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位小郎君卻是生的唇紅齒白,眉清目秀的,他的聲音尖中帶著點細,身量也不高,卻是極為纖細,一字一句說的也是清晰,“齊琰王爺高風義節,為國殉身一事我自是知道,不過,閣下為何說這齊王孫年僅十二就接過王府,還保其威風依舊?”
秦白璧看著那個“小郎君”,悠悠地笑了一下,意味深長。
嘖,這是哪家的閨閣小姐,跑出來了呢!
只是,看這樣子,是第一次女扮男裝吧,選了一件如此束身的衣服,這腰肢一看就不像是男子的,然而,這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女扮男裝怎么能不帶個假喉結呢!
于是,秦白璧摸摸自己的假喉結,頗為滿意地笑了笑。
她收回視線,眼角一彎笑意,復又看向那長袍男子,接著道:“那不如,這位兄臺就給我們描述描述,這少年齊王孫是如何受任于危難之間,挽狂瀾于既倒的?”
那名男子聞言,看著她,站起身當真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自當今圣上登基以來,齊琰王便入宮請命,自愿去駐守北邊齊燕交界之處,而齊琰王一去就是七年,再回上京時卻帶了懷孕的新婚夫人前來覲見,而那夫人竟是身份尊貴的大燕皇室長公主,也就是后來齊王孫的母親。”
“圣上知曉,命人于上京選址,重建齊王府,為其十一弟齊琰王與大燕長公主舉行了浩浩蕩蕩的大婚。婚后,上京市坊都道齊琰王與其王妃琴瑟和鳴,伉儷情深,齊琰王更是為王妃一妾不納,不知羨煞多少人。”
“誰知不過十年和平光景,大燕的鐵騎就踏破了我大齊朝的邊境,于是齊琰王重新穿上戎裝,留下妻小在上京,入皇宮請旨出征。他帶領三萬將士,據守邊境整整兩年,終于擊退燕兵,勝利奪回我大齊邊疆。”
“然而卻在班師回朝時,被那宵小燕兵埋伏,中了計策,受亂矛插身而死。天妒我大齊英才,齊琰王就那樣以身殉國了!”
“齊琰王戰死的消息傳回上京,當今圣上大為悲慟,為其十一弟風光大葬,下令舉國哀悼三日,而齊琰王的王妃,大燕長公主卻從此削發為尼,長伴青燈古佛去了。偌大一個齊王府,只余下了齊琰王唯一的血脈,當時年僅十二歲,卻已名滿上京的少年英才齊王孫,他以一人之力,接過齊王府所有的產業和一眾門生,讓這本已傾頹下去的齊王府重又恢復成如往昔一樣的威風赫赫!”
“如此少年麒麟,試問天下何人能比?”
最后這一句話,那長袍男子說的是心潮起伏,激情澎湃,恨不能俯身拜倒在齊王孫身下。
秦白璧聽完這鐵血錚錚的故事,不禁也思緒翻滾,正沉浸在其中細細琢磨時,耳邊卻聞得之前那身量纖細的“小郎君”,清晰的聲音說道:
“閣下所說的齊王孫本名可是叫公孫茗,可他既然是當今圣上親弟弟的兒子,又為何會姓公孫?據我所知,這大齊的皇姓可不是復姓吧?”
秦白璧聽了,默默贊許道,這女郎,挺不錯的嘛,你正問出了我方才想問的。不過這答案嘛,秦白璧在心里悠悠笑道:大齊朝的國姓雖不是復姓,并不見得,北邊這大燕皇室的姓氏就不是復姓啊……

吳生不渡
驚喜給你們了,我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