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相對久遠的故事。
在失去名字的城市里一起失去了名字的學校中,故事便是在這發生的。
宇星河,一個整天盼望著窗外但卻不曾與任何外人交流過的孩子,在平凡的日子里與大量的同齡人一起進入了學校。
因為沒有必要所以無人陪伴,獨自一人回避路上所有的問候進入所屬的教室中等候。
因為不曾提問也不曾回答所以沒人理會,這是他想要的結果,本以為這樣就能夠以相對緩和日常的從學校畢業。
但隨著其他人的出現讓他的想法完全落空了,戰斗就在教室里發生,老師也遲遲沒有進來。
戰斗結束之后沒怎么受傷但在其過程中星河的腦海中不免出現了一些微妙的危險的想法。
雖然被忽略了卻一直都在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之間的爭斗的動靜也在不斷的擴大,而且每一次不知是什么原因必定將星河卷入他們的斗爭中。
他的那些危險的想法不斷的累計從而達到了一個無法忽略的地步,而星河最終在一次尋常救助的誤傷中認同了某個想法的大體框架進行行動。
原本他只是想單純的讓那兩個人的勢力在互相的爭斗中解散,最好那兩人還陷入重傷,僅此而已,畢竟他一直都不怎么喜歡斗爭,而且教室也僅是只有那二人在鬧,其他人都是因為那二人是同班同學不得不做出選擇而已,在私底下除了那二人,其他人相互間的關系其實都挺好的。
他做出這樣的行動本就不為別的,僅是希望自己能夠相對安穩的度過在學校的時間而已,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會需要這么多人,而且還一個兩個都是本就不想有哪怕一丁點接觸的人。
星河開始行動了,因為不想自己親自動手所以他需要一個打手一類的人物,但根據星河的條件這一類人物難以尋找。
但在救助的隊伍中,星河從收集到的信息中,用與生俱來的直覺整理出了各式各樣的情報,最終星河挑了一個不那么抗拒的人選。
那時候,讓一個人服從很簡單,打贏就可以了,因為有與生俱來的直覺這一強大的能力所以他輕而易舉的便收服了一個打手。
那便是蓬希泉,在星河的指揮下蓬希泉進行了多項意義不明的行動,這些行動連星河也不知具體的意義,但都是依靠直覺制定的所以星河便執行了。
雖然意義不明,但星河卻在努力的弄動這些行動所具有的意義,之后因為希泉向星河述說需要同伴分擔壓勞務什么的,所以星河便繼續選人。
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直到第十二個為止,加上星河自己,最初的十三人便就此集結,全靠武力收服。
當行動進行后不久,星河便發現教室相對的平靜了些,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定制的行動在逐步的完成,教室外的斗爭也在逐漸緩和。
在某一天,星河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有段時間沒有仔細的收集救助隊中流傳的情報了,不過時間還不算太晚,所幸只有部分事件被遺忘,畢竟那么多事情誰一一記得清,也就星河自己在勉強的記著。
從各種情報來看,有太多的事情在有部分可以從整合的情報中發現十二人的蹤跡,而且對比之后自己所布置的那些行動真的會在之后產生那樣的事件。
斗爭相對緩和的原因也找到了,因為多數勢力都因為十二人的所作所為導致了后勤出現了問題,所以那些勢力打算進行一次大斗爭以此進行融合。
畢竟一個勢力因為后勤不足而解散什么的真的是太丟臉了,還不如被其他勢力吞并或是在斗爭中解散。
這并不是星河想要的結果,他不想要斗爭,而且是這種誰也無法避免的斗爭,說是斗爭但其實已經可以算到最低規模的戰爭上了。
所以原定計劃中剩下的行動就被星河用直覺再次改動了一次,雖然和之前的行動連接起來有些違和,但因為是星河制定的又是領導者比原先的行動還安全了些,所以其他人也沒說什么。
星河在其他人行動時自己也沒有閑著,學習,不斷的學習,同時還需要參與到救助隊的組織和參與中。
救助隊不能沒有星河,因為他是救助隊中最能打的,沒了他,救助隊便不怎么敢跑進戰場拖人了。
雖然救助隊中的個個都是有著自己主張的人,但基本上都是可以算作好人的,也只有好人才會加入救助隊伍中為這些連名字都叫不上的人進行治療。
因為是好人所以多數實力偏低下,但因為各種原因身體的基本素質和生存能力比別人高了許多,但在戰場中拖人這一危險的舉動沒有強大的實力他們也不敢冒險去做。
在星河對救助隊近乎不聞不問的那段時間里,一些星河沒有及時抑制的事情出現了,救助隊中有那么部分人因為志向相同但實力卻不分高下,所以便一同認可星河當領導者,這一切行為都是瞞著星河的。
一個以星河為領導,但星河對其一無所知的勢力的雛形就此誕生了。
但在誕生時星河原本定制的行動早已結束,他也由此徹底的了解了自己那十二位部下的情況,當計劃行動結束時星河本想就這樣讓這支隊伍解散,這也是他應有的權利,但他覺得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解散了有點對不起他們,所以星河便對他們宣布,他們可以開始發展屬于自己的部下了,而且可以進行任何行動,星河自己也會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幫助。
