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
話說李清的隴右軍在得到開武皇帝鎮北軍的支援下終于消滅了從蜀州而來的二十萬蜀州軍人馬,那蜀州軍頭領石勇也在兵敗后自刎而亡!可以說李清終于保住了自己的隴西地盤。
可是誰曾想到,就在李清擊潰蜀州軍時,那屯在祁連山下的十萬吐蕃人卻突然發兵,直取甘州,他們在擊破守衛祁連山要道的隴右軍人馬后,便直取甘州,把身處天水附近的李清嚇得趕忙組織人馬向著老巢甘州殺去。
時間流逝!現在已經快到了立夏的時節,天下紛爭不斷,唯有那青州地界還是一片平靜,這葉正平的鄭州軍與陸國元的青州兵仿佛有了默契一般,都恪守本分,連一點摩擦也未曾出現,只是在黃河兩岸隔河相望、互訴衷腸!猶如那相處多年的知己般!真是讓人惡心到家!嘿嘿!??!
他們兩家的和平,倒是把那準備發兵北征的鄭輝弄的尷尬不已!現在他出兵是怕被兩家奮力抵抗,不出兵吧!現在部隊都已經調動起來,如果在返回駐地,那這么長時間的糧餉,豈不是全都白白浪費!
唉!這鄭輝也是個優柔寡斷之人吶!這前怕狼后怕虎的,真不知道這江南是怎么被他收攏到自己的麾下的!要是給了我,打就打,不打就撤!哪有這么多猶豫的!嘿嘿。。。
現在整個天下也就只有西北與東北地區打的熱火朝天,西北隴西方向,李清在率軍趕回甘州后,終于擊退了那攻城的十萬吐蕃人!不過他自己的情況也變得更加糟糕!
在守住甘州后,這隴右軍與支援而來的鎮北軍加起來也才三萬來人,如果此時再有一方軍閥攻過來,那這隴西便實打實的保不住了。所以這李清在戰役結束,回到甘州后,便立即開始在隴西道開始征兵!以擴充自己的勢力,防止被別人趁虛而入!
而那東北方向的戰況卻又是另一番模樣,這開武皇帝李軍與馬廣浩的燕州軍在突厥人的支持下,經過近一年的征伐,終于還是攻破了勞永安遼東軍的防線,他們一鼓作氣連下遼東十余座城池,把勞永安一直逼到了遼陽,可就在他們覺得可以一舉消滅勞永安的遼東軍時,那高句麗人卻突然翻過長白山朝著他們襲來,很明顯那勞永安已經與高句麗人達成了協議,來協助他共同守衛遼東!
東北的戰況急速翻轉,勞永安在高句麗人的幫助下不僅奪回了失去的城池,而且把戰線又打回了年前的營州地界,把開武皇帝與馬廣浩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時候突厥人看不下去了,本來好好的與北方的四個軍閥達成了協議,用大宇朝的河東道換取自己對他們的支持。誰曾想到,朔州的呂安平與冀州的廖光奇帶著二十萬大軍與自己支援的無數馬匹裝備、糧草輜重,連黃河都沒渡過去便被青州軍打的大敗而回,后來那呂安平與廖光奇更是不知死在了誰的手里,連尸首都找不到了!
而現在這李軍與馬廣浩在突破遼東防線后,竟然又被勞永安打了回來!真他媽的氣人!這群人都他媽的是窩囊廢!消耗了自己無數的糧草輜重、軍械馬匹,卻連一絲進展也沒有!反而開始窩里斗,那李軍竟然派人襲擊了呂安平的老巢朔州,這些漢人真他媽的不中用!
思來想去,那突厥女可汗,終于還是覺得自己親自出馬比較好一點,但是那狗屁開武皇帝說成啥也不讓突厥人入關!與自己達成協議的同時還一直提防著自己!要是強攻的話,又怕寒了馬廣浩的心,看來也只能做做那馬廣浩的工作了。
那突厥女可汗突然又想到了在關內道太原城有一群土匪手里有一種威力巨大的破城神兵,要是能弄到那種利器,打起戰來豈不是事半功倍!想到這里她那美艷無雙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太原城又恢復到了以往的平靜生活,經歷過上次戰爭的洗禮后,革命軍的士卒也更加的成熟起來。
盛夏六月,萬物生長,農田里到處是綠油油的農作物,再有一個月,便到了麥子收獲的季節。
太原城內現在也是一片生機勃發,原先死氣沉沉的太原城內,已經開始有小販在售賣自己生產的商品。
在古代由于生產力低下,一般都是重農輕商,但是在張明的要求下,整個太原加上晉中南地區都開始鼓勵經商!
并且原先的晉陽學院也在呂清督促下重新開課,不過這晉陽學院的具體課程卻都是有張明所安排的,而張明也成為了這晉陽學院重開后的第一任院長!
現在這個晉陽學院與以往的那個學院有本質的不同,她現在分為了: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學習階段,每個學習階段專門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小學主要設有三門學科,分別是:語文、數學、自然
這語文課是專門教孩子們識字、明理的課程,數學則是教育孩子們算數與邏輯的課程,而那自然則是教育孩子們認識一些植物、動物還有山川河流天氣變化的課程。
在語文課內,張明特地加入了拼音字母,數學則加入了阿拉伯數字和乘法口訣!
由于現在學院的師資力量太過薄弱,呂清又在那些識字的府衙文官還有太原城內的百姓中,招募了一批讀過書的年前人作為學院的小學老師。
而這些新招募的教師其實也不懂什么拼音與算數,這段時間張明一直在給五十多名新教師培訓這些心知識。只有最后考核達標后,他們才能上崗。
而那中學則只有張明一個人作為老師進行教授,所幸這初中暫時也沒有幾個人來上,所以張明還是應付過來的。
呂清在張明的要求下,實行強制六年教育制度,也就是說凡屬于革命軍占領區的州郡,只要年滿六歲的兒童,不管男女全部必須到各自所在州郡的學院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