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有用嗎
偶爾我為她披衣,或整理袖子,她必然連聲道“得罪”;有時彼此遞巾給扇,她必起身來接。我一開始很煩這點,道:“卿想以禮數(shù)來綁縛我嗎?有道是‘禮多必詐’。”蕓兩頰發(fā)紅,道:“恭敬而有禮,怎么反而說我詐呢?”我說:“恭敬在于心,不在于虛文浮禮。”蕓道:“至親莫如父母,我們可以對父母內(nèi)心恭敬,外在卻表現(xiàn)得放肆狂浪嗎?”我聽她有理,只好說:“前頭我說的話,開玩笑呢。”蕓說:“世間各類反目的事,大多因開玩笑而起,以后不要冤枉妾身了,真讓人郁悶死呢!”
我的理解:禮的作用之一是:對自己的人生定位更明確。作用之二是:對某人的尊重感、對群體的認同感,悄然又多了幾分。
禮的作用之三:若有盜心,則道德烈火在心中熊熊燃燒!
一群人模型,可以在禮的基礎上預測一群人的行為,因為群體內(nèi)個體差異可以互相抵消!
Q:如果有偶像崇拜這個因素呢?
A:那就不僅不能抵消,還會QAQ。如果大家都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浮生六記】
我倆在家,偶爾暗室里相逢,或者窄路上遇到,必然互相握手問:“去哪兒?”開始還私心惴惴,像怕被人看見似的不好意思。實際上起居坐臥總在一起,開始還有些避人,久而久之習慣了,便不以為意。
我的理解:理性人模型?不,這件事根本不需要聰明!
路徑依賴模型,使某件事發(fā)生的概率不斷增高。

必也正名
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禮記》