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房間里,其他三人顯然是早先就認識,聊得歡暢,王顧源插不上話,想起來家里的程玲和孩子,心里有些蕩漾,思索了片刻,他走向正在聊天的幾人,掏出煙,一人發了一根,幾人接過煙去,點著了,臉上的神情也變得更加放送。
王顧源見幾人都挺和氣,就說:“幾位大哥哪兒來,我是樊縣王莊哩!”
幾人吸著煙,其中一個腿翹著坐在竹排子上的人說:“咱也算是老鄉哩,俺三都是邊兒上瑜縣葛家營哩!”
“嗷瑜縣哩,那好!咱近著哩!大哥咋會年前了還出來哩?”
“那不是村里有人回來過年,知會了一聲,說是有個水泥廠要人,我們在屋也沒啥生計,不如出來!兄弟你咋回事哩!”
“嗷,這樣,我也是沒啥生計,我大哥在這里好些年,本來想投奔他,就是沒啥聯系方式,這后來咱看見領頭哩,就也過來了。”
幾人這樣聊著,漸漸熟絡起來,臨了,王顧源問幾人:“大哥有筆沒,咱想給屋里寫個信,報個平安。”
幾人翻找了一陣,拿了個鉛筆給王顧源說,一人說:“是哩,咱出來真遠,屋里擔心著哩,何況這還快過年了,要給屋里有個信兒。”
王顧源接過筆,撕了一塊煙盒,想了一下,在上面寫著:“小女兒,我到杭州了,我很好,在石獅水泥廠哩,有吃有喝。你在屋看好娃兒跟爹,有啥事給我寫信,王顧源。”
第二天一早,領班就帶著幾人去了水泥廠里,說:“咱來這里就是裝卸水泥,要求不高,有勁兒就行,一包兩分錢,按件取酬,多勞多得,一人一天負責八個車皮,裝完了可以早點休息。活不難,但要注意安全。”
領班的人說完,帶著幾人分配了區域,弄完就離開了。王顧源被分配在了最邊兒上的八個位置,離倉庫距離最遠,但他也沒說什么。
他長得結實莽壯,一袋水泥一百斤左右,別人一次能背兩袋,王顧源一次能背三袋,路遠點,也比別人早不少干完。
一輛卡車承重十二噸,八輛卡車裝完差不多要一千包水泥。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這不是個容易做的事情,身子骨不行的興許一半都裝不了。
這時候,那些自己做完了還想干的就會去找這些干不完的人,還是兩分錢一袋,干多少給多少。王顧源干的快,一天通常能有裝個十車,算下來每天也有二三十塊錢。
就是這份工實在不是人做的,起先的幾天,王顧源累得腰都直不起來,每天一早眼皮也沉的不行。
但一想到家里還有老小妻子,王顧源就咬著牙去干,整個新年就大年三十和初一休息了兩天。
正月十五過完,程玲來信了,信上寫著:“你平安就好,屋里也好,你不用操心,花兒,瑩瑩和穹穹都好,小蓮在家幫著我,咱爹也好。”
信紙上有些涂改的痕跡,程玲雖然沒寫那些讓人憂慮的事情,但王顧源心里也明白她的處境有多么艱難,心中五味雜陳。
夜難眠,呼嘯風寒。
人依舊,難得故園。
樊縣今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晚了一些,整日里灰蒙蒙的天兒,刮著凜冽的西北風,只要在荒涼地里站上片刻,便能被吹得全身沒了熱氣兒。
索性農村里臘月和正月基本沒有下地的農活,只是可憐了那些整日里放羊的老頭和穿開襠褲的小孩兒了。
程玲家里本來也是有些羊的,之前為了給穹穹看病全都給買了折錢,如今,家里真的全無了東西,吃喝用度全靠著娘家人的一點接濟。
但程玲并不后悔拿了錢去救自己的孩子,盡管他才半歲。倘若她由著孩子自生自滅,那才是天大的后悔。
程玲年輕時被嚇落下的毛病存了根,受了刺激還是會時不時的發作一下,本來程玲的羊癲瘋已經很少發作了,但是上次墳地里被驚了一會后右邊的有些嚴重。
王顧源在目睹程玲一次發作之后也是嚇得不行,當季帶程玲去了醫院,但這種病在當時沒得治,癲癇,只能控制,無法醫治。
王顧源有些不甘,找了不少醫院,最后在一家市級醫院里弄來了封閉針,每個月給程玲進行肌肉注射,這算是慢慢有了點抑制。
如今,王顧源不得不出門去了,家里實在沒了生計,小店已經遍地都濕了,無論如何開不起來了。
程玲這病旺莊里沒幾人知道,王顧源走后她有時候自己拿出針管來打,不過大多數時候也沒顧得上,她的心全在孩子那里。
穹穹的病上次雖然花了大錢,但是沒看出個名堂來,他該發燒還是發燒,該不長個還是不長個,一天里哭鬧的時候要占了大多數,誰都心疼這個可憐的孩子,但伺候過的人都沒了耐性。
農村里,瑣事成群,個人身上都有著擇不完的雞毛,期初大家還幫襯著程玲,有糧借糧,有錢借錢。可誰也都知道這是個無底洞,豈非是這孩子動了手術好了,或者...
誰也沒把話挑明了,村里幾位有名望的姑娘(地區對女性的尊稱,加上姓氏,比如:王姑娘。通常是稱呼有名望的年長女性,和通常意義有所區別。)往日里和程玲也多有交集,對這個直爽正直的女子頗有好感。
可以說,她們自己經歷許多苦難,所以甚至其中的折磨與身為的女性的悲哀。如今當一切都化為陳年舊事,但記憶卻歷久彌新。對于她們而言,要在苦難哩掙扎著活著,又因為苦難而變得愈發堅韌,如同野地里的構樹,任憑山窮水盡,只要雙腳依然緊挨著土地,就依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這些姑娘目睹了程玲嫁過來之后所遭遇的一切,同情她她了一個孩子一樣的男人如同同情她們自己,悲憫她生養了一堆折磨著又給予她所有希望的兒女如同悲她們自己。
這是那個時代所有女性的苦難與悲情,但也是那個時代所有掙扎著生活下來的女性的榮光。
但她們終究是最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