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誕生以來對自然奧秘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
先人對世界的誕生之謎的猜想眾說紛紜。萬物不斷發展變化構成的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萬物因何而變化?究竟是如何變化?有無法則?是什么法則?又是何種力量在驅使著這個世界的變化?種種如此人們歸咎于天并謂之為——天道。
究竟何謂天道?各家說法不一。
《易傳·系辭上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幼學瓊林》曰:“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升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
各家著書立作闡釋天道,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雖各有說辭,但萬變不離其宗,終究是殊途同歸。人們奉行天道,遵循天的意,順成于天,以德立世,講究天人合一。
與此同時,人們漸漸發現了自然萬物的根本組成……
這是一個由炁組成的世界。炁行天下,一切事物皆由炁構成。一般存在于世間的炁,我們稱為自然之炁,它存在于各個物內,并且遵循天地法則游離于乾坤萬物。炁有著不同形式,不同狀態。即使同一物體體內,各個心形態、作用也不盡相同。
萬物皆因炁而枯,因炁而榮。炁盈則榮,炁虧則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