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酸棗雖然也可以通過種子繁殖,但新生的幼苗往往需要3年才能結果。因為資金方面原因,趙洋從楊陵帶回的酸棗新品種里面,有一部分是種子,但更多的是苗木,他利用冬閑的幾個月時間,在工廠附近姚暹渠將近1000米范圍的南坡上整修地形、清除雜草,修剪野生酸棗灌叢,空白處補栽人工新苗,并按照在楊陵買得的技術書籍所說,通過分株繁殖和嫁接,將姚暹渠的南坡變成了一面頗為整齊的酸棗林屏障,又在渠下面工廠周邊李旭林家剩余的5、6畝鹽堿地上,把買回的酸棗種子全部種了進去。
1994年的春天來臨了,溫暖濕潤的東南風越過中條山脈,給河東大地重新披上了一身綠裝??窗?,姚暹渠的南坡上,叢叢的酸棗林都在輕風中舒展著枝丫,紫褐色的枝頭已長出了嫩嫩的新枝,姚曉云的墳塋周側尤為向陽,酸棗樹上橢圓的葉片早已密密麻麻,葉腋之間,不時有三、五朵黃綠色的小花欣欣然簇簇地探出頭來,吸引著蜂兒、蝴蝶嗡嗡飛舞、流連忘返。渠下面的平地上,孕育一冬的種子也發芽破土了,一行行,一排排,嫩綠嫩綠的,好像布陣的士兵,精神抖擻,經過甘霖的滋潤,已竄得有半尺高了。這些都是趙洋從楊陵市場上購回的藥用棗仁園酸棗的最新品種,在科學技術力量的支撐下,第二年就可以實現小規模掛果。
在趙洋的設想里,除去加工藥用酸棗仁之外,他還計劃利用酸棗果肉加工制作酸棗粉、酸棗糕、酸棗汁及酸棗酒等食品系列,這些技術和工藝流程他在楊陵也已買下了資料。傳統的酸棗褪皮多采用踩蹂、碾壓和浸泡方法,肉核分離后,果肉大多無法再利用,但現在購置了脫皮機、去核機及篩選機后,不光加工酸棗仁流程大大加快,分離后的酸棗果肉仍然在食品加工方面可以得到有效利用,這就大大地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減少了浪費。
酸棗仁加工投入生產后,經過一個冬季的運作,效益還可以。為了獲取穩定的原料來源,趙洋和姚滿財商量,一開始就把酸棗收購價定在一斤8毛錢,并專門雇人在方圓幾十里范圍內的村子邊、大路旁等顯眼的地方刷上廣告,結果把稷山、絳縣等地的酸棗都給吸引過來了。原料篩選上趙洋嚴格把關,按照質材詳細分為好幾類,確保加工出來的酸棗仁個大飽滿、紫紅油亮,這樣才能創出品牌,提高知名度。因為李百靈給他聯系了西安幾家中藥材企業,人家出的價格高,但是對酸棗仁成品要求也高,趙洋不敢大意。
廠子后院內堆積的加工后的酸棗廢料也讓趙洋頗傷腦筋,紅紅的果肉曾經讓多少個孩子饞涎欲滴呀,現在只能白白地扔在那里,等漚爛了第二年開春好給土地做肥料。趙洋空有著利用酸棗果肉進行深加工的美好構想,卻只能望而興嘆。
創業路上,從來不缺乏夢想,缺乏的只有資金。
這個時候,楊康來找上門來了。
楊康來是姚滿財村的村委會主任,趙洋不認得他,他也不認識趙洋,楊康來是過來找姚滿財的。
姚滿財有些意外。楊康來是姚滿財辭去生產隊會計以后才干的村委主任,兩人以前并不是很熟,平時也不怎么打交道?只是后來楊康來受王秉祿之托,做了王、姚兩家的媒人,兩人才來往得稍微多了些,那自然是因為王秉祿的緣故。不過姚滿財平時多忙于廠里的事,并不在村里面多待,再加上女兒病故后與王家疏遠,自己和楊康來也是有相當長的時間沒有見面了。
不過人家好歹是一村之長,姚滿財自然還是要笑臉相迎。
“姚哥,好久不見。這生意做得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呀,可喜可賀!”楊康來打著“哈哈”,一進大門就在廠里掃視著。
“哪里哪里,胡湊合著干呢!”姚滿財應和著他,腦子里飛速地運轉著,猜度著楊康來此行的目的。“姚哥”這個稱呼是嶄新的,老早以前,楊康來見了他,不是直呼他的大名“姚滿財”就是“老姚”,有了王秉祿的關系以后,兩人碰見面楊康來就叫他“財哥”了,如今又變成了“姚哥”,是無意的變化還是有意的改稱呢?
