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課上,茉莉拿出師父的贈書,準備好好閱讀。
正巧,陶師姐從她桌前過。
“我最喜歡‘躍遷’這個詞了!”陶老師溫柔笑著。
“它代表著生命的升華。”
“啊!”茉莉有些吃驚。她拿到這本書時,曾對書名好奇。于是,茉莉趕緊查了一下“躍遷”的解釋。
“躍遷是指原子中的電子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的能量以后,由一個量階到另一個量階的過程……”原來這個詞居然是這樣的意思。
“陶師姐的說法那么有意境,而查出來的,怎么是這樣的解釋呢?”茉莉不解地想著。
陶師姐看到茉莉頭頂陸陸續續飄出來的句子,笑了起來。
“茉莉,你查到的是它的本義。”陶師姐笑道。
“哦,陶師姐,難怪,你的那個解釋好有意境呢!我好喜歡!”茉莉豁然開朗。
陶師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再補充一下。”
“躍遷用來表述物質狀態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不是表象性的,而是內在質的變化。
生命層次存在三種――常人、全人、覺者。從常人到全人,從全人到覺者,每一次生命層次的改變就是一次躍遷。每一次躍遷,意味著身體和靈魂的死亡,同時又意味著新生。”
茉莉聽地呆住了:原來這么一個看似簡單的詞,居然有這么深的含義。
“常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普羅大眾。心被心外之物所役,無法自主,不能完全做自己。
全人,指善于契合天道的全德之人。他的人格完整,心能自主,能夠完全做自己,憑借自己的力量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覺者,就是覺醒了的人。他獲得了無上的智慧,看透了生命的本質和真相,不再有煩惱和迷惑,生命狀態達到圓滿。”
茉莉正思考著,陶師姐又做了進一步的延伸。
“天啦,原來還有這么豐富的意義!”茉莉心里暗暗驚呼。看陶師姐的眼神滿是崇拜。
陶師姐又接著拿出以前寫的一篇文章:《在世生命層次死亡——談生命的另一種狀態》
茉莉趕緊接過書,閱讀起來。
“每天都在經歷‘死亡’。原來是殺死‘自我’。懂了一點。”正當茉莉還在閱讀時,汐暮師姐也慢慢一邊品一邊說道。
“這種死亡是自我的死亡,而非肉體的死亡。死亡的同時意味著重生。”陶師姐回著汐暮師姐。
“真正的修行人,每天都在經歷這樣的‘死亡’,每天都在重生。不斷超越人性的貪嗔癡慢,就是一次次經歷死亡到重生的過程。”茗師姐也點著頭,參與進了話題。
“懂了!我感覺自己也重生了!”回想著自己寫作,戒了抖音的毒,茉莉有些激動地笑道。
“只要愿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修行人,每個人都是修行人。人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思想也應該和身體一樣,隨時更新、放下執著。經常懺悔,盡量讓過失不過夜。”茗師姐思考著,看著茉莉說道。
“新我誕生于舊我之上。不斷地摒棄,不斷地新生。”歸雁師姐也不知什么時候加入了話題。
“我經常后悔,但好像沒懺悔過。”茉莉想了想說道。其實這個時候,茉莉對“懺悔”有著一種抵觸。
“中醫講的,后悔最傷心包經。”茗師姐看著茉莉,溫婉道。
“我母親家的樓上,有一個老阿姨,她好像信基督,她經常懺悔,有時懺悔到不能自我。所以,我總感覺懺悔,會讓人不自信。不知道可對?”茉莉望著茗師姐問道。
“懺悔不等于自責,更不是和自己對立。我理解的懺悔,是懷著對自己,對大眾的愛,成為更好的自己。”茗師姐一聽,茉莉把“懺悔”誤解了,趕緊解釋。
“哦,我感覺她是一種過度自責,所以,我一直理解懺悔就是那樣的。”茉莉自言自語著。
“曾經聽過一位法師開示,懺悔是在心里虔誠地想一下,然后不斷改善。不是自責。”茗師姐笑道。
茉莉聽完,釋懷了。原來是這樣,表象是不可相信的。
今天,弄明白了兩個詞“躍遷”、“懺悔”。茉莉心里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