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嬴政看了安心的東西,是那堆積成小山的奏章。
嬴政滿心歡喜的看著這些奏章,換好了袍服,隨后刻意當著眾侍衛的面整理了衣飾,這才展袖正襟危坐在桌案前。
他信心滿滿的打開奏章,下意識的就道,“召有司前來。”
鄭望之上前,“官家,召有司?”
“便是通曉國中所有法律法規之士。朕要處理奏章,凡事要有依據,自然要用法律來裁決,以此才能彰顯公平公正。”
“官家,大宋凡事都決于官家一人,不過官家想要處理奏章,那就召陳侍郎來便是。在大宋,官家身邊最重要的機構主要有三個,為首的就是中書省,取旨、審議、施行三權全部歸于中書省。您不是剛封了陳侍郎為中書侍郎嗎?若要找人協同處理政事,找他來便是。”
“日后,都稱呼朕皇帝陛下。”
鄭望之一臉為難,但是他知道自己肯定拗不過皇帝,所以就道,“微臣遵命。”
“這中書侍郎,照你所說,他當是朝中肱骨,不二之臣。朕現在覺得朕對汪伯彥等人的加封有些草率了。”
“官家~陛下,旁人之心微臣不知,可是陳侍郎是一片赤心。”
“怎么講?我見他似乎對你頗有意見,你卻為他說好話。”
“陛下,這位陳侍郎在先太上皇在位時期,以右司員外郎出使遼,他一歸來就請加強邊備。宣和二年,遷御史中丞。時方臘起義,他認為蔡京、王黼、朱勛皆不能辭咎,宜正典刑,被貶黃州安置。先帝即位,復起為御史中丞,劾姚古擁兵不援太原,罪可斬。”
“太原——”
一提起太原,嬴政就頭疼。
“如你所言,這個陳過庭他是積極備戰一派。”
鄭望之答道,“他為人持重,為官幾十載,居然在眾臣面前沒有落下半點不是。可是,也沒有做出什么有用的事情來。”
嬴政心笑,“看來他是混跡在你們主戰派和議和派之間。”
“陛下,他可從來都不主張議和。一開始微臣也以為他是墻頭草,后來才發現其實陳侍郎只是能做的事情就做,做不了的事情他不多言。看似什么都不做,實際上他做的比誰都多。”
真正的實干家。
嬴政想起來了他的老丞相隗吉。
做的比說的多,嬴政喜歡這類人。
實在。
“陳過庭,朕要見他。”
“那臣去請他過來。”
“你是朕的軍前計議使,負責對金外交事務,請人過來跑腿這種事,大材小用。”嬴政說著,看向一旁昏昏欲睡的張若水,“張若水——”
“官家——”打個盹兒的功夫,感覺過了一年之久,看著嬴政那張臉,張若水后知后覺,怯弱的道,“陛下。”
“你打算慵懶到幾時才能打起精神來?”
鄭望之提醒道,“還不去請中書侍郎過來。”
“遵命。”
“你方才說他彈劾姚古,這是怎么回事?”
“姚古為姚兕次子,姚雄胞弟,陜西三原人。以戰功升任熙河經略使。月初金兵逼近京城,姚古和秦鳳經略使種師中及折彥質,折可求等率兵勤王。當時朝廷命令種師道為京畿,河北路置制使,種師道與姚古的兒子姚平仲已經先率兵入京衛戍。先帝任命任命姚平仲為都統制。”
鄭望之說著,順手摸了頭上一把汗下來。對皇帝來說,不熟悉手下的將領和臣子,這將是為帝的大忌,是嬴政現在最大的短處。不能被其他人察覺到,如果他身邊混入奸臣被誤導,倒時候可就完蛋了。
“但種氏,姚氏兩家向來都是陜西名門望族,兩家弟子爭強好勝,各不甘服下。姚平仲怕戰功被種氏家族獨占,有所顧忌,藉口說士兵不宜速戰為由,打算連夜奔襲敵營,但情報被泄露,結果導致失敗。”
“及宋朝與金國和議,金兵撤退。朝廷詔令姚古、種師道、折彥質、范瓊等將領兵十萬護送金兵撤走。”
嬴政可不知道有這回事情,“護送金兵撤退?我在帳中,我怎么不知道此事。”
“凡事,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嬴政恍然大悟,“莫非正是先帝最后發的那道政令,是影響種、師兩家軍隊變節的根源所在。”
“一心跟著陛下的人,以我所見,只有種家軍,兩湖軍隊都是奉宰相李綱之命,看的是李綱的意思。姚氏帶領的軍隊,不過是投鼠忌器。且大軍駐扎在一起,多有互相通風報信者,聽說陛下要清君側,紛紛響應。”
“金軍見宰相并無率軍護送之意,紛紛在次日清晨便撤軍而走。”
“次日清晨?”
“正是您初到軍營后的第二天。”
嬴政聽完,不由得感嘆,“好險——”
“但是陛下順利繼位了,而且得到了汴梁城上上下下的擁護。如今正在力挽狂瀾。可見是上天庇佑陛下。微臣原本不信天命,跟在陛下身邊,這才相信凡事冥冥之中自有神明左右。”
“種將軍可有消息傳來?”
“這恐怕最短還要一日才能傳來消息。”
“宰相現在在做什么?”
“在樞密院。他知道陛下要單獨設立軍機營處理對金事務,現在正和種師中將軍在樞密院分理奏章。”
這個李綱,積極的很。
朕沒有讓他做的事情,他自己就去做了。這可是僭越之舉。
這要是在以前,朕早把他腰斬了。
嬴政聽罷,這便定下心神開始處理奏章。可是他一口氣連看二十幾封奏章,但是卻沒有批復任何一行。
嬴政合上奏章,一閉目,腦海里浮現出千軍萬馬齊齊支援汴梁城,但是卻因為路途遙遠,沒有輜重補給,紛紛停滯在半道。
最后不得已折返……
這個時候,陳過庭早就到了,只是他作揖了三次,嬴政都沒聽見。
因為嬴政閱覽奏章實在是太認真了。
嬴政一抬首,剛好是陳過庭,身穿皂色袍服,頭戴長翅帽,他相貌儒雅,但是身形非常消瘦,雙眼凹陷,神情冷峻。
“微臣拜見皇帝陛下。”
嬴政把案上堆起來的二十七封奏章遞給他,陳過庭一一拿起來看了。
嬴政摸了摸自己光潔的下巴,驚覺自己的胡須還沒生出來……
“本來可有五十萬大軍支援,金人見五十萬大軍,必然是會棄械投降。但是現在,他們都因為輜重不足,被困于道路,還有一些軍隊已經無功而返。詔使進京勤王退敵,眾將士一心為國千里迢迢前來支援,汴梁卻不能供給物資。此舉不亞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此番失信于眾將士,恐怕下次汴梁城再有危機,便沒有人愿意來了。”
眾將在邊上聽著,心中熱騰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