“咳咳,是這樣,老姚。”楊康來的稱呼又變了,他似乎有些費勁地在組織自己的語言,“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光榮的事情。這不是很快就要到‘五一’了嗎,市里的鄉鎮企業局打算樹立幾個典型,鎮上的企業辦找我呢,我就推薦了你。為啥推薦你?撇開咱倆的私人關系不說,你這個廠有特色,周邊十里八村還真找不出你這么個企業。”
楊康來說著,遞過來一支煙,姚滿財遲疑了一下,擺擺手說,“這一晌干得,嗓子疼,好幾天都不抽了。”楊康來便給自己點了一根,繼續說,“你這個典型一樹起來,不只是咱們村人臉上有光,也是整個龍居鎮的光彩呀。這不,隔幾天,鄉鎮企業局的頭頭和鎮上企業辦的人要來咱廠里轉轉看看,我先提前給你打個招呼,你有個思想準備。到跟前了,我再給你說一聲。美美地教他們見識一下,弄好了,大伙都能跟著你沾光。哈哈!”
姚滿財以前干生產隊的會計,好歹也算個干部,肚里很清楚應付上面檢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心里有些不太情愿卻又不知道該怎么推辭。送走楊康來之后,他便給趙洋說了這件事情。
趙洋聽罷,想了一會說,“這事也不賴。咱們是要費點心思準備,但這也是咱們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咱們有的是優質的酸棗仁樣本,去年的銷售賬本也可以讓他們看,西安那幾家中藥廠對咱們的產品評價還是蠻不錯的。咱們這廠,加工的是野生資源,純天然,沒污染,國家應該認可和推廣的,如果能得到政府部門的扶持,那就更好了?!?p>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場春雨過后,氣溫又暖和了幾分。絨絨的野草不知何時已爬遍了姚暹渠的每一處角落,渠上的楊樹、榆樹還有柳樹都已是枝葉蔥蘢了,工廠周邊的酸棗樹經過細雨的滋潤也愈發顯得生機勃勃,在輕風中手舞足蹈,搖曳多姿。
一輛黑色的桑塔納轎車在三、四輛摩托車的帶領下,從姚暹渠北駛過來,下了南坡,停在了姚滿財的工廠門口。
姚滿財喝住“旺旺”直叫的大黑狗,用鐵鏈把它鎖起來,然后把兩扇大門都敞開。從轎車后座上下來的小平頭中年人顯然是市里面的領導,楊康來走在他的右前方做引導。中年人抬頭掃了一眼大門腦上姚滿財專門書寫的金字紅底橫幅“熱烈歡迎各位領導蒞臨指導”,微微點了一下頭,一行人就走進了廠內。
姚滿財做陪同,趙洋當講解員,領著眾人先參觀了生產車間,挨著機器一個一個地解說了生產流程,又到倉庫里,一一瀏覽了陳列的酸棗仁樣品。趙洋還從光澤、顏色、飽滿程度等方面給眾人講解了分辨酸棗仁品質的要點。與此同時,姚滿財把提前準備好的裝有上好酸棗仁的密封小紙袋一一塞給每個人,“回去品嘗一下,泡茶喝!”
出了倉庫,站在廠場里,姚暹渠的南坡就橫在眼前,姚滿財便指著坡上羅列齊整的酸棗林給參觀者談論起計劃擴大規模、增加加工品種的設想。
趙洋站在了人群后,他看見人群中有個年輕小伙子,胸前挎著部相機,不時地在拍照片,忽然有一個念頭從腦海里閃過,他便過去拍拍小伙子的肩膀,輕聲說,“在這里拍的照片能不能給我們也洗上幾張,我們給你付錢?!?p> “你們要這照片干嘛?”
