀不軌,我勸你還是早做打算,避免成為他人的墊腳石啊!”
“司馬兄,所說可是千真萬確,不到萬不得已,叛君之名不可選啊!否則在敵營也會被人唾棄。落下千古罵名。”
章邯依然謹慎的問道。
司馬欣急不可奈,以人頭擔保,這才讓章邯相信自己。
于是章邯暗中派使臣前往項羽營談和約,但雙方都沒有談妥,很是不滿。
項羽于是讓蒲將軍領兵,日夜兼行渡過三戶津與秦軍交戰,再次將其擊敗。
而后項羽率領全軍又于污水上大破秦軍。
章邯無奈只得再次派人來見項羽,想要訂立和約。
此時,范增前來上報:“我軍現在軍糧越來越少,不宜久戰。”
項羽這才擔心了起來,點了點頭,同意章邯投降的意愿。
于是在秦二世三年七月,項羽和章邯約在洹水南殷虛上相見,并訂立盟約。
于是,項羽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上將軍,率領秦軍為前部,行至新安。
此時,劉邦所部楚軍進兵已至武關東面,于是派魏人寧昌出使秦廷,秦丞相趙高弒殺秦二世,令使者回報劉邦,想要和劉邦約定平分關中。
劉邦不滿的說道“他一個太監,一個階下囚憑什么與我平分關中。”
張良獻計,“讓酈食其、陸賈勸降武關秦將,趁此機會襲取武關。然后再奪取漢中,巴蜀之地。秦朝便無最后一絲抵抗之力。”
劉邦聽后張良的建議,點了點頭。
隨即劉邦一面率軍西進,一面令酈商等將攻取漢中、巴、蜀等地。
接著楚軍再在峣下擊敗秦軍,這樣劉邦所部楚軍進至秦都咸陽附近的藍田。
秦廷在組織了最后的力量與劉邦軍大戰于藍田,劉邦軍大破秦軍。這樣秦朝便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秦二世三年十月,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在軹道旁,向劉邦獻上了傳國玉璽。秦朝至此滅亡。
劉邦進入了咸陽后,以“關中王”自居。
看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劉邦有些留戀,準備就此住下。
樊噲勸道,“大王,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鑒,切勿貪圖享樂。”
此時的劉邦根本聽不進去,在秦宮內與美女作伴,美酒佳肴數不勝數。
直到白云帆和張良親自來勸。
“大哥,城外的項羽可是在虎視眈眈的看向咸陽,他日到達于此,定會向我們索取。”
“主公之兵,與項羽比之如何?”
劉邦無奈只好率軍退至灞上。
到達灞上之后,便召集當地的名士,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劉邦得到了民心的大力支持。
項羽消滅了秦軍主力后,即率諸侯軍向關中挺進,行至函谷關,發現有兵守關,項羽軍無法通過,又聽說劉邦已經攻破咸陽。
項羽大怒罵道,“我在北面抵擋秦軍主力,劉邦何德何能入主咸陽。”
“當陽君聽令,即日率軍攻破函谷關,直取咸陽。”
項羽軍隊實力雄厚,四十萬大軍很快攻破函谷關,駐扎于新豐鴻門。
此時,劉邦十萬軍隊駐扎灞上。
見此陣勢,項羽準備是攻下咸陽,劉邦立即召集眾人商議如果應對。
張良首先說道,“大王,現在項羽四十萬人,我軍只有十余萬人,不可正面硬碰,否則到時候項羽定會屠戮我軍至一個不剩。”
“依我看啊!大哥,你不如交出傳國玉璽,表明其意,取其咸陽只是順勢而為,并無心占巨,我軍來次已久,都是暫居灞上,而非進駐秦皇宮。只為等魯公前來。”
白云帆踱步措辭緩緩道來。
大家都同意白云帆的看法,點頭示意通過。
此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私自面見項羽。
“大將軍,劉邦想在關中稱王,并且用子嬰為相,珍寶全部占有。”
項羽有些猶豫。
范增也隨即說道,“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入關后卻不取財物女人,志向不小,應該趁早殺了他。”
項羽開始起凝,“這樣,明日設宴邀請劉邦前來赴宴,一則試探其忠心,二則拿到他手中的傳國玉璽。”
“少主,英明!”
范增拜別,隨后便安排明日設宴中的刺殺,這是刺殺劉邦的最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