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東,上午八點過,車子就到了茶店子。
“我過五天還要來送一次貨,也是這個點,你要是回鵑城,到時候可以來這里等我。我們一起回去!”周元昌笑。
“那多麻煩你啊?!崩釗繒f。
“大家都是老鄉,出門在外就該互相照應,你不也還幫過我。要不是你,我那個月就該喝涼水撐肚子了?!敝茉f。
離開周元昌,李如把包袱又往懷里緊了緊,順著周元昌指的路繼續往前走。路邊有田,有林,也有零星茶鋪、客棧綴在期間。越往前走,田和林越少,茶鋪、飯館、雜貨鋪、車行什么的漸漸多了起來。再走個兩里多路,遠遠看見一段土夯的城墻,城墻很高,墻垛上還站了兩個穿軍裝的人,李如本來落下來的心又忽地提了上去。
這城墻可是真正的厚城墻,城墻上有三個黑黢黢的城門洞,不是鵑城那牌坊式城門能比擬的,更何況墻垛上還站著兵,李如總覺得他們會突然向自己飛兩顆子彈過來。
“沒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前幾年的一個夏天,有兩派兵在鵑城城外狹路相逢,噼噼啪啪打了半宿的槍,間或還有幾聲炮響。那一晚,鵑城里的人,沒有幾個敢安心睡覺,李如都嚇得擠到李姆姆床上了。有幾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半大小子,等天亮戰斗結束后,居然跑去撿彈殼當口哨吹著玩。每每李如看到那黑亮的彈殼,聽到那刺耳的口哨聲,都渾身難受,雞皮疙瘩一層一層地冒出來。偏那幾個小子知道這點,就愛趁其不備在她耳畔吹上幾聲,氣得李如拿掃帚追著他們打。
不管心里是有多七上八下,李如還是面上鎮定,和推車的、抬轎的、相攜相扶的,一起穿過黑黢黢的城門洞,進了成都縣的縣城。李如一路走一路問,終于來到江蓮告訴她的春熙路。沿路的繁華已經叫李如瞠目結舌,春熙路更是超出了她的想象范圍。
李如原以為春熙路應該是一個比大端陽時候望叢祠門口那條街更喧鬧的街道,到時候她只需要有一個能讓她蹲下來把包袱展開的地方就可以開張營業了。
春熙路當然比望叢祠門口喧鬧繁華,但這種喧鬧繁華又和望叢祠的不一樣。街道很寬敞,還鋪了三合土,風雨廊鋪的是小花磚;可這么寬的路,還是叫人覺得擁擠,一路所見摩登的男女似乎都擠進這春熙路了,除了人,還有車,有黃包車、有自行車,居然還有汽車!汽車喇叭聲一響,嚇得李如跳腳躥到一條巷子里。這巷子里居然有用青磚砌墻、彩色玻璃糊窗、中西合璧的房子,比外頭一樓一底、面寬進深的商鋪還氣派。
李如透過玻璃,隱隱約約看到里頭的桌椅,應該是飯館而且還是洋人吃飯的那種飯館——那穿西裝的男人、光腿兒穿旗袍的女人,裝模作樣地用叉子叉肉吃。李如咽了一口口水,心倒是靜了:有什么了不起,她還吃過從外國帶來的煙熏火腿呢,沒有用柏木丫薰的臘肉好吃。
李如這么想著又環顧了下四周的情況,這條巷子看似小,通不了汽車,可鋪面一家比一家氣派,還緊鄰春熙路,往來都是些有錢有閑人,她的攤子開在這里是最好的。于是李如就在西餐廳的窗戶邊蹲下來,把她的包袱打開鋪在地上,從包袱里撿了一個小包袱放在屁股后頭,剩下的都是些鞋墊、鞋面、童鞋童帽,一一擺呈好,就開始靜待買主了。從早到現在一直沒有吃東西,李如不免有些饑腸轆轆,可一想到一會兒會有大把的銅子兒進賬,這點難處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剛擺好沒多久,那西餐廳的門就由內向外推開了,一對兒穿著考究的年輕男女從餐廳里笑語著走出來。女的不防窗戶底下還蹲一人,嚇了一跳;男的低聲笑罵一句,從褲兜里掏出一角錢來,扔李如的包袱上,然后攔著女人的細腰往春熙路走去。
李如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被當叫花子了,抓起這一角錢,追上那對男女,氣哼哼地說:“喂、喂!你們的錢掉了?!?p> “什么‘喂、喂’,這于少賞你的。拿錢走了,不要賴這兒?!蹦橋鈉滄彀櫭肌?p> “我又不是叫花子,要你賞?!”李如沒理那女的,對那于少說道,見他不解地看自己,又扭身指著地上的一攤貨,“我在那里賣東西。你要是想要,可以給你一張鞋面?!?p> 聞言,那于少笑得可歡了,拍拍那女的:“去,去選一個你喜歡的?!蹦橋牡閃死釗繅謊?,扭著腰,一臉嫌棄地去選東西。
“你知道這門口不能擺攤嗎?”于少又對李如說。
“不曉得?!幣驗檳橋說南訔壞?,泪摼i目跉夂苡玻斑@外頭又沒加蓋,也沒官家寫告示,你說不準就不準?!?p> “嘿,你這女娃子家家,脾氣還臭。我給你說,這兒不能擺,一會兒那餐廳里就有人出來吆你了。而且你在這兒,賣不出去的,你去東大街,到那里再問紗帽街,那里好賣?!庇諫俚故嗆悶?。
畢竟是一角錢的大主顧,李如半信半疑地收拾好包袱,又問著路往紗帽街走。紗帽街很多城市都有,顧名思義,這是一條賣綢緞、紗羅、古裝戲服等裝扮集中的街道。
快到紗帽街時,李如已經經過了好幾家飯館,她忍了又忍,終于在一家賣燒菜和豆花飯的門口停了下來。
李如吞了吞口水,走上去問道:“豆花飯好多錢喃?”
“五十個小錢?!蹦搶習逭f道。
“麻煩,我要一個豆花飯?!崩釗綹吲d地說道,沒敢掏自己的錢袋,就把一直捏手里的于少給的一角廠版給了老板,又求老板舀了一勺蹄花湯在飯上,然后才捏著找回的錢坐到桌前等自己的飯。
所謂豆花飯,就是一碗豆花配店家秘制蘸料,再加一碗白米飯。不知道是真餓了,還是這家的豆花和蘸料做得特別好,李如把肉香噴鼻的米飯和豆花吃得干干凈凈,最后還管店家要了一碗豆膏水,把剩下的一點蘸料倒進去,攪了攪,喝得胃里暖烘烘,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