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世上的奇聞異事數不勝數,親眼所見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不過是恰巧碰上了而已,它們連人生中的過客都夠不上一點,沒什么好放在心上的。
客廳里的電視聲被洗手間吹出來的風碾的稀碎,壓根聽不出來是男還是女人在說話。
也許現在正在播放車禍那場戲,刺眼的光令人只能抬手用胳臂擋住眼睛,快要被撞的人反應不及,杵在原地靜等車輛逼近。
下一瞬,整個人在空中飛出了一道長線,地球引力把人吸回地上,身體摔落在地滾了兩圈,這個名為人的可憐生物來不及喘上最后一口氣,睜著眼睛,死不瞑目。
這是一場意外還是一次預謀,下集將會揭開答案。
顧聞之靠在沙發上拿起遙控器瞎按了一通,換了好幾個臺,不是婆媳大戰就是未婚男女三角戀或四角戀,讓電視劇里的男女主角談一場簡簡單單的愛情是不太現實的,電影到是能做到,可惜……
沒有一部想看的電視劇,人也只有他一個,樓下還在研究血跡,熙熙攘攘的人群還未散去,下去直接告訴他們那是人造血液也不會有人相信,即使有人半信半疑,等化驗結果出來,化驗單上顯示的也不過是未知生物的血液,不會是人造血。
所以,還是躺在沙發上歇歇,靜待之后的消息。
在電視上看電視連續劇太需要時間和耐心,一天兩集,中間還有一長串的廣告,顧聞之隨便點了個臺就讓它一直播放著,打開視頻軟件輸電視劇名。
從中午到晚飯,從第一集到第七集,精神消耗過多令人產生目眩,頭腦昏昏漲漲,不過劇情驅使著大腦繼續追看下去,畢竟是部沒有水劇情、沒有插播廣告、只有二十集的良心電視劇,今天晚上十二點之前一定能看完。
顧聞之從冰箱里翻出了還未過期的速凍食品,煮了一鍋餃子,端著鍋,拿上湯勺,放在茶幾用廣告單鋪好的位置。
因為懶,將頭埋在鍋里吃餃子時看不見小屏幕上播放的內容,他終于意識到電視機的另一功能——點播電視劇。
顧聞之自我安慰他不是上了年紀腦子不好使,只是剛回國沒多久還不適應,過段時間就好了。心理催眠還是很有效的,在下次大腦出現重啟之前。
大屏幕上出現巨大的三個字——第八集,車禍已經被確定為故意殺人,一個普普通通的路人甲,為什么有人要買兇殺他,主角提出會不會是誤殺,就是說司機被買通撞人,但是撞錯人了。
車輛是租的,司機畏罪自殺,和司機有關系的人里邊沒有官員或是富商,死者生前也沒有仇家或是債務糾紛,一切看起來都不像是一場謀殺,但它又確確實實是謀殺。
司機的手機刪掉的匿名者給他發的信息被復原,上邊寫著死者的住址、聯系方式、工作單位、每天上下班走哪條路、幾點上班幾點下班、平時經常去的幾個地方是哪兒……
在某一天,司機找了個車行租了一輛功率較大的車,根據從匿名者那里獲得的信息,他從晚上八點鐘出發,直奔目的地,在晚上八點四十分時,開進了一條只能容許一輛轎車通行的巷道,巷道的對面迎面走來死者,司機開著遠光燈,在見到死者后立即一腳踩下油門,向前沖了去,死者來不及反應,就被撞飛出去了。
司機與死者生前沒有直接關系,深挖過去,發現了年紀相差了將近十歲的兩人與一個老師都有關系,一個已經去世多年的高中數學男老師。
死者是他的學生,司機是他的兒子,數學老師因為死者而跳樓自殺,司機多年后找到了‘殺父仇人’,并實施了復仇。
劇集來到第十二集,數學老師為什么要跳樓,詢問當年的知情者,有多種說法,校長說是工作壓力太大,這個說法比較官方,新聞也是這么報道的。
數學老師的同事們說他是為了以證清白自殺的,證什么清白也沒說清楚,對于從前的學生被他殺的消息,老師們只是驚訝了幾分鐘,提到是被報仇的,眾人露出似是明白的神色。
另一支小隊詢問死者的家屬,對于當年兒子的高中數學老師跳樓自殺知道多少,被詢問者眼神飄忽,臉色微變。
關鍵點找到了,接下去就是挖掘過去的事情與真相。
知道事情經過的人不約而同默契的有意掩埋了一部分內容,不過在警察的循循善誘下,得知關鍵在幾張照片上,時過境遷,想來多年前的照片早就無法復原了。
