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羲的默許鼓勵下,咸鳥對精衛的愛慕與時俱增。可惜從咸鳥的描述中,常羲從未感受到精衛對咸鳥有類似的感情回報。相反,精衛長大后,常羲感覺精衛開始躲避咸鳥。為了增進兩人之間的感情,常羲借口幾個女兒早已在自己名下,有意識地讓咸鳥代她邀請女兒們來廣寒宮小住。而精衛則總有這樣那樣的托辭,即便應邀,也總是聚后即走,并不在廣寒宮留宿。
有一次,精衛險些在東海中被溺斃,幸而被海神的兒子晨鐘救起,才撿回了性命。記得當時咸鳥急匆匆地趕來廣寒宮,懇求母親拿出廣寒秘藥雪媚娘,為精衛療傷并恢復元氣。常羲在雪媚娘中悄悄摻入了楓露,囑咐精衛月尾必到廣寒宮,經她治療調養,才能求得痊愈。精衛果然每月月底來廣寒宮療養,咸鳥得到更多機會與精衛相處,心中自是高興。無奈這傻小子情商太低,不懂怎么撩妹,天天守著精衛,還是被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晨鐘給截了胡。
好在晨鐘不久就不見了蹤跡,常羲勸服兒子暫時按捺住失戀受傷的負面情緒,多去陪伴與安慰精衛。果然,經過這么一段時間的水磨功夫,兩個小兒女之間感情越發親近了。在這個過程中,精衛對常羲也漸漸產生類似對母親的依戀之情。精衛這孩子,說起來雖是天之嬌女,父親卻不在身邊,母親又頗像個女漢子。精衛年齡雖小,性格上卻很早熟,并不愛與同齡人相處。平常感覺孤獨,總喜歡去接近自然山水,尤其愿意在靠近母親的山水之間徜徉。現在經常與心思細膩的常羲相處,這人又是自己名義上的母親,正處于青春萌動時期的精衛就像蜜蜂找到了糖,一時見不到常羲,就會忽忽若有所失,心里沒個著落。有這樣一個玉雪可愛的女兒時時粘著自己,常羲也感到很窩心,看著精衛的一顰一笑,都覺得愛憐不已。不免時時想:年輕,就是美麗啊!誰能不愛這樣一個精靈呢?
可這樣一個精靈,突然就消失了。自己的兒子咸鳥也生死未卜。這個時候,常羲聽到消息說,精衛原來并非帝俊與羲和的親生女兒,竟然是炎帝的女兒;而精衛的生母,竟然就死在帝俊手里。常羲覺得自己的一切念想都落了空,前半生活得簡直就是個笑話。憤怒之下,常羲去找姐姐羲和,質問她為什么沒有照顧好咸鳥,為什么不曾告訴自己精衛的真實身世。
到了日神宮,帝俊也在,正與羲和兩人試圖救治咸鳥,最終卻無效,咸鳥不幸去世。常羲此時趕來發難,三個人既難過又相互有氣,變得都不太冷靜。帝俊冷言道:“你覺得自己是個稱職的母親嗎?你有什么資格質問我們?你為兒子女兒都做過什么?”常羲冷笑:“說得好!我是不稱職,我哪有自己的兒子女兒?你們倒是有二十幾個兒女,最后死的不都是別人的兒女?你們自己的親生兒女怎么不舍得拿來犧牲?!”羲和聽了此言還好,她對精衛咸鳥都如同親生母親,心中無愧。而帝俊則著實有些愧疚之意,不由心里發虛,轉而更增怒氣,一時口不擇言:“我們有二十幾個兒女,還能收養別人的兒女,不像有的人,一兒半女都沒有,天生就是孤家寡人!”常羲氣得渾身戰抖,甩開姐姐試圖挽著她的手臂,落淚道:“我是孤家寡人,要靠你們施舍給我一兒半女,你們可曾舍得給我個兒子?裝模作樣給我十二個閨女,有何益處?你們對我何嘗有半分真心,還不都是虛情假意?!”三人之間多年的復雜糾葛所造成的傷痕,此時血淋淋地被揭開,不免都感覺到了疼;認為自己付出越多,這傷口就越發疼。就連帝俊,這個在此過程中實質上不曾付出很多的人,也覺得沒有加重別人所受到的傷害,就已經是自己作為一個男人及君王的擔當和仁慈。出于這種心理,他說了這樣一段無法辨別真假的話,造成了常羲最終的崩潰:“虛情假意?!你有真情真意嗎?本君不在乎你是否有真情,你姐姐也許在乎。就算當年在乎,一次一次被你的任性、你的無情傷害,本君不知道這份真情真意還能剩下多少。成了孤家寡人,你也無須抱怨別人。本君是不想去你的廣寒宮,你姐姐如果真想成全你個一兒半女,會由著你住在那沒有半絲人氣、不得見人的去處?用心不純,必然難得始終。自己不強大,別人也幫不了你!”
這段話一經吐口,羲和常羲姐妹都如遭雷殛。羲和畢竟心疼妹妹,趕緊去看妹妹的臉色。只見常羲面如游魂,木立了半天,虛飄飄地轉身出去,令人帶上咸鳥尸骸,徑自走了。
羲和想來想去不放心,自己和兒子們還需按日值守,只得遣幾個女兒去廣寒宮,聊以陪伴告慰常羲。帝俊不以為然,覺得常羲不見得能夠領情,但他多少也有幾分懊悔說話過重,傷了常羲,所以沉吟再三,終究沒有開口阻止。
星使們此時上來稟報,帝俊當離開日神宮,回返天極。羲和斂容,送別帝俊。看帝俊欲言又止,羲和主動開口道:“不必說了。君上今天激怒常羲,就是打算把計劃進行到底了。既如此,再說什么后悔不忍,已然遲了。只是咱們雖是夫妻,卻各有天命,各有值守。咱們各行本分,各安天命罷了。”
帝俊盯著妻子的臉,欲怒不能,反笑了起來:“好個各安天命!這么些年了,我竟忘了,你從來不曾把本君看做天命!也罷!你能想得開,沒有小兒女之態,甚至不抱絲毫僥幸心理,本君沒理由反不如一個女子。只一句話,天崩地解,各守本心,但愿都能無怨無悔。”
話說得容易,走也能走得看似瀟灑。但面對真似天崩地解一般的劫難,欲守住本心,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幾個女兒追隨常羲去后,不多幾日,正當女孩子們伴母值守之時,突然天狗食月,常羲不做避讓,反而直沖而上,所駕扁舟突然偏離銀線,直墜下天河,消失得無影無跡。帝俊要鎖拿常羲,放逐她于九幽之地,治她失職害命之過,常羲卻抗拒鎖拿,自沉于天河,發誓永不超生,永不輪回。天河中自此時時傳來常羲的吶喊聲:“日月有訾,此恨無極啊!”
王母在瑤池邊燃起靈犀香,對空祝禱:“日月對立,天人相守。魂兮歸來,莫失莫忘!”縷縷青煙透進天幕,纏綿天際。霄漢無聲,只有幾點清露,怯怯地滴在靈河畔的青葉上。一個少女懷抱一只玉兔,手拿玉瓶,采了一滴蓮露,展顏對玉兔道:“白兔白,再有五滴青露,咱們可以出去找元寶姐姐了。你可喜歡?”白兔卻耳朵一抖,掙下身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