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謝陛下圣恩。”
其他諸臣也道,“陛下英明。”
“都退下吧。”
眾人這才離開。
……
這個時候,暮春三月將至,春風和暖,燕子在紅色宮墻邊、柳樹叢中飛舞,宮中雖然掛著素縞。
一行文臣武將從夾道中走過,其中武將臉上都洋溢著光彩。
種師中難得這么輕松,雖未報仇,但是聽了嬴政一席話,他有了底氣和自信。
只有擁兵之將才會這么自信。
“我感覺有陛下在,不出一年,金人就要被趕出中原。”
種家將領自然也跟著附和。
姚平仲很不服氣,眼看著趙構登基,但是新皇帝陛下明顯更器重種家軍。若不是汴梁城中突然民變、士變、兵變。他才不跟著趙構呢。
但是文臣可不這么想,他們知道大宋內部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外部的危機看似好解決,但是內部可就麻煩咯。
陳東也在想,他這個御史中丞能做幾日?
陳過庭,他仍舊面無表情,一路上他回味著皇帝的話,只是讓他們自信些。陛下篤定,一旦金人知道我大宋內部齊心協力抗金,就一定會退兵。
不知道李綱是怎么想的,居然跟著附和。
兵馬未到,糧草不足,南方諸臣尚且不知道宮中政變。
還有……
積極抗金,文官集團必然會和新皇帝拼命。
陛下太年輕了。
于是走到一半,陳過庭頓時止不住的搖頭。
抗金是小事情,大宋內部才有大問題,這件事短時間根本沒有辦法解決。
于是種師中等人遠走,他卻獨獨留在原地。他是中書,他要陪在皇帝身邊處理奏章。等李綱二人出來,到時候他再進去提醒皇帝。
陳過庭正在廊道里徘徊,路上卻遇到一個太監,此人正是丁元慶。掌管皇城司之人。
這人見到陳過庭,便停了下來。
“見過陳中書。”
“丁公事安。”
陳過庭說罷,就要走人。
“陳中書,我有事求見陛下,只是如今陛下身邊都是宰相安排的兵衛,我無法接近陛下,還請陳中書引薦。”
消息傳的這么快嗎?居然連新皇帝讓他人自稱陛下這種細節都知道。
陳過庭便停了下來。
……
垂拱殿內——
春風和暖,只是相對冬日而言,吹過來照舊是涼風習習。
嬴政、李綱、鄭望之三人團坐在一起。
“朕今日召見了中書侍郎,問了許多問題,對我宋如今的弊病也有所了解。朕想聽聽二位對大宋內部官制的看法。”
李綱應道:“冗官冗兵冗費。”
鄭望之跟道,“同時又積貧積弱。軍隊看似數量龐大,實際上實力弱小;看似大宋商業繁華,實際上百姓貧困,無米充饑。”
李綱主動道,“吏治腐敗,是根源。高額的俸祿到手,隨后就去強行收購兼并土地,土地愈廣,財產越發豐厚。士大夫之族實力越是強大。是故臣以為,改革內政,是必然之舉。”
“知道朕為什么獨設軍機營嗎?”
“陛下想要阻斷議和臣子再來進言,以繼續抗金大業。”
“這是對外的說辭罷了。朕要用軍機營對抗朝中士大夫,所以抗金之戰,不是禍患,而是機會。”
鄭望之幾乎是一直跟著嬴政,他早就明白了嬴政的意圖。
“陛下想要借金人來犯之機,調動天下兵馬馳援,以此封賞一部分抗金派,也借此機會,重振朝綱。”
李綱聽了,頓時也悟了。
“朝中權奸之臣,一向擔心我等主戰派對外出戰,怕的就是我等一旦成功,到時候得到大權在握。陛下這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借助抗金事業,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朕正是此意。只是此事,有些兇險。”
“內憂外患之際,殿下出動站出來,意欲扛起大宋,重振山河。李伯紀自然也不會拋棄陛下。”
鄭望之自然道,“顧道愿意此生追隨陛下左右,不離不棄。”
“既然如此,那咋們就開始動手吧。如今朕手中只有一座汴梁城和三十萬軍隊。要想重新洗牌,就得借助軍隊的力量。此次金人入侵,間人活動的跡象太明顯了。”
“所以,朕要顧道你在這件事上下大力。朝中的奸佞,暫且不必管。但是軍機營中,決不許有間人滲透進來。金人的間諜也罷,我朝內部求和派的間諜,一旦發現,直接處死,不用報朕。”
“臣遵命。”
“至于顧道你,朕要你和陳過庭聯手,把財政大權奪回來。太原的危局,全在于糧草能否供應。獨設軍機營,抗金大事自然順暢。一座汴梁城,再加上三十萬大軍,已經足夠應付金人了。”
“但是糧草的問題,后軍協調之事,非你李伯紀主事不可。只要糧草的問題能夠解決,太原和汴梁,都可安然無有。到時候朕還可以得到一座太原城。”
李綱聽了這話,只覺得不對勁,“只有汴梁和三十萬大軍,陛下為什么會這么認為,陛下是先帝親自傳位的人,又有我等支持。雖然天下各州到時候知道陛下即位,可是單憑這抗金一事,也絕不會落得無人支持的地步。陛下未免太過悲觀。”
“伯紀,你大意了。不出半個月,南方必然有人造反。屆時,汴梁城危矣。天下本就大亂,只是很多人還在迷夢之中沒有清醒。朕此時以這種方式繼位,本就是冒險。所以,我們要做最壞的準備。”
李綱聽了,覺得嬴政這樣謹慎些沒有什么不好。“陛下所言不無道理,不過以微臣對大宋軍民臣子的了解,若是他們了解了陛下是怎樣的人,一定都會前來效力的。”
“那那些文臣呢?錢糧在誰手里?”
李綱默然。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兩湖地區,西北地區,臣親自走一趟。這兩塊地方,距離陛下最近,也容易掌控,太原危急,也全看這兩個地方。”
李綱說著,隨身就把袖子里的地圖給拿了出來,他鋪在地上,用筆墨圈住了三個地區。
兩湖地區,西北重鎮,太原三鎮。
“讓太宰去走一趟。你留在這里。”
“太宰?吳敏?”
“對,讓他與汪伯彥等人走一趟。”
“他們能行嗎?微臣說句不好聽的,這些人只是見大軍圍城,而他們已經跑不掉,見我等擁立殿下登基,所以才倒戈相向。未必是真心實意為陛下做事。”
“那就更要讓他們出去,而不是讓你出去。放出話去,朕要裁撤一些機構,降低官員的俸祿。如果他們能夠把事情辦成了,活著回來。朕也沒有什么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