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生活之中到處都是矛盾,可以穩定的工作生活,卻滿足不了無限的欲望,虞子期也是這樣的,總想在適應平淡生活后去選擇未知的境遇。
因為他個人改變不了一個暮暮老矣的單位,也不能撼動經久上銹的制度,這樣的單位適合中老年人看淡生活的工作。于是,他又在不停歇的刷著招聘信息,唯一改變的是這次他有了底氣,可以選擇稍好的工作,最起碼不能比現在差的。國企、外企和政府單位成了他的目標,但外企的口語面試也是他的硬傷,書面應試英語的水平能讓他過的六級卻說不出完整的對話,一二次的面試挫敗,他也徹底斷了外企的選擇。
國企單位的考試也考了幾場,雖大多進了面試,但最終不無意外的都被淘汰,更有甚者連面試的成績都不出,就能確定了錄取名單,國企單位的運作似乎人為的因素更多,相比較而言公務員就顯得更加的公平,讓平民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以前是高考改變命運,但隨著擴招不包分配,上大學也只能說你有了進入門檻的條件,真正的改變也許只能是公務員考試。
即打定了主意,所謂的復習也是老生常談,刷著考題,背著申論模板,雖然滿大街的公考輔導班,但手里還是舍不得三兩的錢,還是把命運交在了自己手里。但依舊面臨的還是僧多粥少的機遇,考了一次又一次的試,傷著一次又一次的心。終是難以邁進公家的門,范進中舉是瘋了,虞子期中舉莫是也要瘋般。
退而求其次的轉到政府的聘用人員,想要變成它,先要融入它。聘用的門檻就低了許多,畢竟地位上從屬服從關系,還真的沒那么多人追捧。虞子期沒費多大地勁也就進入了政府單位的聘用序列,但從事的工作也只能是非行政方面的服務工作。
地方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規劃指導,也最需要政府單位的招商引資,畢竟只依托當地自身的造血要遠比外部的輸血要慢了許多,招商引資也成了政府的頭等大事,各地最缺的也是最不缺的就是招商引資,最缺的原因是大學沒有招商引資的專業學科,最不缺的是因為各地都是全民招商,人人都是招商人員。虞子期很幸運的就分到了這可有可無的部門,做著最基礎的工作。心里是有失落,但畢竟走出了第一步。
人生面臨選擇會有很多,但都要看你是否走出第一步,只有走了才知道會是怎樣。生活可期,只要選擇。短短的幾年工作,也就嘗試了許多的工作,對比同學的選擇,他似乎多彩了許多,但也失意了許多。班級的同學有的堅持了多年成了中層,有的下海營生開了個體生意,有的在外企高薪待遇。雖然不想去對比,但現實就在那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