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這話,似乎成功激發了余生的表達欲,以及她這么多天來,憋了一肚子的苦水。
“你們是不知道中等生的苦啊!“余生嘆了口氣。
有一條大家口口相傳的定律:就是一整個班級里,最容易讓老師銘記的,永遠是班級的前幾名,和班級的最后幾名。
前幾名的優勢在于他們成績好,可以為班爭光,永遠都是老師眼中的星星。
至于班級后幾名,他們調皮搗蛋,老師對他們更多是又氣又怕又喜歡。害怕他們會做出一些有損班級榮譽的事情,但很多成績不好的孩子性格又很討喜。也能順利被記住。
而放眼望去,縱觀一整個班,要說最沒有存在感的就要數二十名到三十名之間這數十個同學。他們成績平平,資質平平,再遇上再像余生這樣沒有什么特殊技能,更沒有性格特點的人,幾乎就是被老師遺忘的典范。
說起她初中畢業的小學校她還屬于尖子生,被各科老師捧在手心里,有啥好事都不忘記通知她。可自從來了一中,甚少有老師知道班級里有一個叫余生的同學。
不夸張的說:就算她哪天想逃課偷偷溜走,便是有些老師也不會發現的。
再比如上周的語文課老師提問有沒有人會背這篇課文?因為是預習篇目,自然不會有人閑得無聊去背誦。就算是學霸最多也只讀過幾遍而已。可余生不同,她從小就在表哥的課本中見過,很喜歡這篇,以至于好好死不死偏偏會背誦這一篇散文。
但是年輕漂亮的語文老師只是環視了一周班級里學霸的位置,余生剛想舉手便只聽到:“算了吧,既然沒人會,咱們今天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
垂頭喪氣地余同學便獨自感嘆:中等生苦啊,苦不勘言!
可這位杜老師不同,他幽默、風趣、足夠尊重班級里的每個同學,從不以成績看人。與他的相處也極容易讓余生想起自己在初中時眾星捧月般的待遇。
比如杜老師在課上會點她回答問題,哪怕她回答不上,老師也只是笑一笑,并且會說一個笑話替她開脫,也不至于十分尷尬。
比如杜老師會叫她上黑板做實驗;
比如杜老師會很認真的回答她問的問題,哪怕在學霸的眼中這些問題不值一提,非常簡單;
再比如杜老師在很多理科不好的同學問他是否該學文學時?
他給出的意見是要根據興趣,要學會思考,要知道你以后想成為一名什么樣的人,想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曲目所大學,為了在家長眼中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而做出草率的選擇。
這種超凡脫俗的回答,在余生看來,簡直比所有的老師口中是陳詞濫調優秀太多了。
所以,她才會對杜老師這樣感興趣。
可她說了這么多,杜老師還有一個無人能及的特點就是:他很像某個人!
余生繼續躺著,由一開始瞇眼望天變成了閉上眼。她的呼吸均勻就像睡著了一般。獨留剩余二人面面相覷。
江海的成績優異在班級里是尖子生。而秋意,她是以入學班級倒數第一的成績進來的,她自己樂得清閑。老師對她的要求就是慢慢來,緩緩進步,不可一蹴而就。
所以說起中等生的苦楚,他們倒還真不清楚。
余生不愿再多說什么,大家干脆也不再提,跳過此事開始說起其他的事。
比如食堂的飯菜有多么難吃啦,比如馬上就要到來的期中考試啊,再比如老師所說的期中考試之后文理分科呀!
一中今年才決定的一個新措施,便是高一上學期的期中考試之后,便開始文理分科,這在一中是前所未有的。包括一些老師在內的所有人心中都有些不安。
秋意滿不在乎的道:“我不管,反正老余去哪,我就去哪。江海肯定要留在重點班!這事兒對我們三來說,也不是什么頭疼的大事。”
江海笑了笑,并不否認。只把目光轉向了一旁的余生:“余生你呢,你是學文還是學理?我猜你應該學理,畢竟文科這種需要大量記憶的科目不太適合你。”
少年說到這兒笑了笑,想起某些好笑的往事。比如他們之前一起出門,余生永遠記不清路,永遠沒有方向感,永遠背不下歷史政治。
所以她應該是學理的吧。
她這么聰明,學文學理都可以。
“那可不一定。”秋意非常不是時候的,一盆冷水澆灌而下:“我看咱班主任就挺兇的,老余必然不太喜歡他,分班這種好機會,她肯定要溜。”
果然,躺在地上的余生小朋友慢動作一樣睜開眼,搖了搖頭:“我其實還沒想好。”
這一話題又被順利切斷,很多時候秋意都在懷疑:余生是不是專業的話題終結者。否則為什么很多話到她那兒就聊不下去了呢?
“哎,反正老余去哪兒我就去哪兒,這個不用操心,只是希望幾天后的期中考試我能發揮好,別再是班級倒數第一了。哪怕是個班級倒數第二,也是對我爸的一點小小慰藉。”秋意搖頭晃腦的一通聯想,突然間,又像是摸到電門般坐了起來:“你們聽說了嗎?這次學校在文理分科的問題上很用心,好像還為大家請回來了歷屆的優秀畢業生呢!什么北大的清華的,對了,我聽說還有一美院的,你們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