照片方面一直沒什么進展,一個和死者同班的女同學說當年的事情里還牽扯了一個人,那時是死者的女朋友,原先是死者和他前女友發生了口角,但后來有關那個女同學的消息都沒有了,這里面的事校方最清楚。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校長辦公室,這次沒有提數學老師的事,只詢問了死者的前女友在學校里的情況,在數學老師跳樓后,那個女學生是在本校上學還是去了其他地方。
校長從檔案室里找出兩份文件,一份是死者的,一份是死者前女友的,倆人均在數學老師跳樓后轉校了,當年校長沒有深入了解里面的事,確實不知道三個人之間有什么恩怨。
警察又去找死者前女友,發現人在三年前已經生病去世了,線索再次斷了。
另一邊復原了一張照片,照片上是在教室窗外拍的,一個中年男子的一只手半摟著一個身穿校服的十六七歲的女孩的背,倆人站在講臺臺階下,若照片上的男人是女孩的父親或是叔叔、舅舅,這張照片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可那個男人正是當年跳樓的數學老師。
案情似乎撥開云霧了,死者看到空蕩蕩的教室里自己的女朋友和一個男老師單獨在一起,舉止親密,然后氣沖沖地找女孩對峙,倆人發生了口角。
那么據已知的條件,后面死者一定去找過數學老師,數學老師為了以證清白跳樓了,既然是以證清白,那在此期間女孩就沒有站出來發過聲嗎?
數學老師的同事們對于照片為什么避而不談,這并沒有什么值得避晦的吧,疑點又多了起來。
其他照片沒法完全復原,只能恢復大概,但即使只有模糊的圖像,肉眼依舊能分辨出照片上的人是兩個男性,倆人舉止很是親密,甚至有一張照片上倆人躺在一張床上,他們是什么關系不言而喻。
由于面部圖像太過模糊,無法確定倆人的身份。這時,一個警察突然說這幾張照片有處理過的痕跡,因為他們使用的復原儀器只能復原出沒有經過后期處理的圖像。
原圖不多時就找到了,原先認為照片上是兩個男性,實際上是一男一女,沒有處理過的圖像通過儀器掃描,漸漸清晰起來,躺在一張床上的那兩張臉赫然浮現在眾人眼前,是死者和他前女友。
劇集來到第十六集,三年前生病去世的女生竟然還活著,在社交軟件上發了她在海邊度假的照片,時間就在兩天前,案件再次迷霧重重。
顧聞之躺在沙發上慵懶地打了個哈欠,低聲說:“剛剛才發現這是個系列劇,一個故事二十集,雖然稍顯拖沓,但細節拍的很不錯,劇情也一再反轉,這真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這個編劇到底是從哪兒知道這么狗血的故事的,還能把細節做的這么一絲不茍,不會是親身經歷的吧?或者是故事里的旁觀者,可是沒有一部劇和上一部劇的人物有所重合,他到底是做什么的……”
劇情進行到在海邊度假的女生,在警察找到她之前,買了飛機票,登上了飛往海外的飛機。
案情到此又卡住了,死者家屬也沒有鬧,只說請警方查清真相。警察局里五六個人面對著白板發呆,真相就是復仇,他們要怎么結案?
第十七集結尾,有一段話:至于復仇者是誰,真的重要嗎?被復仇的人只需要記住你曾犯下的罪過,早晚有一天,會有人來找你的。
顧聞之盯著這段話重復看了好幾遍,之后關掉了電視劇,拿著遙控器換了個喜劇電影,用來平復心里乍然驚起的波瀾。
回憶如電影一幀一幀飛速掠過腦海,鮮艷的血液浸濕了外套,溫熱的心臟猛烈地跳動著,手上戴著一雙白手套,上邊流淌著數不清人的血,還有門口那個暗紅色的白大褂的背影,像黑紅色背景的剪影畫面永遠定格在記憶里。
那段時間,記憶里只有黑色和紅色,那是黑夜和血跡,為了不被復仇,他們選擇了斬草除根,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其中有不少無辜者。
但他們也曾遭受過這些,對方也要讓他們全消失,只是幸運之神眷顧了五個人,他們以同樣的方式,一一還了回去,并且總結了自身幸存下來的經驗,讓對方真正的滅了門。
回想起那段瘋狂的時光,顧聞之閉上了眼睛,他忽然想到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不過是對方喪失了人性,為了利益踐踏法律,大開殺戒,他們只是……只是在沒有公平可言的社會下,拿起了刀,砍殺了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