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歷已進入2020,有的在元旦祝福短信中已講“鼠年大吉”了,其實農歷還在豬尾巴上。2019己亥這頭豬算是個短尾豬,全年只351天。“要看來年閏,就看今年冬后剩。”己亥年冬月廿七冬至,冬后剩三天,明年閏四月無疑。庚子鼠年十三個月,少說也有380天,真是“老鼠拖木锨——大頭在后”了。
戊戌年初,我曾寫過《戊戌隨想》;己亥初,也動過寫“己亥雜談”的念頭,然老同志的活動多多,忙忙碌碌,錯過了。現在來到短尾豬的尾巴上,相對閑暇,回首看,又產生了寫點文字的沖動,也還是留一點痕跡吧。
每年的生肖,本就是吉祥物的待遇,可尾巴上的這一年,“二師兄”的處境卻有點“囧”——夏秋之交,其身價漲得兇,弄得有一陣時,肉鋪問津者少,連平時最喜歡絞肉餡,做肉圓的我老伴也都不怎么買,而以雞魚之類替代了。老同志們在一起,談肉價成熱門話題,著實令“二師兄”頗為尷尬。
肉價貴,說明豬肉供應不足;而豬肉供應不足,則是豬養得少了。雖然報紙、新媒體上有很多說法,非洲豬瘟,南方重視環境治理、限制養豬,強調規模經營,小散戶養豬不受重視等等,說法甚多,但豬養的少了,供給不足是不爭的事實。有的人擔心肉價上去后下不來,我認為過慮了。現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視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蘋果在春夏之交也曾貴得手怵,秋后不已遍地都是,一元多一斤也有,與那貴時價格比,相差好幾倍。豬肉也會這樣的,不至于上去了就下不來,果不其然,近期大幅降了,又到“二”字頭了;將來,我想,十多元一斤也還該是常態。
肉價貴,能買多,不限售,不用發票證來控制,說明市場供應“有信,有心,有信心”。養豬,增加豬肉供應的生產周期性是比較長的,從孕育,多生豬仔,到長成肉豬,屠宰上市,要有一定的時間,增加速度也不像蘋果生產那樣明顯。不過,無論如何,供求會平衡。現在,畢竟已經不是計劃經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