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元宵佳節
不到一盞茶功夫,楚蓉蓉等女也都前來詢問:“公子,青青說你讓我們比賽做燈籠,誰做的好你就幫她畫一幅肖像是嗎?”
關楊點頭:“沒錯,是我說的,不過要在酉時之前完成。”
“公子,你真好。”幾人齊聲道了個謝就都閃人準備東西去了。
“公子,你不來嗎?”已經走出門的雙雙回過頭來問道。
“我就不去了。”開玩笑,女孩子的玩意兒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去干什么?
酉時很快就到了,關楊宣布比賽結束。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被關楊評為第一的不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楚蓉蓉,也不是巧手無雙的雙雙,更不是做得一手好女紅的竇月兒,而是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的龍菲羽。真要比漂亮的話,其余四人的燈籠都比她的漂亮,比如楚蓉蓉做的是一個娃娃燈,一個女娃娃被她做的惟妙惟肖;而擅長做女紅的竇月兒則用絲綢做了一個八面宮燈,每一面都被她繡上了詩詞圖畫,美輪美奐……但是遺憾的是她們都沒有完成。而龍菲羽則只是做了一個很普通的大紅燈籠,就是平常人家大門外掛的那個,結構非常簡單,正是因為簡單,所以她的速度最快。在楚蓉蓉還在畫畫,竇月兒正在繡字的時候,她的燈籠已經完成了,所以她的燈籠被關楊評為當之無愧的第一。
龍菲羽得了第一,其余諸女并不是很服氣,但是誰讓自己的燈籠沒有做完呢?
“菲羽姐姐,你怎么想到做這種燈籠的?”
“時間不夠。”龍菲羽依舊是那個模樣,口氣沒有絲毫波動。
“額。”這個理由很正確,諸女無言以對。
“好了,比賽結束,龍菲羽獲得第一名。”關楊宣布,又問龍菲羽:“你是現在就讓我畫呢?還是明天再畫?”
“有區別嗎?”
“沒什么區別。”
“那就今天。”
“行。”帶著大家來到書房,畫筆顏料都已經準備好了。龍菲羽坐在椅子上,作淑女狀,但是關楊怎么看怎么別扭,她根本就不適合這種姿勢。
“菲羽姐姐,你站起來。”關楊干脆讓她站起來。
“???”雖然有點莫名其妙,但是還是一眼站了起來。
“不用那么緊張,你平時怎么站,現在就怎么站。”見她有點緊張,關楊安慰道。
“公子,你到底在干什么啊?”龍菲羽有點莫名其妙。
“沒什么,就是我覺得你這個姿勢不是很順眼,想讓你換一個好一點的姿勢。”
“這樣行嗎?”龍菲羽調整了一下。
“順眼多了。”關楊道,想了一下,拿了一把劍遞給龍菲羽:“你拿著這個。”
“嗯!這樣就太好了,別動啊。”
關楊的作畫速度很快,不然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畫出幾十張張門畫來。雖然給龍菲羽畫肖像要比門畫復雜,但是數量上有優勢。一個時辰之后,一幅仕女配劍圖就完成了。
“啊!!好漂亮啊。”秦青首先發出尖叫。
“公子!!!”關楊從沒想到一向端莊淑雅的楚蓉蓉會在自己面前露出如此媚態。
“公子!!!”竇月兒更是雙眼迷離,媚眼含波的看著關楊。
“公子!!!”這是溫柔似水的雙雙。
“公子!!!”看到了自己畫像的龍菲羽更是不得了,已經快要偎依在關楊懷里了。
“公子!!!”阿青也期盼的看著關楊。
“額,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我們出去看燈吧。”關楊試圖轉移話題。
“不行,我要畫像。”四女立刻發飆。
“咳咳!!不行啊,這幅畫像是作為獎品發放的,都給你們畫了,對菲羽姐姐豈不是太過不公平了?”轉移不了話題,關楊立刻轉移仇恨。
“公子,我不介意的。”
“你怎么能不介意呢?”關楊要哭了,想了一個辦法:“要不這樣,今天我們去看燈,以后有時間了我再安排幾次這樣的比賽,獎勵依舊是這個。行不行?”
“哼!!”秦青松開了關楊的衣袖:“這是你說的。”
“我保證。”關楊立刻保證。
“姐妹們,走了看燈去。”楚蓉蓉招呼一聲,率先走了出去,誰也沒有再搭理關楊。
“我……”關楊摸摸鼻子,就因為沒有幫你們畫畫,一個個的都不搭理我了,“果然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古人誠不我欺啊。
等關楊從屋里出來后,秦青幾人已經不見了人影:“銘叔,你看到她們人了嗎?”
墨銘道:“她們說要自己去玩,讓公子您不用管她們。”
“你和小石頭不出去嗎?”
“我們把手里的活干完。”墨銘舉了舉手里的元宵。“公子你先去吧。”
“……”沒人陪伴的關楊只好自己一個人出了門。元宵節在古代來說應該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個節日了。春節和中秋講究的是合家團圓,清明和端午更注重懷念先賢,所以元宵節應該唯一一個百姓們可以隨意狂歡的節曰。每當這一天,值此普天同慶之曰,百姓們固然是舉家而出,士大夫也大都傾巢出動。
元宵賞燈乃是慣例舊俗,每逢元宵夜,天下百萬百姓盡皆外出觀燈,不論大戶人家,還是貧家小戶都不免一盞明燈。淮南雖然比不得洛陽,但是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估計也有百萬之多,這百萬花燈于一夜之間綻放,使得淮南城輝煌燦爛,如人間仙境,難怪蘇味道有詩贊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至天一落黑,早已等待許久的百姓們不約而同舉家而出,不過半柱香的功夫,整個淮南城中已經是花燈滿天,照亮天幕的同時,也使整個城市亮如白晝,如同陷入火海,道道坊街人頭涌涌,摩肩接踵,正所謂‘哈氣成云,揮汗如雨’不外如是。
而這也正是關楊發愁的地方,他本來是準備去廟會看看的,但是他出來的有點晚,廟會已經是人挨人人擠人了。猶豫了許久的關楊一跺腳,挽起袖子不顧別人的喝罵,悶頭往里面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關楊終于鉆進了寺廟里,寺廟倒是比外面安靜得多,大家來這里主要是看廟會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進來上香。
站在寺院里往外看,關楊都有點佩服自己是怎么鉆進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就這一個小小的廟會就聚集了不下萬人。廟會,果然是最熱鬧的地方,上元節的廟會更是如此。有人賣東西,也有人賣藝。各種小吃攤位,更是應有盡有。廟會還沒有逛完,關楊就已經吃飽了,可見這里的熱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