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父親用自行車帶著我去姥姥姥爺家拜年。妹妹不高興,坐在地上打滾撒嬌,非要跟我們一起去。
母親怎么樣哄來哄去,都不好使。父親心軟,三個兒子就一個小棉襖姑娘,不得不勸著母親,讓妹妹坐在自行車前面大梁上,禮物用繩子栓在后面車架子上面,滿滿當當出發李村。
父親蹬幾圈自行車就囑咐我們一聲,要抓緊了,否則掉下去會摔傷的。妹妹抓的緊緊的,屁股撅起來,緊貼大梁,看樣子是真的害怕,不知道哪一個坑就會把她顛下來。
李村離我們家只有一公里,站在我們村觀音廟二層平臺上面,就能夠看得到我姥姥家的大平房。有時候我大舅會用紅旗給我打旗語,舅舅是海兵退伍,在部隊就是一個旗手,專門負責海上的交通信號發送。
舅舅只教給我一面旗幟從下往上迅速升起,表示指揮官要求全艦船員集結,意思就是要我馬上來李村的意思。
因為我跑的比較快,會迅速從家里跑著去李村,舅舅照顧我,肯定是給我做了好吃的。
有時候我和我妹妹一起去,當我們家里有事,或者不能去的時候,我就爬上觀音廟二樓平臺,用紅旗迅速落下,表示不能去。看到舅舅不停的上下揮動旗子,意思是強烈要求馬上過來的意思,我也是抵制不住美食的誘惑,立刻旗語打出去,從上到下迅速落起紅旗,表示立即出發。
到現在,我看到紅旗就會想起舅舅,紅旗成為了我和舅舅之間的感情符號。
舅舅用紅旗加深感情符號的做法特別好,我現在和朋友或者家人加深感情的時候,也采用這種借助感情介質的方式。
比如我和我老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給他一條羊毛紅圍巾。我和老婆之間的認識,是經過我表姐介紹的,我老婆是我表姐的小姑子,這種親情關系的存在,你一般媒婆介紹的,關系要穩固的多。
其實我去和他見面,第一想法就是要給他買一種感情的介質,經過思維對比篩選,還是花了2塊錢,給他買了一條羊毛紅圍巾。
紅色代表著熱情,也代表著強烈的愛情,也可以比喻自己的愛心,我們中國的女孩兒大都是喜歡紅色的。
在我們那個80年代,羊毛對于普通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奢侈品,就像現在女人追求的外國名牌包包一樣。
假如一個女人能圍上羊毛的圍巾,或者是穿上羊毛線織的毛衣,那就代表著他很有身份,身體很貴重。也是一種身份的符號吧!
80年代我們男人心中的女人偶像就是劉曉慶,我們找老婆的標準,就是按照劉曉慶的樣子去找。
我的老婆和劉曉慶差不多,大眼睛厚嘴唇,見人就笑。我看到她拿到毛羊毛圍巾的第一印象是,不停的用手撫摸,這種動作應該表示特別的喜歡。
隨著社會時代的大踏步發展,雖然圍巾迅速變成普通的商品,但是我看到我老婆一直把圍巾珍藏著,而且還用塑料袋密閉著,這應該就是愛情甜蜜的唯一見證了。
父親騎著車突然摔倒了,妹妹趴在地上嗷嗷大哭,我的腿也被壓在了車架子上面。父親抱起妹妹安撫著。
過去70年代的農村道路全是泥巴路,不像現在的道路都是水泥柏油路村村通。特別是村和村之間的通道,因為行人特別多,即使下著大雨,過去走親戚,做事情,都是跑步進行的,下雨不會受多大影響,行人也是不會停歇的。
在農村能夠騎上自行車的人,并不多的。計劃經濟時代,購買任何東西都需要計劃指標,購買糧食有糧票兒,購買布匹當然有布票了。特別是購買自行車,這是一種高級的奢侈品,就像我們現在家里人,買了一輛勞斯萊斯一樣。
不說有錢沒有錢,沒有購買憑證是不行的。我們村里最多有六輛自行車。
我父親在學校上班,除了工資以外,還有一定份額的票據指標。當時我年紀特別小,只知道父親買了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鄰居們都圍著自行車議論來議論去,聽他們說這種二八大杠是日本進口的。這種日本進口的二八大杠自行車只有我父親這一輛。日本進口的自行車也叫洋車。所說的大扛就是妹妹坐著的自行車橫梁。
后來我們國產的金鹿自行車,他們還生產了一種26式彎梁自行車,這種自行車特別適合孩子練習,特別適合女孩子上下班,在80年代特別的流行。
女孩子能騎上這種彎梁的自行車,現在的生活來看,就是天天開著寶馬車上下班兒。
自行車在平坦的路上騎著是很舒服的,但是大王莊通過李村的道路是泥巴路,因為行人踩的全是坑坑洼洼,加上地排車壓的都是溝溝壑壑的,自行車在這樣的路面上行駛是特別困難的。
我看得出父親騎著車,額頭上已經冒著熱氣了,也可能是因為前面拖著自己的小棉襖女兒,后面帶著自己的親兒子,緊張之余,加上泥路不好走,又擔心車架后面的禮品被摔壞,頭上不冒汗才怪呢!
