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輕女老師,昨晚在接臺風,接到凌晨一點,就盼著能停課,莎莎心里也期待著,希望喜提一個休息日。
可惜,起床開窗,看到的是碧藍的天,云朵雖徘徊天際,醞釀風雨尚需時間。只得乖乖出門。甚至多加一節(jié)聽課,使原本就充實的一天更添疲憊。
家中水池再次漏水,蟑螂接二連三再現(xiàn),木質(zhì)家具和棉花被子散發(fā)出霉味,都讓莎莎想要逃離的心蘇醒。
為兩斗米折腰,為碎銀幾兩分居。
人生真沒有意思。
這個社會依舊遵循著貧富貴賤三六九等。回想起教科書上的動聽理想,那年滿腔熱情的自己,不僅汗顏。
為什么不能早早看清社會真相呢?在曠野白白多走幾十年。衣衫襤褸,食不果腹,被人輕賤。
雷聲轟轟,莎莎想到電腦插頭沒拔,難免擔憂。窗外淅淅瀝瀝的雨,洗得凈莎莎對世俗的貪戀嗎?
開始意識到金錢能帶來的生活安逸,不正是曾經(jīng)追尋的梨花院落溶溶月,青草池塘淡淡風的那一份閑逸安舒嗎?
是呀,她怎么沒想到這樣的生活是需要金錢來支撐的。而她的父母沒有為她積攢遺留財富,意味著,她就是要以自己的時間能能力等條件去置換金錢的呀。
她沒想過池塘里的魚兒多,灑魚食的人并不打算多灑呀。
為著三餐溫飽,曾經(jīng)高傲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小年輕學會了低聲下氣忍氣吞聲。甚至以諂媚的話語卑微的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
多少是自己情愿做的,多少是自己情愿說的。
別人可以為了求生存委屈求全,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呢?轉(zhuǎn)念一想,站著把錢掙了不行嗎?
自由的、自重的。這是一個每個人都有很多話要說的時代,很多很多的想法和感受,被聆聽的卻不多。
莎莎亦如是。
莎莎在嘗試表達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淺薄寡聞。人心的需求太復(fù)雜,她簡單的言語無法滿足他人聽入耳入心的入門條件。
當下的年輕人也不會藏著掖著,將不滿直接表達在嘴上行動里。莎莎好不容易熬到一個稍有經(jīng)歷的年齡,以為自己的浮浮沉沉或許可以給年輕人一點點啟發(fā)。不想在他人眼中是封建時期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哈哈。
原來好心背一定是好事。別人也不一定要接受。莫要自以為是呀。
于是,重歸沉默,沉默是她的抗爭。不干預(yù)你的生命,也不在意你的生命。各人自求多福。
最艱難的時間里你們當面插刀,也沒有什么未來值得期待。莎莎饒恕你們,卻不再相信你們。
人和人之間的情誼建立難,斷裂缺如此簡單。或許是莎莎太弱,隱忍,且想表現(xiàn)善良。真是好笑。
她忘了人心有萬重山,每座山的陰影都不一樣。如何期待自己在別人眼中存留自己希望的形象呢。
莎莎變得不管不顧,不再介意別人是否喜歡自己,甚至不給好臉虧欠自己的人。她要做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