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期末考試結束了,意味著三年級已經宣告結束,我們和歐陽老師重逢的日子又近了。
歐陽老師是我們一二年級的班主任,本學期因為她生寶寶休產假,所以學校臨時給我們換了一個新班主任。校長擔心家長們無法接受,更擔心我們有排斥心理,不能和新班主任好好相處,于是開學的時候組織了一場特別的家長減免會,說明了其中到緣由,并向家長們鄭重介紹了新班主任——“李晨老師”。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歐陽老師從一年級開始教我們,相當于是我們的小學啟蒙老師,見證了我們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自然感情頗為深厚。而且經過兩年多的朝夕相處,大家早已適應了她的教學風格,加上她非常的認真負責,家長和學生們都對她給予了高度評價。
我們曾經以為,歐陽老師會像其他班的老師一樣,一直把我們帶到六年級。
然而,三年級上學期,歐陽老師結婚了,不久后又宣布懷孕了,肚子越來越大,但她依然堅持站著給我們上課,只有中午陪我們吃飯的時候才會找一條小凳子坐下來,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看著我們一頓狼吞虎咽。
我的成績在班上并不拔尖,上課也總愛開小差,用老師的話說就是“神游”,語文基礎打得不扎實,歐陽老師很著急,自然給了我比較多的關注。一旦發現我上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盯著窗外嘰嘰喳喳的小鳥,她就會想各種辦法把我從神游中拉回來。為了幫我提升成績,有時候還會在課間或放學后給我單獨補課,只要我的成績有所上升,她便會毫不吝嗇地贊美和表揚我。我很敬重她,也很喜歡她。
歐陽老師生完寶寶出院后,班委會的家長們提議去她家探望她,我媽媽是家委會的成員,自然少不了她的份。
探望的時間選在周末,我們都非常激動,早早地來到了指定的地點集合。歐陽老師見我們一直沒上樓,竟在她老公的攙扶下親自下樓來迎接我們,和我們一一打招呼和擁抱,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家里玩。
我們一行人跟著歐陽老師上了樓。歐陽老師的新家布置得很溫馨,茶幾上擺了很多我們愛吃的零食,小寶寶則安靜地睡在靠窗戶的搖籃里。
其他同學都被零食吸引了過去,紛紛挑選自己愛吃的零食,有的還把零食裝口袋里準備帶回家吃。
媽媽笑了笑,沒有說話,徑直朝小寶寶走過去,我也跟了過去。
“小寶貝睡得可真香呀,長得很像歐陽老師呢,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媽媽看了看小寶寶,和歐陽老師及她的婆婆說道。
“剖腹產,生下來有七斤多。”歐陽老師摸了摸肚子,再看了看小寶寶說道。
媽媽曾經跟我說過,生孩子很痛,甚至很危險,剖腹產需要把母親的肚子剖開,把寶寶拿出來后再把母親的肚子縫上,傷口很久才能愈合。
聽到“剖腹產”三個字,我的眼淚就忍不住往下掉。媽媽發現后,問我為什么哭,我也說不上來。
歐陽老師聞聲走了過來,幫我擦了擦眼淚,并給了我一個溫暖的擁抱。
她安慰我道:“歐陽老師沒事,傷口早就不疼了,你看現在歐陽老師不是好好的嗎?你喜歡吃什么零食,老師給你拿?”
聽到這,想到歐陽老師肯定吃了不少苦,我的眼淚就像決堤的洪水,嘩啦啦往下掉,身體還不受控制地抽搐起來。
“有段時間沒見了,他肯定是想歐陽老師了,在家里老念叨著歐陽老師呢。”媽媽急忙向歐陽老師解釋道。
“我的寶貝,歐陽老師也想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到時候歐陽老師可要檢查你的學習成果哦。”歐陽老師從茶幾上拿來一瓶旺仔牛奶和幾袋零食遞給我。
這次探望大家都很開心,玩得很開心,吃得也很開心,唯獨只有我幾乎從進門見到歐陽老師開始就在哭,直到離開歐陽老師家時心情才逐漸平復下來。這件事情,估計這輩子媽媽都會記得。
后來,媽媽追問我為什么會哭?我仔細想了想,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們是去看歐陽老師和她的寶寶的,又不是去歐陽老師家吃零食的。”
出人意料的是,對于我這些異于常人的“丟臉”行為,媽媽并沒有責怪我,而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媽媽說,良善是一種本能,共情也是一種本能。我的眼里看到的不是桌上的零食,而是歐陽老師和她的寶寶,并且能夠由此激發出內心的感恩與思念之情,感同身受地想到歐陽老師生產時的痛苦,這是很多同齡人乃至她們這些大人都無法做到的。希望我能一直心懷感恩與憐憫,做一個慈悲為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