爸爸抱著妹妹說,我們推著自行車過去吧!新元你推著自行車走。
我拍打著身上的泥土,高興的站著起來說,好的我喜歡。
推車的時候注意點,不要摔倒了。
父親這輛自行車也是剛買來兩個月,父親特別愛惜這輛自行車,是絕對不允許我推出去練習騎車的。
我們村里的男孩子都以會騎自行車為榮,因為自行車數量特別少,騎自行車的人更是少。自從父親買了自行車以后,我的最大夢想和勇氣就是要練習自行車。
今天終于有機會可以推自行車啦!我特別高興,用盡力氣把自行車扶起來,邊走邊保持自行車的平衡,因為特別看重這輛自行車,推了沒有幾步就倒下了。
自行車倒下的聲音驚動父親,他迅速放下妹妹,過來把自行車扶起,這自行車觀察,是不是哪個地方摔壞了。但是從來沒有問我是否摔壞了。
從父親的這一表現來看,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一絲絲的傷痛。難道父親關心自行車的程度遠遠大于關心我的程度?父親的這一個無意識動作,其實是無意間刺痛我的心臟。
過了50多年了,我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心還會有滴滴點點痛。
雖然父親不因為路面不好走而摔倒自行車,他沒有批評我,但我從他的眼神當中,還是看到一絲絲的埋怨。
父親教給我說,要想保持自行車的平衡,人體本身不能隨著自行車傾斜,你要把自己的身體作為一個主體,自行車作為一個你的支撐點,兩者配合才不會摔倒。
自行車要倒了,你自己的身體通過力氣的大小來調整自行車平衡。
以后做任何事情,不要把這件事情看的特別重,應該調整自己的思維和動作,想辦法去控制這個事情。
以后處理每個事情,古人說的首先要冷靜,想一想再去做。你這種推車子慌慌張張的樣子,自己本身就亂套了,別說控制自行車了。
我按照父親說的冷靜的做法,再去推騎自行車,果然好了許多,你動我不動,你動我就控制你,這種辦法真的奇妙,我特別高興的說,(大大)龘龘,我會騎自行車啦!會推自行車啦!我會推自行車啦,你能讓我學習自行車嗎?我會小心的,不要擔心我摔壞了。
我推著自行車慢慢走,現在路邊有的人躺在地上,還有的是自行車躺在一邊,人躺在另一邊。
我對大大說,大大你看,他們這是干什么呢?
父親說,不要理會他們,酒都喝多啦!
妹妹也好奇的問,那他們為什么會喝多呢?
這個你們兩個應該明白,農村人沒有錢,平時是沒有錢買酒喝的。只有到了春節,走到親戚家里才能喝酒,不花錢的酒,當然要多喝一點嘍!
我對妹妹說,妹妹你不知道嗎?我大爺也是買不起酒喝的。就是特別貴的那種散酒。
父親耐心的說道,酒作為我們中國古代祭祀的禮品之一,古代的所有發生的大事情都與酒有關。對酒當歌、斗酒百篇、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朝有酒今朝醉、杯酒釋兵權、美酒佳肴,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逢知己千杯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詩朋酒侶,撒酒為盟等等等等等,成語都是與酒有關的太多太多了。說明酒在社會發展過程當中的地位是極其高的。酒本身并沒有什么,它代表的一種最高規格的招待,也可以是禮儀禮節當中的最高級別。
當然我們農村招待客人也是要采用這種最高級別的招待方式,喝酒是當然首選的,喝酒喝多一點也可以理解,喝酒解百愁嗎?
我問父親,喝酒為什么會解愁呢?他們都有些什么愁呢?
你年紀還小,會懂得人生的是是非非,等你長大經歷過了就知道啦!但是我們家的規矩就是不能飲酒,你看我們家里的人沒有幾個喝酒的吧?除了你大爺喝一點點。你大爺喝酒不是為了解愁,而是他干農活兒太累了解解乏。
妹妹說,他們都躺在地上不冷嗎?是不是要把他叫起來送到家里去呀?
父親說,酒會發熱的,躺在地上是沒事的,他們躺一會兒,就會起來回家了!或許他們通過多喝點酒,醉一下,躺在地上多休息一會兒,就能夠把一年的煩心事忘記了。你看看這邊也有一個吧?估計前面還會有。這是他們一種解壓的生活方式,我們還要急著去走親戚呢!你姥姥姥爺還有舅舅已經等的著急啦!
妹妹看著在地上的人說,你們快回家吧!不然會凍壞的。果不其然,有的人抬起頭看了看,還會笑著說,謝謝小妹妹啦!我現在就慢慢回家,你們新年好呀?
我從倒下的人嘴里喊出的,帶著暈暈乎乎含含糊糊的新年好當中,體會到了大年初一真心給村里大家拜年的深情味道!
我們也回復新年好,你也過年好!我們回復的新年好當中,只是應付的一種語氣。口氣當中并不具備深厚的老鄉問候祝愿之情。
舅舅早在門外等待我們,看到我會推自行車了,高興的孩子一樣。姥姥姥爺早就等在門口了,抱著我們又親又熱過后,接下來磕頭大禮這種禮節是不能含糊的。
父親在前面,我在后面跟著學習,姥爺一個勁兒的夸獎我磕頭的姿勢和行禮風格很標準,將來一定是一個好苗子。
妹妹也跟在后面學習,姥姥笑著過來把他抱起來說,小女孩兒不要學習這些,以后長大了,還要學習紡線織布,繡花彈琴什么的,還有要學習好,好好讀書就好,快來姥姥這邊,給你好吃的,快來呀我的小女兒!
姥姥看見外甥女兒就像看到自己的女兒一樣親切,一口一個小女兒,高興的啊合不攏嘴!
古人說隔輩兒親,姥爺姥娘疼外孫那是沒有二心的,這一點在親情的方面是不容置疑的。
初二這一天,舅舅準備了四座大席,都是姥姥娘家的孩子和孫子。過去不像現在一樣,都要給自己的舅舅老娘姥爺要紅包,過去是沒有紅包的。
自己去舅舅家里拜年,應該孝敬的是姥姥姥爺和舅舅舅媽,不應該變成給上一輩兒要紅包的由頭。不太喜歡現在這種方式,年味兒變得沒有親情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