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照常響起,悠揚的歌聲之后是動感的旋律,今天顯得不一樣,因為沒有了扯著嗓子大喊的小男孩小女孩們。生命力如此旺盛,如同這盛夏的艷陽。蔥蔥郁郁的綠樹。
莎莎在他們考完那天,沒有站在門口,目送他們離開,即使有一個可能性,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
或許,他們還會再見。
一年的相處,莎莎依舊有管不住的孩子,說話,下座位,干擾同學。
莎莎不能體罰,也不忍心用羞辱的方式。好言勸阻和言辭令色都不能長期制服。
他坦言,或許只有他父親把他打一頓他才能安靜下來吧。
這是一個長相非常不錯的孩子,眼睛里透著靈氣,愛動,愛說話,人際關系不良,習慣不好。真是讓許多老師頭疼。有頑強的意志力。堅決與老師、班干部斗爭到底。
他的父母從維護孩子,堅決不相信孩子如老師所說的那樣多問題。
現在轉變為正視孩子問題,主動尋求老師反饋他的問題。
如此,仍收效甚微。
莎莎擔憂,這個孩子時常氣到她,想要懷孕的她是否承受得住。如果她承受不住,她只能選擇主動逃離。如同去年一樣。
如何是好。她需要金錢,工作。為著以后的孩子儲備糧食。也為了自己能保持一個有事可干的狀態不至于陷入無盡的內耗。
也許想太多了,目前有兩個變數,一個是續約合同,一個是教招考試。莎莎在尋求出路。
她在申請保租房。期盼以較低的房租主到比較舒適的房子,為著待產和哺育。
這個過程中,亞倫也在努力,可是他能支付的條件實在有限。
莎莎不知道如何評價亞倫的行為,他最后的決定是先用手上的存款還本金,減少月供利息。
這意味著他手頭里沒有多少錢,沒有大風險抵御能力,意味著莎莎要主抗風險。
不過也還好,希望沒有,若真有大風險,也不是他們手上仨瓜倆棗能抵御的了的。
只要他的心能稍稍安定,不至于那么懼怕,此舉也未嘗不可。
或許他才是真正會運用金錢的人吧。在收入那么低的時候還敢高位買房。總在極限之間挑戰。將自己陷入緊張刺激中。或許這樣她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
莎莎稍感遺憾的是他的承壓能力顯弱,卻又私欲重。自我能力認知不清,且無力突圍。
不甘心過拮據的日子又不甘心支付改善生活的費用。
結婚兩年,坦然的讓莎莎維持她原有的生活,甚至要隨他吃廉價卻有食品安全問題的食物。
他能在外請客,比莎莎更多吃到好食物的機會,卻坦然如此做。
莎莎心灰意冷。這威脅到她的生命安全。久久不能釋懷。亞倫說他就一次半次,為什么揪著不放。
威脅生命的事需要很多次嗎?殺死莎莎這么艱難嗎?
亞倫的付出沒有白白的,基本上都會期待莎莎在其他方便有回報,甚至是對等的回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