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織女來到人間機緣巧合與牛郎結親成婚后,小日子倒也過得其樂融融。織女織布做飯,牛郎耕地放牛,日子清閑自在。
只是凡間的織物在織女手里是信手拈來,實在不夠練手的。于是織女讓牛郎在房屋周邊多種些用于織布的作物。這些倆人的屋子周圍種滿了用于織布的作物。牛郎還開了許多荒地種上了作物。這樣,日積月累下來織女便織了許多各種的布匹。織女便讓牛郎拿到市集上去買,并囑咐他一匹布可以比別人貴上一倍的價格。
牛郎帶著織女織得布匹來到市集上,剛開始聽說貴了一倍,很多人就不買了。但牛郎堅持不肯降價便宜,便有人聽了后專門跑來看看。結果,識貨的人還是有,一些有經驗的人看出了布匹織得很是精細,便二話不說地買了不少。這樣,又有不少人專程前來買布匹。很快,不到一天的功夫牛郎的布匹就賣完了,賣出了市價的兩倍。這樣賣了一個月,牛郎和織女便攢下了許多的錢財。倆人商量在旁邊蓋一座新的房屋和院子。鄉親們聽說了后一起前來幫忙。倆人又管吃又管工錢,不到一個月新的房屋和院子就蓋好了,倆人又添了不少新家具和用品,然后挑了個吉日搬進新屋,并請了鄉親們前來慶賀。鄉親們都說牛郎有福氣,娶了一個能干的好媳婦,終于過上了讓人羨慕的日子。牛郎和織女給每位前來慶賀的鄉親們送了一卷夠做一身新衣的新布匹。眾人在感謝之余,見布匹質量非常好,就有人要再多買些。牛郎織女便按市場價買給了有需要的鄉親們。鄉親們知道這布匹的市價是一般布匹的兩倍,便沒再多說什么,很痛快地買下了。
很快周邊十里八鄉的人,親朋好友互相傳,來牛郎織女家買布匹的人越來越多。有些大戶人家包括城里人都會慕名前來買布匹。牛郎不用再帶上布匹去巿集上擺攤賣了。
來買布匹的人多了,地里的作物不太夠用了。倆口子又買了許多地都種上了織布用的作物,還請了村里的人來幫著種植和采收。
在倆口子一邊積累財富時,倆人的兒子女兒也相繼出生來到了這個家里。當然這并不影響織女平時的織布。
當遠處城市的達官貴人也慕名前來買布匹時,他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這樣牛郎織布又買了許多地增加種植面積。周圍的鄉親們因為經常幫著倆口子種植和采收,也拿了不少工錢,都過上了很寬裕的日子。而牛郎織女也因賣布匹積累了很多的財富,成為了殷實之家。
牛郎家因為種的地多,原來的黃牛就忙不過來了。牛郎又買了一頭水牛耕地,并開了一塊水塘供水牛平時休息。黃牛則專門負責采收作物時來回拉車進行運送。
當王母娘娘發現織女來到人間時,織女拿出一枝萬年人參煮了一鍋水讓牛郎喝下。牛郎用煮好的參水喂兒女,又喂了黃牛和水牛。當王母娘娘來到他們家帶走織女后,牛郎用筐子挑著一對兒女帶著黃牛和水牛一起升空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拿出了銀簪當空一劃,劃出了一道很寬的銀河,將倆人隔在了兩岸。
王母娘娘收起銀簪后轉身離開。牛郎和織女隔河而望也沒有辦法。等王母娘娘離開后,黃牛和水牛口突人言讓牛郎取下它倆的四支牛角,然后各吹了一口仙氣,變成牛郎和他的一對兒女及水牛的模樣留在了銀河的這邊,水牛則駝著牛郎和他的兒女游過銀河到達織女的身邊。當水牛駝著牛郎返回時,黃牛的角又長出來了。牛郎取下黃牛的一只牛角又吹了口仙氣變成了黃牛的模樣。牛郎拿出織女給他的小船放入銀河,小船瞬間變大。牛郎和黃牛上了小船,水牛套上繩子后,拉著小船再次到達了銀河對岸。
這樣牛郎和織女一家人又團聚了。織女對黃牛的另一只角吹了口仙氣變成了自己的模樣。然后這一家人一起悄然返回到了人間,尋了一處山清水秀之地,用以前積攢的財富過起了男耕女織,清閑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