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孝灰頭土臉得離開胡同,一路回家兩腿像灌了鉛。到家天已經擦黑,家里晚剛吃完,春蘭正數錢,拿出一半給孫老拐,剩下的放在箱子里。
李永孝摸了一下兜里的幾個銀元,這段時間也沒個進項,銀元一天天變少,小兩口的箱子里卻一天天多起來。這一家之主的空架子可真不好受。
春蘭見公爹回來忙著去熱飯菜,李永孝擺擺手,示意已經吃過了,就轉身回屋了,今天對他打擊不輕。小花豬被大金牙抓走了,本想去小翠那找點安慰,沒想到這個窩又讓大金牙占了,什么都成別人的了。不過惱火有什么用,人家出了錢,這些又是拿來賣的,有本事你別讓她們賣啊,你拿錢來養啊,你不是喂了豬嗎。小箱子里有錢你敢花嗎?
春蘭洗了碗筷去豆腐坊,李闖已經泡好豆子。兩人聊著小豬的行情,今天又進了多少錢。李闖心里現在盤算的是還要多久才能買一畝村北得黑土地。現在豆腐生意好了,固定的就有董家,現在徐大老爺家也是他送,每天賣出七八十斤。
忙完夏收秋收,種上麥子。莊稼人進入冬閑。李闖豆腐坊的生意卻是越來越紅火。眼看過年,大花來到李家的第二窩小豬一個沒賣,因為豆腐坊豆渣一天天變多,根本吃不完,現在小豬都長成一二百斤的大豬了。年節前豬肉價格高,九頭豬賣給屠戶八頭,自己家殺了一頭,豬肉被村里人一搶而空,都說這肉肥,油水大,過年燉白菜吃香出二里地去。剩下豬頭豬腳下水,春蘭都收拾干凈,兩家人分了過年吃。
臘月二十三祭灶,家家戶戶把灶房打掃干凈,有錢的去街上買張灶王爺木刻模子印刷的畫像,彩色的。沒錢的就讓村里讀書人用紙筆畫個小人騎著小驢,貼在灶房。今天灶老爺要去玉皇大帝那去做述職報告。
李闖買了兩份,花花綠綠很是好看,豆腐坊一張,家里一張。家里的祭拜好了,夫妻兩一路往豆腐坊去。剛到門口,聽到院里有說話聲音,仔細一聽,是老韓兩口子回來了。小兩口對望一眼,推門進來。春蘭看到韓嬸,親切的叫著干媽迎了上去。李闖也跟著叫干媽干大,兩對夫妻進屋說話。
春蘭張羅著晚飯,四個人一邊吃飯一邊講述各自這段時間的境遇。春蘭兩口子生意紅火,十里八鄉沒有不知道的,家里一下出了9頭大肥豬更是傳遍向陽鎮。老韓兩口子在城里都聽說了。倒是老韓兩口子在縣里的境遇說的有點支支吾吾。只說媳婦都娶了,這下一輩子的大事都辦完了,自己有臉去見祖宗。春蘭也不便多問,想來肯定是過得不順心。
今天做完最后一次豆腐,就歇了,農村喜歡早早買好年貨,備在家,天氣涼,也不怕壞,豬肉掛起來,豆腐放水里,想吃就割一塊。過個有滋有味的年。
晚上有老韓兩口子幫忙,輕松不少,今天足足做了一百斤豆腐。老兩口看的也是吃驚,不到一年,這是翻了一番。其實平時沒這么多,過年家家都多少切點,昨天沒夠賣,今天給補上,還有徐家董家差不多得一百來斤。
大清早,李闖挑著豆腐出門了,老韓叼著煙袋在門口轉悠,大半年沒回來,感覺一草一木都親切,和過往相鄰打著招呼。大家都對他回來感到驚奇,想必是故土難離,還是城里媳婦不好伺候。這下那小兩口豆腐做不成了,人的嫉妒心從來都是盛行的。
屋里韓嬸和春蘭娘倆沒閑著,韓嬸一邊做著家務,嘮叨著還是在家安生,做什么都順手,看哪哪順眼,你干大這次把家底都給兒子辦了喜事,兒子不要,他死要面子。說是兒子的婚事哪有不是老子操辦的。兒媳是獨女,從小金貴,兩手不沾陽春水。接了婚,兒子的事業要她娘家照顧,小兩口常住娘家,十天半月回來一次,我們在城里沒了進項,有時候兒子回來給錢,你干大過不慣這種日子,這不就和倆兒子商量著回來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不說春蘭也猜到些大概,該怎么做心里早就有了衡量。
下午李闖回來帶了些涼菜,打了酒,春蘭炒了幾個熱的四個坐下。李闖給老韓和韓嬸斟滿酒,自己倒了一盅,春蘭到了一盅。小兩口跪倒在地,齊聲叫干大干媽。老兩口趕緊把倆人拉起,兩人一起敬了一杯酒。李闖直言既然干大干媽回來,豆腐坊還得你們二老經營,我和春蘭都會來幫忙。老兩口本來是想自己年紀大了,和兩個小的一起經營,李闖執意不肯。春蘭說道:“自從有了干大干媽,處處都是您二老給的好處,一直都沒機會孝敬干大干媽,現在你們回來了,才有個機會報答,以后我會一直在豆腐坊,李闖有空就會來。”老兩口聽得暖心暖肺,最后決定所有豆腐渣都讓春蘭帶回去喂豬,李闖在大花生第三窩的時候也捉了兩頭送給老韓養。
轉眼就是大年夜,家家門上貼上對聯。根據最近三年家里有白事的,按年頭五服內家庭都貼黃色或者藍色對聯。最近沒有白事的家庭都是大紅燈籠大紅對聯。
李闖家是一片紅火,喜氣洋洋。大門對子足有一人高,上聯是:迎春迎喜迎富貴,下聯:接財接福接平安。小白眼也回到牛棚,門上貼著,六畜興旺。一桌好菜一壺燒酒慰問一下辛勞的一年。唯一遺憾的是春蘭的肚子始終不見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