“沒啥,就是做個紀念。你這相機高級,照得效果好。我們想做個鏡框,掛在業務室里面,讓大家都能看到國家扶持我們的力度。”
“哦,這好說。我就是咱鎮政府企業辦的,隔幾天你到政府里面來找我取就行了?!?p> 當然,趙洋索要照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在廠子業務室的墻上掛,他拿到照片后,抓緊時間寫了篇數百字的報道,挑了兩張有代表性的照片一同寄給了已成為《農民日報》陜西記者站站長的王紅雷,讓他再給潤色一下。沒過多久,一封來自BJ朝陽區十里堡的大厚信封郵寄到了廠里,趙洋打開一看,是幾份嶄新的《農民日報》,二版的右下方,一則圖文并茂的消息赫然醒目——《春風染綠姚暹渠,河東創出新產業》,報道的正是青年農民大學生趙洋利用野生資源進行深層次加工的事跡,不光是酸棗仁,連酸棗食品加工的設想也都加在了里面。
地方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中央報紙的肯定和引領,無疑給予了姚滿財和趙洋極大的鼓舞和信心。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工廠主要是利用去年冬天庫存下來的酸棗進行加工,業務量不是很大,趙洋便趁這空閑,把原來榨油的廠房收拾了一下,今年除去收購野生酸棗,嫁接、栽植的酸棗苗都能實現掛果,酸棗量肯定會大大地增加,所以無論如何要想法把酸棗食品這個項目投入生產,要不成堆成堆的酸棗果肉浪費得太可惜了。而且這個項目在整個運城地區甚至周邊省市可以說還是空白。商品市場,誰能搶先一步,誰就勝券在握!
農歷二、五、八是龍居鎮的集會日,主會場就是龍居村的南北大街,街道兩旁是粗實高大的鉆天楊樹,挺拔如云。龍居鎮政府就在大街北頭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坐北面南,大門前臺階高聳,威武壯觀。趙洋聽父親說過,這里以前叫張飛廟,老早以前還有好幾座大殿,大殿里面供奉著劉、關、張的塑像。傳說隋朝末年,唐國公李淵進軍洛陽時,行至此地,突感體力不支,便在此處休息了一晚,當晚夢見劉、關、張三人與他討論用兵之法,李淵醒后便用此法大敗了洛陽王王世充。再后來李淵登基稱帝,此地就被人們叫做了“龍居”。廟宇房屋多,面積大,被政府占用的情況在當地并不罕見,中條山腳下武圣關公出生地常平的鄉政府就駐扎在關公家廟里。這種地方總給人一種肅穆威嚴的感覺,擱在以前,沒有哪個老百姓敢隨隨便便在這里進出。
不過現在不同了,由于鎮政府處在十字路口、會場邊上,逢上集會的日子,有事辦事的、沒事閑溜腿的,小孩子在高高的臺階上玩耍,大人們則到里面轉上一趟,沾沾“官氣”,一會再到會場上碰碰“財運”。
趙洋還是小時候跟著哥哥趙海在政府大院后面的禮堂里看過電影和過年時各村表演的社火,而且那時是從東邊的側門溜進去的,正兒八經的大門趙洋確實還沒有走過幾次。上次來這里取照片,是趙洋印象中第一次走大門,那次他在院里轉了半天,穿了幾個門洞,問了好些人,才找到了企業辦,當然這次來就熟悉多了。
辦公室里只有一個人,就是上次照相的那個小伙子。趙洋和他聊過,知道他是運城農校畢業的,也是來這里上班沒多久。也許是年紀相仿的緣故吧,小伙子對趙洋挺熱情,見他進來,便放下手中的書,招呼他坐下,并給他倒了一杯水。
趙洋把所帶的東西放在辦公桌上。他這次來,帶了幾份這幾個月來刊登自己廠子信息及載有重大農業政策的《農民日報》,還有一份他費了好幾天時間完成的企業前景規劃方案,他從今年前半年國務院才審議通過的《中國21世紀議程》入手(這還是王紅雷給他出的主意),先闡述了一下國家當前對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大政方針,然后詳細地述說了酸棗加工系列從原料到產品的“綠色”生產過程,又從防止農村青壯勞動力外流、就近解決就業等社會問題方面進行了補充。趙洋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在資金方面給予幫助,他也不知道這樣能有多大的希望,但是條路子就努力地闖一下吧。
小伙子是學農出身的,在這方面也是多多少少懂一些的,他粗略地瀏覽了一下趙洋的方案,不住地連連點頭,驚訝地看著他說:“厲害呀,趙洋!看不出你還有這樣的雄才大略,這樣的構想我以前老以為只會出現在發達國家或者中國的發達地區?!?p> 趙洋苦笑了一下,“沒辦法。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當初我踏入廠門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身后沒路,路在前方,只要努力去走,風雨之后,定有彩虹?!彼f著站起身,伸出右手,“還請你們能夠認真審閱一下我們的資料,相信我和姚叔。我們的構想也是緊密切合實際,經過多次詳細考慮的,只要資金到位,肯定會順利變為現實。到那一天,請你們全體,嘗酸棗糕,喝酸棗酒,不醉不休!”
小伙子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有力地晃了一下,“沒問題。今天主任去市里開會了,回來了我一定向他好好說一下這事,爭取上面能給你們最大的支持。期待你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