畢竟無論怎么講都是星河先強行要求他們為自己做事的,而他們也不曾向星河反對他的任何行動,以這樣的條件幫助他們的話也足夠了。
當然,想要星河的幫助也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他們自身的行動要隱蔽不能被人發現,自身的情報也不能過多透露,他們的部下只需知道自己是在服從誰就好,不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絕對不能起內訌。
之后他們的行動超出了星河原先的預料,自身的強大以及在星河手下行動的累計,加上星河的信息輔佐還有星河親自定制的大體行動計劃,使得他們一個兩個都造成了比星河所預想的混亂更大的混亂。
但星河并沒有阻止,因為自己的計劃所以局勢已然定下,即便他們制造的混亂再大,只要不將那名義上星河所屬救助隊攪和進去便不會打亂早已形成的局勢。
雖然星河沒有阻止,但那個以星河為首的勢力卻對此行動了起來,因為本就屬于救助隊,所以星河完全沒有他們的情報,而他們在行動時也卸下了救助隊的最重要的標識。
雙方之間的對抗,在星河還幫忙定制計劃時是十二人穩壓救助隊的,但在十二人原地計劃完成后,就成了勢均力敵的狀態,畢竟身為救助隊的他們經驗和力量也是有的而且還不少。
在十二人行動將近結束時,有那么一些人通過收集到的大量的情報得知了一些線索,但完全是支離破碎的,不完全的。
在他們聯合調查之后終于是得到了,些有用的信息,鑒于所行所為,便將其稱為混亂行者。
突然的出現又突然消失,無法理解也無法推測,只能在行動之后的場地尋找所謂的線索。
但在不懈的努力下能被稱為線索之物還是找到了,將其整合之后雖然只能得到零星的信息,不過也足夠了,他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那么混亂行者們終有一日是會被找出來的。
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無論怎樣都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線索,因為混亂行者的行動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他們的線索僅知道有十二位混亂行者,而且還賦予了與其行為較為貼近的稱號,僅此而已。
混亂行者,在行動之后往往會引發許多未曾預料的事件,輕而易舉的將一個井然有序的勢力變得亂七八糟的。
主要是針對后勤,也就是資金以及物資什么的,之后是輔助成員,接著是新人,最后才是主要成員。
各個勢力多多少少都遭到了一定的損失,而沒有直接損失僅是減少了收入的救助隊便成為重點搜查目標。
但可惜的是即便有幾個大勢力硬頂著壓力去搜查也沒有得到什么,僅是從星河口中得到了救助隊所需的捐贈金的底價會進一步下調這一消息。
在星河的幫助下,完成了自己那本就是覺得不可能所以才提議但經歷了各種行動之后就完成了的計劃,十二部下們并沒有對此感到滿足,即便星河已經說明不再提供幫助他們也沒有停手而是繼續行動。
失去了星河的信息輔佐與計劃定制后,盡管他們已經盡可能的模仿著星河的方式去計劃,但也只能保證自己的行動一定成功而不能進一步的保證后繼的效果,行動中也多多少少的留下了零散的信息。
至此十二部下想讓星河再次幫助定制計劃,但星河卻沒有回答。
不久,星河便召開了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會議,地址是在一間學校已經遺忘而且基本沒什么人路過,但卻又很結實也沒有密室、暗道、監視器、竊聽器什么的小屋。
開口就是解散,不多說什么,有人接受有人反對,接著就打了起來。
雖然是一對四,但因為直覺所以還有的打,憑借著身體的強悍與本能的反應以及可以快速恢復的能量,他比四聯手人還要強上那么一點。
最終的情況只能是星河勝利,四人倒地,皆是竭力,但因為星河自始至終都在自保而不發起攻擊所以他也好不到哪去。
稍稍休息,星河便掏出了個箱子將箱子打開,里面分成十三份的小舊布袋子,星河拿起一個袋子打開。
將袋子里的東西排列好,那是十三枚扁圓的印章,
鐵制,雙面,一面是圖案,另一面是文字。
星河向他們說這是為了紀念而做的東西,而且將其他人稱呼他們的稱號都刻在文字的那一面。
分發之后星河便目送他們離開,那四人在稍稍恢復之后也離開了,只剩下星河在房子里。
等最后一人走遠星河便獨自修補好房間的家具,而屬于他自己的布袋,他將其放回箱子里,并將箱子鎖上。
他離開時沒有把箱子帶走,他將箱子放置在房間里不起眼的角落中,出門后也將門給鎖上。
在那之后星河的生活算是相對安逸的許多,要不是他的親哥,宇星海時不時找他他還能過得更安逸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