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盤旋的山路像一條巨龍,靜靜地臥在大山上。對,這是一條公路,去省城的唯一公路,是小時候出城的希望,因為山的那頭透著光,有著足夠的吸引力,讓我們不斷完成探索的使命。
陽光明媚的一天,天氣格外清爽,思緒回到若干年以前,當天的記憶也格外清晰。
電視機里放映著神雕俠侶,小姑和小姑的朋友都陪著我在家看電視。精彩的打斗情節讓人眼前一亮,先是站在電視機前比劃幾下,仍不過癮。當時腦海里冒出一個想法:“要是站在椅子上比劃可能會更酷耶?!?p> 心動不如行動,搬來一個方凳,搖搖晃晃的踩了上去,先來一個“大鵬展翅”,再來一個“后空翻”,額,腳麻了,砰的一聲從方凳上掉了下來,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這一段記憶非常清晰,因為好巧不巧,嘴角撞在凳子的邊緣上,破開了,好大的口子啊,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哇…的一聲便哭了出來。
看電視的姐姐們尋著哭聲望過來,臉都嚇白了,立馬帶著我去找媽媽。
走呀走,這是小時候走過最漫長的路,在一處山坡上找到了爸媽,他們正在種栽茶苗,小小的一株茶苗,像一粒珍珠一樣閃閃發光。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么要種茶,只知道大家種,所以我們就種了。
他們看見我那熊樣,手都不洗就拉著我去了鎮上的診所,醫生手里的針可粗了,比奶奶繡花的針還粗,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了縫了8針,臉都痛腫了,這怕是小時候挨了最重的痛了。
回頭想想當時這個地方交通不方便,每天只有兩趟班車,能把嘴縫上不漏風便是萬幸。也就不談美丑了。
種茶就像一陣風,吹到了家家戶戶。日常的打招呼就是:“今天沒去栽茶嗎?”;“你家茶栽完沒有,能幫我栽一天嗎?”
這便是那時記憶最深的兩件事了。從那時候起,我就喜歡上了茶。
菜院子里有一株百年老茶樹,很高很高的茶樹,每到采茶時節,媽媽便去把茶葉采回來,通過大鐵鍋炒制烘焙,制成茶葉,挑一旦門前水井里的水,每日沖上一壺,那便是我們日常的飲用茶了。
別說,井水泡茶真香。
由于產量少,本就稀少的茶葉喝不了多久就供不上日常飲用了,于是,媽媽便去采了樹上的茶果,同樣的方法炒制完成。茶果泡出來的茶湯,顏色更濃,稍帶苦味,也是解渴的良品。
現在,卻喝不到那種味道了。
這便是某段特殊時期里的,特殊記憶吧。一份獨特的味蕾記憶。有時候我的朋友看見我在喝冷茶,便善意提醒,冷茶喝了會胃疼。我都是毫不在意的說:“沒事?!?p> 飲茶的習慣一直伴隨著我成長,像一個小伙伴一樣陪著我,有時候泡淡一點,清新愉悅;有時候泡濃一點,苦澀憂傷,它總能用它的方式表達出喜愛。及時為我排除煩惱。
所以我也喜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