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溪卷起地圖,嘴角微微上揚:“十六歲時,你為了一對鐵羅漢獨闖少林;二十歲那年,又在風陵渡口一人獨戰黃河三煞。“他將地圖放回暗格,“這樣的人,我信得過?!?p> 暮色漸濃,竹舍內暗了下來。上官云溪點燃一盞青瓷油燈,暖黃的光暈中,他的輪廓顯得柔和了許多。
她從櫥中取出一套素白中衣放在榻邊:“你的衣服今日上藥時沾了血,我已洗凈烘干。這是換洗衣物,可能略長些?!?p> 郭襄道謝接過,觸手是上好的云錦,袖口和領口繡著與帕子相同的墨梅紋樣。更衣時,她發現中衣內層縫著幾處暗袋,里面裝著薄如蟬翼的刀片和幾包藥粉——這顯然是為隨時可能發生的戰斗準備的。
“表弟平日也這般警醒?“
上官云溪正在整理藥箱,聞言抬頭:“七年前那個雪夜后,我再未卸甲而眠。“
他沒有解釋那個雪夜發生了什么,但郭襄從她驟然收緊的手指看出了端倪。屋外,夜風穿過竹林,發出沙沙的聲響,像無數細小的嘆息。
次日清晨,郭襄被一陣琴音喚醒。朝陽透過竹簾的縫隙灑落進來,在地上畫出道道金線。琴聲來自屋外的平臺,時而如清泉流澗,時而似松濤陣陣。
她披衣出門,看見上官云溪正坐在石凳上撫琴。晨光中,他的側臉如同最上等的羊脂玉,睫毛在臉上投下細小的陰影。石桌上放著一壺茶和兩只白瓷杯,茶香隨著琴音裊裊升起。
琴聲戛然而止。
“氣色好多了。“上官云溪頭也不抬地說,手指輕輕撥弄著琴弦,“嘗嘗這茶,是用后山的云霧茶配竹露煮的。“
郭襄在對面坐下,茶湯澄澈碧綠,入口先苦后甘,喉間留下一股竹葉的清香。她注意到琴身上刻著兩個小字——“孤桐“,字跡娟秀卻透著筋骨。
“好琴?!?p> 上官云溪的手指撫過琴弦:“家父所贈。他常說,琴心劍膽,缺一不可。
我觀你昨日使劍,招式雖妙,但運勁之法與劍路不合?!吧瞎僭葡獙⑶俜諾揭慌?,“你慣用打狗棒的運勁方式使劍,威力減了三成。“
郭襄心頭一震——這正是她自創劍法時遇到的困境。她放下茶杯:“請表弟指教。“
上官云溪起身,從腰間解下軟劍。晨風中,劍身如銀蛇般微微顫動:“看好了?!?p> 他手腕一抖,軟劍突然繃得筆直,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這一劍看似輕柔,郭襄卻聽見了破空的銳響。上官云溪的動作如行云流水,每一劍刺出都帶著某種韻律,仿佛在跳一支看不見的舞。
“劍是手臂的延伸,但不是棍棒的替代?!八談Χⅲ澳閽囋嚒!?p> 郭襄接過軟劍,入手冰涼沉甸。她試著模仿上官云溪的動作,卻發現這看似柔軟的兵器極難駕馭。第三次嘗試時,劍身突然反彈,險些傷到自己。
“呼吸亂了?!吧瞎僭葡鏡剿硨?,右手輕輕托住她的手腕,“劍隨氣走,意到劍到?!?p> 他的氣息拂過郭襄耳際,帶著淡淡的沉香味。郭襄突然感到一股溫和的內力從手腕處傳入,引導著她的動作。軟劍在這一刻變得馴服,隨著她的心意劃出一道銀光。
“妙哉!“郭襄忍不住贊嘆。
上官云溪退后一步,嘴角微揚:“你悟性很高。“他指向遠處的竹林,“試試那根竹子。“
郭襄凝神靜氣,回憶著剛才的感覺。軟劍刺出的剎那,她感到內力如涓涓細流般涌入劍身。十步開外的竹竿應聲而斷,切口平滑如鏡。
“成了!“郭襄欣喜轉身,卻見上官云溪臉色突變。
“小心!“
破空聲從背后襲來。郭襄本能地側身,一支羽箭擦著她的衣袖飛過,深深釘入竹舍的門框。上官云溪已經拔劍在手,目光凌厲地掃視四周。
“東南方,三十步。“她低聲道,同時從袖中甩出三枚銀針。
樹叢中傳來一聲悶哼,接著是重物倒地的聲音。但更多的腳步聲從四面八方傳來——他們被包圍了。
“進屋!“上官云溪一把拉起郭襄,同時踢翻了石桌。茶具摔得粉碎,但這一動作救了她們一命——三支弩箭釘在了原本心臟高度的位置。
兩人退入竹舍,上官云溪迅速從床下抽出一個木箱。箱中整齊排列著各種暗器和小巧機關,他取出兩把連弩遞給郭襄:“上弦,從窗口掩護我。“
郭襄熟練地上弦,透過竹簾的縫隙看到至少二十名黑衣人正在逼近。她瞄準最前面的一個,弩箭離弦,正中咽喉。
上官云溪則躍上房梁,從暗格中取出一張造型奇特的大弓。弓身通體漆黑,弦是某種半透明的材質。她搭箭拉弦,箭矢破空而出,竟然連續穿透了三名敵人的胸膛。
“好弓!“郭襄忍不住贊嘆。
“西域'穿云弓',一弦值千金。“上官云溪又連發三箭,箭無虛發。
敵人暫時退卻,但兩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上官云溪快速收拾必需品,塞進一個防水的牛皮囊中:“后山有密道,通往漢水支流。“
郭襄注意到她動作間左臂有些不自然:“你受傷了?“
就在她們準備離開時。外面傳來的喊殺聲打斷了這一刻。
拉著郭襄沖出后門:“走!“
雨又下了起來,打濕了兩人的衣衫。在鉆入密林前,郭襄最后回望了一眼這座名為“聽雨軒“的竹舍。檐角的風鈴在雨中叮當作響,仿佛在訴說一個無人傾聽的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